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斌,紀漢霖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上海200093)
高校學生違章用電的博弈分析與對策研究
趙清斌,紀漢霖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上海200093)
近年來,高校學生宿舍違章用電現象屢見不鮮,引發了不少的校園安全事故,雖然學校明令禁止,但違章現象仍屢禁不止。如何杜絕和減少違章用電現象,確保安全用電一直以來是高校安全管理中一個難題。通過博弈論的概念和方法,構建了學生與學校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等博弈模型,在對博弈模型的分析中得出該現象產生的原因并進一步總結和提出了可行的應對對策與建議。通過對此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從而舉一反三可為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若干類似問題提供解決思路。
高校管理;博弈模型;違章用電;混合策略納什均衡;支付函數
高校學生公寓是大學生休息、學習、生活和課外活動的綜合性場所,在校期間,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宿舍里度過的。同時學生公寓是高校人群最為密集的場所之一,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近些年來,大學生公寓起火事件屢見不鮮,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普遍重視。學生公寓安全管理事關學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學生公寓安全狀況關系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關系到學校和社會的穩定,也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在大學生與高校的這個博弈中,如果高校的管理者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并運用博弈思想,進而采用相應的對策,加強高校消防安全與學生安全用電管理,從而最大降低火災發生概率減少生命財產損失,對高校的發展和相應矛盾的解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大學生在宿舍內違章用電而引發的火災是目前高校校園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之一[1],當前加強高校學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者面臨的一個嚴峻現實。近年來校園安全事件屢有發生,2011年1月4日,武漢語言文化職院14棟4樓發生火災,消防人員及時疏散被困師生,未造成人員傷亡。2010年11月19日上午,江漢大學張灣學生公寓發生火災,所幸大火被及時撲滅,無人員傷亡。2009年3月16日上午,中央美院南湖公園內的學生宿舍發生大火,兩層樓的學生簡易宿舍起火,經過40分鐘大火才被消防員撲滅;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學院中山西路校區女生宿舍發生火災,4名女生慌不擇路從6樓陽臺跳下逃生,當場死亡;2008年12月7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女生宿舍801房間突然失火;同日下午南京江寧大學城的金陵科技學院一間男生宿舍又發生火災;2003年2月19日,武漢大學測繪校區學生公寓4號樓發生火災,殃及30多間寢室,直接經濟損失約10萬元;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學一研究生宿舍發生火災,寢室內所有物品全部焚毀。據不完全統計[2],自2000年以來,全國高校共發生火災3700余起,48人死亡,79人受傷。
出了事故就嚴查,不出事故就不查,這是“亡羊補牢”式思維。表面看來,嚴肅查處收繳違規用電設備能做到“消除火災隱患”的目的,但實際并非如此,大學校園里違章用電屢禁不絕的事實告訴我們,這樣一場收繳行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會回歸故態。
大學生在公寓宿舍內違章用電是普遍現象。大學生在宿舍內使用劣質電器和大功率電器,包括劣質應急燈、充電器、電吹風、電熱杯、電水壺、熱得快、電褥子等器具。絕大多數大學生沒有經濟收入,貪圖便宜購買劣質電器在宿舍使用,還有的不愿到開水房打水,為了圖方便,就在宿舍使用“熱得快”等大功率電器,而且經常有時幾人同時使用,使電線超負荷,很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情。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把消防安全當回事,存在僥幸心理,總以為火燒不到自己頭上。
目前理論界對高校學生安全用電和火災防范管理方面的研究多是從比較歸納、案例分析與經驗研究等方面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包括對這一問題的現狀、原因、管理對策的研究與分析等。在現狀與原因研究方面,譚俊、劉麗艷(2009)[3]通過對當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力求總結出杜絕高校火災的決策和措施;鄭靜、王啟海(2007)[4]認為,高校的飛速發展,導致消防工作嚴重滯后,學生增加,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設施老化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高校學生公寓的消防安全。關于管理對策的研究,郭曉梅、孫悅、付庚(2008)[5]指出高校要通過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完善校內消防器材設施等來開展消防工作;許益鋒(2004)[6]對新時期學生公寓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探索,提出一些思路,指出學生公寓管理部門要完善規章制度,健全組織機構,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抓住重點,加強宣傳,堅決杜絕違章用電,特別是學生公寓內的違章用電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學者都提出讓學生參與管理的對策來解決這一問題。Astin(1984,1999)[7]在理順學生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并詳細闡述了高等教育中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生參與理論,并探討了這一理論對實踐和理論的影響與意義。劉恬(2003)[8]研究了歐美發達國家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實踐,得到的結論是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有利于保護學生利益;陳唯(2011)[9]以我國高等教育立法現狀為背景,分析了我國學生參與高校事務管理的可行性、針對性及有效性,指出必須抓緊對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制度化建設,完整學生參與制度的立法層面,補充、更新高校學生新生權利和高校義務,完善學生自治團體功能以及疏通學生權利救濟渠道。當然高校的安全用電管理也屬于高校管理的一部分,學生的參與更有利于學校管理目標的達成。侯蔚、姚春雷(2006)[10]認為我國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種現實問題,究其根源,是因為在觀念上和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種管治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弊端重重。為實現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高效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轉變理念,走學校與學生互動發展,從而達到學校善治的道路。楊玲(2011)[2]主要從大學生方面分析研究高校學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提出建立學生參與式高校學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體制,通過建立公開競聘學生防火安全管理員制度、學生民主參與管理發揮干部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宿舍管理制度以及成立學生自管會等途徑,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學生參與到高校學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來,以期減少高校學生公寓火災事故,提高高校學生公寓的安全系數。
自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三位博弈論專家后,博弈論成為當今理論與應用界研究的熱點。博弈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不僅廣泛、成功地應用到經濟學中,而且在當前的學校管理中也具有相當大的應用價值[11]。博弈論[12](game theory)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的。一個博弈模型要具備的基本要素有:(1)參與人;(2)行動或策略;(3)效用支付函數[12]。均衡解是指所有參與人的最優策略或行動的組合,也稱為博弈的解。
林勇娟、倪水雄(2004)[11]以自己管理學生的經驗為基礎,對大學生學費收取、宿舍管理、違紀處理、素質教育、綜合評價等大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博弈思想進行了簡單的論述。朱峰、劉洪松(2011)[13]以構建和諧宿舍和宿舍文化為研究目的,以大學生宿舍為研究對象,分析大學生宿舍里存在的問題,建立了簡單的宿舍博弈模型進行分析。此外李宏偉(2011)[14]以供電局部門和用電客戶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目前用電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客戶用電遵從度的角度對違約、違法用電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探討,同時運用博弈論中尋求納什均衡的方法對用電檢查與客戶用電遵從度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對各種情況下雙方的最優策略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供電部門應加強用電檢查,提高客戶用電遵從度。
我們發現已有一些學者認識到博弈思想在高校管理中的運用,有些學者已運用博弈方法對某些高校問題進行分析,但這些研究只是對博弈思想進行了一些簡單論述或者對高校學生個別問題進行簡單博弈分析,高校管理方面的相關博弈研究還比較少,也不深入,不過已有的這些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相關問題的新的視角,對未來開展更多相關研究有一個方法上的借鑒作用,目前還沒有運用博弈論對高校中學生違章用電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相關文獻,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本文試通過構建多個相關博弈模型來具體分析大學生違章用電與學校監管的行為機理,并據此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對策。
1.模型的假設條件①若無特別說明,這里的部分相關假設也適用于后面的模型。
(1)博弈的參與人:學校和全體學生。為使分析簡便,假設學生的類型相同,且參與人之間沒有私人信息,可以將全體學生看作一個參與人。學生的策略集合為“安全、違章”,學校的策略集合為“嚴格監管、放任”。
(2)學生與學校均為不完全理性經濟人,二者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3)假設學生和學校的策略決策均由雙方獨立做出,一方在作出選擇時,并不知道對方的選擇,同時兩局中人在不同情況下對各自的收益是清楚的。博弈參與者同時選擇或者雖非同時但是后行動者并不知道前行動者采取了什么具體行動。即假設學生和學校之間的博弈是靜態博弈。
(4)在嚴格監管加強檢查的情況下,監管部門肯定可以發現學生是否遵從用電規章,在放任的情況下學校則無法獲知學生用電遵從情況或獲得虛假信息。
2.支付函數及模型建立
假設學生安全用電收益為0;違章用電因為用電方便而獲得s的收益;但同時要承擔火災風險,設為rf1,這里r為事故給學生造成損失大小;這里在學生違章用電的情況下當學校嚴格監管時火災風險發生的概率設為f1,當學校放任時火災風險概率設為f2,且f1<f2,在學校嚴格監管情況下,違章用電會被發現,并會受到處罰g,g>>s,學校在嚴格監管的情況下需要成本c,嚴格時會有tf1的事故風險損失,放任時如學生違章用電則學校會有tf2的事故風險損失,t為事故對學校造成的損失,校風及學校聲譽損失為 h,s,r,f1,2,g,c,t,h 均為大于零的正數。
在此博弈過程中,假設學生和學校的策略決策均由雙方獨立做出,一方在作出選擇時,并不知道對方的選擇,同時兩局中人在不同情況下對各自的收益是清楚的,在上述條件下,將學生與學校作為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來考察,二者的博弈矩陣見表1所示。

表1 學生與學校的博弈矩陣
這里假設 s- rf- g < 0,s- rf1,2> 0,f1< f2,tf2+h >tf1+c。
注:表中左邊表示學生收益,右邊表示學校收益。
3.純策略納什均衡分析
從上表的博弈矩陣分析可知,當學校選擇嚴格時,學生會選擇安全用電,而當學校選擇放任時,學生會選擇違章用電;當學生選擇安全用電時,學校會選擇放任,當學生選擇違章用電時,學校會選擇監管嚴格。因此上述博弈不存在純策略均衡。即雙方之間任何一種策略組合都不是唯一確定的穩定均衡結果。
4.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1)設學生違章用電概率為p,學校嚴格監管概率為q,則
學生期望支付是:

學校期望支付:

以上模型是簡化模型,比較適用于規模比較小的高校,但更多的情況下,學校設有專門的監管部門,違章現象的檢查與處罰由監管部門代理執行。下面通過建立學生—監管部門,監管部門—學校的博弈模型來進一步分析違章用電現象。
1.學生—監管部門的博弈
設學生違章的概率為p1,監管部門監管不力的概率為q1,規定以(安全,認真)策略的凈收益為基礎,其他各策略的凈收益與之比較得出。設當學生安全用電,監管部門監管不力時,學生收益為0,監管部門因偷懶成功獲收益額外凈收益u;當學生違章用電,監管部門監管不力時,學生凈收益為r,監管部門因需承擔學生違章的責任風險其凈收益 -v;當學生違章用電,監管部門認真監管時,學生收益因違章被監管部門發現損失s即凈收益-s,監管部門凈收益為0。則可得到學生與監管部門的具體博弈矩陣見表2。

表2 學生與監管部門的博弈矩陣
u,v,r,s均大于 0。學生期望支付是:
E1=-sp1(1-q1)+rp1q1=-sp1+sp1q1+rp1q1,令得
監管部門期望支付是:
E2=u(1-p1)q1-vp1q1=uq1-up1q1-vp1q1,

由上式可以看出:學生違章概率p1與監管部門偷懶凈收益u正相關,與學校對監管部門偷懶的懲罰v負相關。
2.學校—監管部門的博弈
設學校監督檢查的概率為p2,監管部門監管不力的概率為q2,學校的監督成本為c,監管部門通過監管獲得收益為w,監管部門監管不力被發現的懲罰為f,在監管部門監管不力情況下,學校不監督時學校因需承擔安全事故風險和校風下降而損失u,同時監管部門因偷懶而獲得額外收益 v。

表3 學校與監管部門的博弈矩陣
w,c,f,u,v均大于0。
學校的期望支付:

通常學校對違章用電現象的懲罰不僅包括對學生本人進行處罰,也還包括對與該學生同寢室的其他學生,例如對寢室通報批評,減少寢室星級評比中該寢室的分數或星級,而這就自然牽涉到寢室其他學生的利益,例如可能導致失去優秀學生獎學金的評比資格。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同寢室的學生之間也存在博弈。
假設學生甲和學生乙是同一寢室的,這里我們不考慮人際關系因素,只做純理性分析。學生甲和學生乙都有違章用電和安全用電的策略。假設學生安全用電收益為0;違章用電因為用電方便而獲得s的收益;但同時要承擔火災風險成本,設為f,在學校嚴格監管的情況下,違章用電會被發現,并會受到處罰g,學校嚴格監管的概率設為r,學校對寢室處罰時每個人所承擔處罰為h。具體博弈矩陣見表4。

表4 學生之間的博弈矩陣
模型分析:
當s-f-rh-rg>0時存在唯一的純戰略均衡:(違章,違章)。
當s-f-rh-rg=0時存在兩個純戰略均衡,即(違章,違章)、(安全,安全)。
當s-f-rh-rg<0且s-rg<0時存在唯一的純戰略均衡:(安全,安全)。
當s-f-rh-rg<0且s-rg≥0時存在兩個純戰略均衡,即(違章,違章)、(安全,安全),且有混合納什均衡,分析如下:
設學生甲違章概率為p,學生乙違章概率為q,則
學生甲的期望收益為:
E1=pq(s-f-rh-rg)+p(1-q)(s-f-rh-rg)+(1-p)q(-rh-f)=p(s-f-rh-rg)+(1-p)q(-rh-f)
即該模型混合納什均衡為 (p*,q*) =即學生甲、乙都以的概率選擇違章,以的概率選擇安全用電。
結論分析:在這個學生之間的博弈模型中我們得出了四種情況下的均衡解,其意義在于,在第一種情況下學生違章時的支付收益為正,會使其選擇違章的策略,此時學校需要增大rh和rg以使其逐漸向第二種然后第三種情況轉變,即要增大嚴格監管的概率,這需要增加隨機抽查次數和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同時要增加對違章學生及其同寢室同學的處罰力度,特別是對違章學生本人的處罰;在第四種情況下學生違章時的總支付為負且違章本人的額外利益(s-rg)為正時,學生之間存在均違章或均安全用電的策略均衡解,按照這種情況下的結果分析,雖然(安全,安全)比(違章,違章)的總效用高,表面看這種情況是最優他們應該會選擇這種策略,但這并不是唯一均衡解,學生存在視對手違章而違章的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約定范圍內適當增大s,減小rh,rg來減小違章用電概率q,也即減弱違章動機,使其向安全用電均衡傾向靠近。
我們通過建立多個違章用電的博弈模型對各相關方的行為選擇進行了詳細分析,所建模型較好地解釋了違章用電現象與行為機理,使我們對違章用電博弈行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可為高校加強管理制定對策提供一些參考。總體上結果分析是較好的,但本文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來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拓展,比如,在第一個模型中監管成本c能下降的幅度是有限的,根據結果即使較好情況下學生也會以一個較低的概率使用違章電器,不能達到完全杜絕發生的政策目標,這是一個符合現實情況但并不令人滿意的地方。筆者認為,問題在于我們的研究是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現實中的相互行為往往有一個動態過程,因篇幅所限,筆者認為未來可以通過信息結構的改變設計新的序貫博弈動態模型,而達到徹底清除使用違章電器目的并可以設計得當的學校政策,這是未來研究可供拓展的方向。以下就基于本文的博弈模型分析結果,我們對減少校園違章用電行為提出以下一些可行的建議,以供決策部門參考:
加強安全用電教育和校規校紀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用電常識,使學生明白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安全用電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形成良好校風,以及良好的道德風尚。
(1)在沒有監管部門的情況下,加大對違章用電的處罰力度,如學校通報批評,取消獎學金評定資格等,可減少學校的檢查成本c,提高學校的檢查效率,從而由模型分析的結果可知學生的違章現象減少。
(2)建立并完善匿名舉報制度,也可降低學校的檢查成本,從而減少違章現象。
(3)有監管部門的情況下加大對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的懲罰力度,降低監管不力的凈收益。可以建立一種監督監管部門人員行為的機制,對其實行積分制。可規定:如發現監管不力導致校風日下,扣除相關人員的積分,公開批評。這樣,可使監管人員認真監管,學生安全用電。
(4)改進監管機制,實行定期隨機檢查的制度。學校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隨機抽樣工作,并每天詳細公布當天的檢查結果。重要的是保證隨機性和透明性,因為學生會通過觀察學校的行動隨時更新自己的信息,調整策略。如果信息傳遞模棱兩可,學生有可能因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沖動,懷疑學校是否會嚴格地執行政策,選擇偏離納什均衡的戰略從而導致效率的損失。
改進監管方法,如由學生組織代理檢查,可大幅度減少檢查成本。但要有一定的激勵與懲罰措施,使學生組織認真執行。這時學生組織就相當于文中模型里的代理監管部門。具體比如,建立學生參與式高校學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體制,通過建立公開競聘學生安全用電管理員制度、學生民主參與管理發揮干部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宿舍管理制度以及成立學生宿管會或文明糾察隊等等途徑,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學生參與到高校學生宿舍安全用電管理中來,以期減少高校學生宿舍火災事故,提高高校學生宿舍的安全系數。
(1)改進供水設備,延長供應熱水的時間,可降低學生違章用電的額外收益s,從而也可減小學校的檢查力度,減小檢查成本c。
(2)有條件的話可以引進高校學生公寓智能限電計量系統,學校對學生公寓按每人每月額定電量免費提供,當用戶使用的電量超過免費電量和預約電量后,系統將自動關閉,需另行購買。同時,設定負荷限制,對智能限電計量系統設定負荷控制功能,若負荷超過限制將自動斷電,具有辨別惡性用電智能化裝置,一旦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電飯鍋、熱得快、電吹風等)時,將自動報警限時斷電,可避免或減少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
當然,這些對策只是根據本文建立的模型分析思考提出的,在實際生活中,可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畢竟模型只是實際問題的簡化,有很多復雜因素沒有考慮進來而影響模型與實際的符合程度。但通過理論上的研究,我們能對主觀上的策略實施提供理論支持,同時也啟示我們發現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
[1]馬士龍,盧慶華,李富.高校校園安全隱患的成因及對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8(4):92-94.
[2]楊 玲.大學生參與高校學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31):175 -177.
[3]譚 俊,劉麗艷.高校火災淺析及防范對策探究[J].管理觀察,2009(11):103 -104.
[4]鄭 靜,王啟海.高校學生公寓火災的特點、成因及對策[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1):98 -100.
[5]郭曉梅,孫 悅,付 庚.談高校的火災特點及消防安全工作[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18(1):123-125.
[6]許益鋒.學生公寓管理的新思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6):43-45.
[7]Alexander W.Astin.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99,40(5):518 -529.
[8]劉 恬.歐美發達國家大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初探[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3.
[9]陳 唯.高校學生參與管理的制度構建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法律系,2011.
[10]侯 蔚,姚春雷.從“管治”走向“善治”[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6,22(4):76 -79.
[11]林勇娟,倪水雄.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博弈思想[J].高教論壇,2004(1):148-150.
[12]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3]朱 峰,劉洪松.大學生宿舍里的博弈[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10):168-169.
[14]李宏偉.用電檢查博弈分析[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1,29(1):31 -33.
G647
A
1674-5884(2012)05-0075-05
2012-02-26
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JWCXSL1102);2011年度上海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項目
趙清斌(1988-),男,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與規制研究。
(責任編校 莫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