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琳,劉 偉
(1.長沙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湖南長沙410006;2.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后奧運湖南高校體育專業需求對策研究
黃 琳1,劉 偉2
(1.長沙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湖南長沙410006;2.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隨機抽取湖南的3所普通高校,對其體育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和開放式隨機訪談,發現:后奧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方向為提高科研能力;專業需求的目標為追求個人價值和晉升職稱;專業需求途徑以個人途徑和群體途徑相結合;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瓶頸是自身學習態度問題和時間分配問題。針對目前現狀,高校體育教師應該提高學習自主性,堅持終身學習理念。另外社會應該改善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條件和環境。
后奧運;體育教師;專業需求;普通高校
不同的歷史時段,高校體育有著不同的使命。隨著北京奧運會后,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我國體育要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高校體育的任務毋庸至疑要從過去的提高和普及相結合轉向以普及為重點的發展道路上。上世紀,教育界多采用教師培訓的方式來促進教師的發展,結果發現培訓只是著眼于解決短期發展目標,其目的是解決教師學歷,對教師的專業需求意義不顯著。隨著終身學習理念在教師隊伍中的普及,教師的專業需求模式出現了多元化格局,體育教師專業的發展要以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為依托,摒棄注重模仿的行為主義。專業需求要以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和促進全面發展為目標。
本研究主要采用發放調查問卷和開放式隨機訪談。研究對象為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由于研究的財力和人力資源有限,其中的調查便采用抽取湖南省3所高校的體育教師為代表,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12份,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7人、講師50人。問卷共設問題9個,選項為單、多選混合,對調查的數據進行了常規統計和合理分析。
態度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態度是完成某一行為的前期心理準備,一個人的態度對其行為具有指導性、動力性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高校在職體育教師93.8%都能意識到專業需求的重要性,其中占64.3%的人認為很重要,只有6.2%的教師抱消極態度,認為不重要的只有2人,顯然,絕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對專業的發展很重視。高校體育教師在心理上對提高專業具有心里準備和心里追求的趨向。意即老師們愿意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自己的事業。同時也可說明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的發展問題是一個十分有必要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表1 教師專業需求的重要性態度調查表
從表1中我們得知高校體育教師對自身的專業需求有自身的心里準備和心里渴求,那么這種心里準備和心里渴求是否會成為一種行為表達呢?由此我們設計了調查表2。從統計結果得知,這種心理趨向變成行為的可能性不容樂觀,僅有9.8%的教師對自己的專業需求能力充滿自信。這就造成許多教師的內心追求和現實能力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態,如若在現實中沒有一些激勵措施,那就只會使得內心的追求被現實能力所掩埋,形成得過且過的工作局面。由于當前高校體育教師的這種矛盾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得過且過的局面在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工作中有漫延之勢。
綜合表1和表2得知:高校體育教師對專業需求有渴求,但多表現為一種心里狀態,而不是一種行為。為了針對性的提高心里到行為轉化的效率,我們設計了表3。表3的調查結果為決策者制定高校體育教師發展專業能力方向的方針政策提供了一些數據依據。從表3的結果可知,選科研能力的最多,達到50%,是其他各項的總和。這正好與最新教學改革中教師專業需求的方向相吻合。最新教學改革中教師專業需求的方向是:教師的角色已經從純粹的知識傳輸者轉換成研究者。另一方面反映出,過去我們體育科研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沒有產生積極效果,使得許多教師沒有積極參與;再者反映出,過去的體育科研太弱,參與者太少,致使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對科研陌生,造成科研能力低下。現在如果要適應未來發展形勢,大家可能覺得科研這方面還有潛力可挖。

表2 教師專業需求能力自我評估

表3 教師專業需求中急待提高的能力(可選多項)
通過表3調查出高校體育教師專業需求方向的選擇,那么他們選擇這些方向的原因是什么呢?從表4得知,教師專業需求的目的是多重性的,57.1%的體育教師選擇了“為了與本領域發展保持同步,避免教學技能退化”,可見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教師們感受到了壓力,使他們有了一種危機感,他們深感時不我待,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這樣才能緊跟體育教育改革的步伐,免遭淘汰厄運。同時有55.4%教師是為了晉升職稱,顯示出明顯的工作功利性趨向。這一現象主要是和近年來許多高校把科研成果作為評價教師、晉升職稱的重要指標,將教師科研的質量與教師的實際利益掛鉤有關。可見,大部分教師尋求專業需求都受到了晉升職稱的約束。另外也有較多的體育教師渴望通過教好學生獲取成功的快感,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這也反映出教師專業需求不僅僅是受外在推力的影響,更是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是教師內在的對職業的熱愛和追求的體現。
了解專業需求方向和發展目的是為決策者制定政策提供準確方向。方向問題解決的是發展理念,理念轉化為現實要靠具體措施。為此設計出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途徑兩個調查表,一個是個人途徑,另一個是群體途徑,如表5、6。

表4 教師專業需求的目的(可選多項)

表5 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個人途徑(可選多項)

表6 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群體途徑(可選多項)
從上面兩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1)閱讀教學方面的書籍和期刊是教師進行專業能力發展的最普遍的一種方式,有64.3%的體育教師認為他們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專業能力發展的,其次是自我觀察,嘗試反思性教學這一途徑,這表明多數教師都重視對教學工作進行總結與分析,意識到教師的個人反思在教學中的重要性。(2)選擇撰寫論文的教師不到半數,34.8%的教師選擇編寫教學文件或教材,反映出教師缺乏對科研工作的重視,不善于把積累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直接而真實的了解總結成文字,這也暴露出部分體育教師“重武輕文”的思想,以及理論基礎較弱的缺點。(3)在群體專業能力發展途徑中,多數教師是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和相關培訓進行,而“相互聽課”和“合作上課”這兩種教師相互之間最直接的交流與合作方式采用得還不夠多,高校教師在專業能力發展方面的合作意識還有待加強,在訪談中也有老師提到了高校教師由于工作時間和居住地比較分散等原因,在專業需求方面合作性不夠強,相互之間信息交流十分缺乏。
有關高校在職體育教師每天用于提高自我專業能力的時間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教師每日專業需求時間
53.6%的教師平均每天用于專業需求的時間在1~2小時,13.4%的教師為2~3小時 ,僅有6.2%的教師用時在3小時以上,部分教師甚至不到1個小時,另外發現,由于大學體育公共課程許多都是重復課,他們往往同一套教學計劃和教案使用好幾年,這樣是不利于教師專業需求的。那既然大多數體育教師都意識到專業需求的重要性,但是為什么他們每天用于專業需求的時間偏少,專業需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不足呢?影響其專業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呢?

表7 影響教師專業需求的個人因素(可選多項)

表8 影響教師專業需求的環境因素(可選多項)
從表7、8我們可以看到,61.6%的教師認為影響專業需求的個人因素是由于不同年齡階段對專業需求的認識和需要不同,調查顯示這一點在青年講師和老年副教授之中表現尤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齡,職業階層的教師對專業需求的理解、觀念和動機差異造成的。這也使我們意識到應該針對處于不同職業階段的老師制定不同的發展計劃,如幫助新老師迅速適應教學環境,幫助職業中期教師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有利于他們更好實現目標,幫助已經獲得高級職稱的教師確立新的學術目標等。其次,“事務太多,沒有時間進行專業需求”是影響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第二大個人因素。高校的公共體育課面向的是全校學生,工作面廣,任務繁重,加之近幾年各高校忙于擴招,體育教師的工作量隨之猛增,絕大多數體育教師超負荷工作。再者,體育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以室外活動為主,非常耗費精力,而家庭內繁忙的家務也占用了他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同樣可以解釋為什么有25%的老師選擇“生理條件的壓力”的原因,出人意料的是選擇最少的是“專業基礎差”,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高校體育教師近年來素質在不斷提高,如越來越多的有著良好專業基礎的碩士生,甚至是博士生進入高校從事體育教師職業,這對提高教師的整體發展是有著較好的影響作用的。除了個人因素,學校對體育教師缺乏激勵性機制也是制約教師發展的重要原因,在對教師的訪談中我們就了解到體育教師在校級科研課題申請上名額往往要少于其他的學科,科研經費也嚴重不足。作為一個連續、持久的過程,教師專業需求如果缺乏合理的激勵機制,教師就會缺少發展的動力和積極性,那他們的發展就難以保證。55.4%的體育教師把社會支持作為影響教師專業需求的另一主要環境因素。體育教師在社會上不受重視,待遇低,專業前景暗淡,將直接影響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信心,使教師喪失專業需求的興趣和信心,甚至出現職業倦怠心理。其他的環境影響因素還包括資源的缺乏和科研活動的缺乏,這些客觀上反映了學校在為體育教師提供發展機會和軟硬件支持方面上還很欠缺,不夠重視,而教師的發展既需要發揮教師主體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外部良好環境的有力支持。
1.隨著后奧運時期的到來,目前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對專業需求有渴求,但因缺乏鼓勵機制,此渴求暫且很難轉化為行動。
2.高校體育教師發展專業能力的方向是提高科研能力,發展專業能力的目標是多樣的,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個人價值的追求和職稱的晉升。
3.實現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的發展中,時間利用問題是個瓶頸;實現途徑問題有待多元化和多層次化。
4.對高校體育教師專業需求影響最重要的個人因素是高校體育教師對專業需求的態度;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是激勵機制類的軟環境。
針對高校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這種現狀,特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體育教師要提高學習自主性,注重自我成長,堅持終身學習理念。
2.學校應該改善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條件和環境。首先,學校需要改變對體育學科教學長期忽視的狀況,建立有活力的激勵機制,提高體育教師對工作的興趣和專業需求的內在動力,鼓勵教師進行科研和學術出版活動,獎勵在教學上有突出業績的教師,充分調動教師進行自身專業需求的積極性。其次,在科研資助上拓寬經費來源,為體育教師發展提供資金上的保障,提高體育教師專業需求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在愉快的環境里發展自己的潛力。
[1]孫芳明.教師需要與教師專業需求[J].當代教育科學,2010,20(3):56 -58.
[2]黃文仁,揚子良.論批判性反思在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26(6).
G807.4
A
1674-5884(2012)05-0037-03
2012-03-02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XJK08QTM004)
黃 琳(1972-),男,湖南婁底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研究。
(責任編校 游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