高 磊,胡 波,時 晨
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開展跨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
高 磊,胡 波,時 晨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皮爾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通過語言得以豐富。因此,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在培養學生聽、說、寫、譯能力的同時,還應成為開展跨文化教育的載體。筆者在本院2008級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開展了跨文化教育的教學實踐,旨在探索如何發揮專業英語的優勢,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護理能力。
以本院2007級護理專業1班、2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計64人。實驗教學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進行,共計64學時,以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護理英語》作為教材,授課地點選擇在多媒體小教室。
2.1 跨文化教育的界定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國際教育大會提出的《教育對文化發展的貢獻》中對“跨文化教育”的有關界定,認為跨文化教育是對呈現某一文化的人類群體的受教育者進行相關于其他人類群體的文化教育活動,以引導受教育者獲得跨文化知識,養成尊重、寬容、平等、開放的跨文化態度和客觀的跨文化觀念與世界意識,并形成與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較、參照、攝取、舍棄、合作、傳播的能力,從而通過教育層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沖突,建構和諧的跨文化社會,促進整個人類的發展[1]。
2.2 開展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美國護理專家萊寧格博士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跨文化護理的概念。該理論主要以人類文化與照顧為核心,著重探討影響人類照顧的文化因素及各種文化的照顧差異與共性,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符合服務對象價值觀、信念信仰及生活方式的專業決策與行動,以支持提供有益的、有意義的和令人滿意的健康護理[2]。它是在新的醫學模式下產生的高層次護理,是現代護理發展方向。但是我國目前所培養的涉外護士在處于陌生與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與醫療體系時,時常發生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文化休克”現象;臨床護理工作中出現“文化強加”現象也時有發生,無意中產生很多不理解和誤會,容易引起病人的抵觸情緒,影響護患溝通,導致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而且通過對學生參加CGFNS和RN護理專業資格考試的成績分析,發現答題錯誤率較高的主要集中在體現文化差異的考題上。因此,針對在校學生的專業英語教學不能單純強調語言的工具職能,要充分利用語言的文化特性,發揮語言的跨文化教育職能,滲透跨文化知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護生包括人文修養、禮儀與護患溝通技巧在內的綜合素質。
3.1 詞匯講解中滲透文化背景 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要深入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詞匯又是語言信息的載體。詞匯能夠反映表達不同語言所體現的該民族的獨特文化內涵。對于語言的使用者來說,如果不了解詞匯的特定文化內涵,就不可能正確的認識、理解和使用語言[3]。因此,語言層面的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引導學生認識詞匯句法表達中的文化內涵,例如針對“bat”一詞中西方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西方人認為bat是邪惡的動物,常與罪惡和黑暗勢力相關聯,會有as blind as a bat,have bits in the belfry(發癡)等不好的比喻;而漢語中,“蝠”與“福”同音,蝙蝠因此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征,而紅蝙蝠更是代表大吉大利,因為與“洪福”諧音。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還可以避免學生從詞匯本身做出主觀評價,出現誤用現象。例如母乳喂養使用“breast feeding”,提到人工喂養時,多數學生誤譯為“artificial feeding”,實際上人工喂養應譯為“bottle feeding”。
3.2 采用“情景劇”教學模式 在護理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豐富文化背景知識的同時,更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更深層次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涉外護士除了需要掌握日常生活用語,還要掌握病人在診療時的護理英語口語、各種醫療器械的英文名稱和與專業相關的醫學術語[4,5]。因此,教學中開展了“情景劇”實驗教學。結合專業教師的指導,專業英語教師提供典型病例,64人被分為16組,每4人一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編寫與設計病案情景劇,角色分配及成果展示。依據事先設計的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并納入形成性評價中。學生表現優異,在設計與展現當中,學生對于西方的護理理念及中西方差異有了較深的理解。例如學生能夠注意到這樣的細節,西方文化中“13”有著不吉祥的含義,病房和病床均不使用“13”來排序,通常以“12B”或“14A”取而代之,請客不請13人,重要活動也要避開13日。出人意料的是,學生在稱呼,打招呼等方面頻繁出錯,最初竟有Director Wang這樣的稱呼;對話的設計也常涉及隱私話題。通過自主設計,教師指導后,學生意識到了中西方文化差異。他們體會到了在英美等國家中,除法官、醫生、博士、教授等在姓前加頭銜外,其他均用先生、太太或小姐來稱呼;了解了西方人很強調空間領域感和個人秘密感,年齡、婚姻、工資等均為敏感話題。
3.3 設置醫務劇賞析課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護理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一般而言,這種差異主要是語義理解的差異、體態語言差異、環境及醫院體制的差異、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的差異[6]。醫務劇作為影視作品,來源于生活,又能夠再現生活,其語言具有生動、真實而又富有變化的特點,是提高護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課程設置上,在傳統課型的基礎上加開了10課時的醫務劇賞析課,以熱播的美劇醫務劇(急診室的故事,實習醫生格蕾、豪斯醫生等)為教學內容。通過影視劇的播放,學生接觸到了鮮活的專業詞匯與使用情境,真實地體會到了中西方護理的文化差異性。授課前教師將醫務劇集進行剪輯處理,分設不同主題,包括護患關系、西方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等。在護患交流主題中,學生體會到在西方醫療保健行業中,非言語交際,即肢體語言也非常重要。病人在整個住院過程中心理始終處于脆弱且敏感的狀態中,有時候護士輕微的非故意性動作(如目光沒有直視)都可能損害護患關系。在病人信息的保密性與隱私權的主題中,學生直觀地體會到中西方差異,了解了護士在給病人做檢查時的措施和談話方式。
3.4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由于課時數有限,實驗教學充分發揮了第二課堂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拓展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在護理專業教研室的協助下,主要開展了以下活動。①開放語音室,強化課外自主學習:語音室安裝了全數字化的語言實驗室系統,課堂教學內容與醫務劇欣賞內容以及其他涉及文化類的補充資料均存放于系統下的資料庫,學生瀏覽與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教師利用系統的監控功能,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②專家講座:分別邀請了有出國經歷的英語教師和護理專業教師進行講座,介紹西方的風土人情和中西護理理念的差異。③英語角:每周明晰英語角的討論主題,配合課堂教學內容設置討論主題。④病案情景劇比賽: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開展了病案情景劇比賽,主要由學生自行組織,教師配合和指導,比賽評出了最佳表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導演獎等。
學期末進行問卷調查,發放64份,回收有效問卷64份。問卷分為兩部分,包括護生對專業英語的認可情況與護生對專業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培養方案的滿意度。在對問卷第一部分進行統計的基礎上,結合2008年、2009年的歷史數據,做了縱向比較(見表1、表2)。

表1 護生對專業英語教學的認可情況 %

表2 對專業英語中跨文化教育培養方案的滿意度(n=64) %
5.1 護生對專業英語教學中實行跨文化教育及目前的培養方案是認可的 表1可見,2010年護生對專業英語的認可情況較2008年與2009年均高出5個百分點以上;表2可見,學生的滿意度除對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外均達到90%以上,說明學生對跨文化教育及培養方案是認可的。與學生的訪談中,也表示目前的專業英語教學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能拓寬其專業視野,能使他們在深刻體會到專業英語的工具性的同時,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與護理理念差異對他們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更加明晰了專業英語學習的目標。
5.2 護生對“情景劇”的授課模式還需要適應過程 表2可見,學生對“情景劇”模式普遍接受,但結合訪談結果及教師的教學觀察,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融入程度不足,部分學生甚至表現出被動情緒。究其原因:長期以來學生已經適應了“四、六級考試”指揮棒下的灌輸式的基礎英語教學,因此專業英語教學中,病案內容的選擇、資料提供及授課具體步驟均要循序漸進,要給學生一個適應過程。只有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情景劇”授課模式的優勢,才能充分發揮其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也才能對跨文化教育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
5.3 考核方式還有待進一步細化 實驗教學中,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但就形成性評價比例及評分方式還需完善設計。表2可見,“平時成績考核”一項中,學生持非常滿意態度的僅占50.0%。結合訪談結果來看,問題集中在“第二課堂”的考核評價上,學生認為考核成績不夠客觀。學生對“第二課堂”的內容安排普遍認可,但從活動的組織來看,學生并不是很滿意,提出存在費時低效的問題,影響到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影響到了成績。如何完善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與監督作用,同時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拓展作用,將是下一步的研究重點。
為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就業空間,醫學院校必須注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此次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說明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可以成為跨文化教育的有效載體,成為護生跨文化護理能力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1] 李鴻艷.以護理專業英語或雙語教學為依托開展跨文化教育的思考[J].護理研究,2007,23(11A):2903-2904.
[2] 蔣曉蓮.跨文化護理理論及其在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06,20(29):8-12.
[3] 時晨,張淑玲,高磊.淺談在護理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學[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8):1238-1239.
[4] 趙巧紅.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5(3):145-146.
[5] 牛筱婷,劉玉強,簡雅娟.激勵措施應用于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情景教學[J].護理研究,2010,24(8A):2049-2051.
[6] 樸玉粉.多元護理模式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0):29-31.
Study on practice of carrying out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in nursing profession
Gao Lei,Hu Bo,Shi Chen(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Heilongjiang 157011 China)
1009-6493(2012)5B-1340-02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14.052
高磊,副教授,本科,單位:157011,牡丹江醫學院;胡波、時晨單位:157011,牡丹江醫學院。
2011-05-20;
2012-03-20)
(本文編輯 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