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清
第一,現行的股權結構制度。滬市上市的7家公司和深市上市的2家公司中的主要股東都是流通股A股東,從而使國有股權和法人股無法流通,使上市公司本身的激勵機制很難完善,因此造成青海上市公司運行效率的不規范。
第二,流通A股所占比重較大。從表1可以看出,在這三年中,青海上市公司流通股平均比例為78.39%,2011年流通股最低也達到了71.5%,呈先升后降趨勢,但下降的比例并不大。2010年比例高達83.64%,因此流通股作為主要股東而所占比例較大。

表1 青海上市公司2009年—2011年股權結構變化情況表

表2 青海上市公司主要股東持股情況
第三,大股東持股情況。青海省上市公司大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公司的主要股東都是流通股A股東,見表2所示。
通過上表數據可以看出,流通A股成為青海省所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且持股比例也較高。因此大股東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享有的控制權,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視那些小股民們,從而形成關聯方交易。

表3 青海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頻數分析
表3中我們可以看到,從2009年至2011年,進行分配的公司數每年都有所不同,時多時少,占公司總數的比例一直在22.22%到40%之間,這說明每年有超過60%的上市公司不進行股利分配,總的來說,青海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分紅現象。2010年青海上市公司出現純派現現象,派現公司占分配公司總數的100%,表現出了青海上市公司異常的派現行為。
從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分配形式中,派現的占比是最高的,在2009和2010的派現水平達到了最高,但到2011年,派現水平降到了50%,這說明青海的上市公司對于股利政策作為一種財務工具和財務手段的作用認識的不夠到位。
表4 青海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大小分析

注:占比單位為%,D代表現金股利。
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到,2009年和2010年每股派現在0.1元至1元之間達到了66.67%。這說明青海上市公司很注重派現形式,不注重其他形式。每股派現0.1元左右的,扣除20%的所得稅后,所得到的現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派現極具象征性意義。
青海省的上市公司和全國的上市公司一樣,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大多數上市公司沒有明確的股利政策目標,在股利支付上具有隨意性。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政策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據統計,青海上市公司在連續三年內分配紅利的公司數占公司總數的22.22%。青海上市公司幾乎沒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標,無論是股利支付率,還是股利支付形式都缺乏一定的連續性。使投資者很難從現行的股利政策預知未來股利的變化情況,這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股利支付率時高時低,當年利潤多就多分,少就少分,但是很多公司連續幾年都不分紅。二是股利支付形式多變,時而派現,時而送股,時而又不分配,沒有一點規律性。
第二,嚴重的不分配現象。不分配現象在青海上市公司中已經顯得很嚴重,通過對其股利分配政策的分析與研究,發現“暫不分配”的情況是經常有的。只有鹽湖鉀肥是上市以來分紅次數最多的一家,基本上每年都有分紅。有少數公司還以較低的價格時而分配股利,而有很大比例的公司尤其是在近三年沒有實施股利分配。
第三,異常的派現行為。比起2000年派現送股的公司,如今派現送股的公司比例大大提高。證監會對公司配股的有關規定中指出上市公司要獲得配股資格,連續三年平均每年的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青海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支付水平還是比較低的。青海上市公司呈現出現金股利分配不穩定的特點。
第四,送紅股的公司極少。表5可以看出,2009年分配股票股利的公司數只有青海明膠,其他均無股票股利的發放,甚至在2010年和2011年發放股票股利的公司數均為0,這表明了股票股利的支付水平很低,雖然有一家上市公司分配了股票股利,但是每股只送0.1股。

表5 股票股利的分配情況
青海經濟發展滯后,制約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的產生和發展。缺乏規范運作的證券中介機構,政府缺少資本運作平臺,對青海經濟促進作用較弱。
第一,內部融資普遍都很低,整體上也沒有呈現股權融資高于債務融資的情況。在債券融資內部,應付債券比例很低,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在不同公司的比重也各不同。
第二,資產負債率整體處于中上水平。2009年資產負債率低于60%的有5家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50%,2010年資產負債率低于60%的為4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40%。2011年資產負債率低于60%的為4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44.44%,ST金瑞礦業和東勝科技都大于1,鹽湖鉀肥最低為18%。從經營者角度來看,資產負債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營者對企業前景的信心和對風險所持的態度。債權人希望資產負債率越小越好,而投資者希望資產負債率越大越好。
第三,內幕交易制度的影響。遲延公布消息對市場造成傷害,投資大眾有“知”的權利,在一個正常而有效的市場中他們有權知道他們應該得到的消息,因此內幕交易的受害人是所有在消息未公布或內幕人士故意隱瞞消息并利用這些內幕消息進行交易期間從事相反交易的投資者。按照這種說法,受害人僅限于在特別持股中實際從事相反買賣的人,而不包括其他投資者及上市公司本身造成不公平待遇,這是反對內幕交易的各項理由中被提到次數最多,也是一般人對于內幕交易最直接的反映。
第四,市場股息率結構的不合理,有息負債率的偏低,造成投資者選擇具有較高股息率并得到穩定回報的公司,這對投資者來說選擇面比較窄。青海的上市公司不管長期還是短期,其有息負債只占小部分,說明青海上市公司沒有很好的利用其負債所帶來的稅收效應。
第一,公司經營不善,未分配利潤有限。青海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不佳,缺乏現金,如在2009年,青海十家公司2009年比起2008年凈利潤下降了21.92%,整體的業績造成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偏低,從而股利分配也偏低了。2009年,青海上市公司中,股息率超過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公司很少!可見,上市公司的業績從根本上決定了其股利政策。
第二,過分強調股市的籌資功能。許多上市公司的最終目的是融資,把股市當作一種圈錢的工具。公司在籌集資金后,對資金隨心所欲的使用,沒有把投資者的利益考慮的很周到,根本沒想給投資者滿意的回報。在青海大批的不分紅上市公司中,有一些公司即使留有未分配利潤,也會連續好幾年不分配,也有些公司超常分配,這些行為都是由于對市場的認識不到位,對投資者不負責、不夠重視的表現。
第三,缺乏長遠的股利政策目標。由于青海上市公司長期缺乏外部約束機制和內部監督機制低效率的環境下,不會有很多的投資者重視和關注所謂的股利。關于股利政策對股市和投資者的影響,管理層的認識也很有限,不怎么重視公司的股利政策,所以許多上市公司不僅缺乏長遠的股利政策目標,而且還沒有認識到股利政策對投資者、企業以及股價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造成了較隨意性的局面。
從以上的分析中得出結論,青海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中存在非理性行為。由于資本市場的不完善發展,使青海上市公司缺乏可供選擇的多種決策方案,因此應采用相關措施來幫助青海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股利分配政策,從而能更好的實施股利分配政策。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對青海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為了使青海上市公司的運行進一步的規范,各公司應將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更多、選擇最相適應的股利政策。證監會在2011年11月13日公布的對于強制現金分紅的新政策,建議各公司積極采取新政策,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去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以便報答對廣大投資者的回報。
第二,青海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隨意性很大,須通過行政手段,強制上市公司分紅。三普藥業、東勝科技、金瑞礦業、青海華鼎這些公司近三年都沒有實施分配。證監會須提出新的政策,必須要通過行政手段,強制那些上市公司分紅,來減輕投資者的負擔,消除股市上的那些不良行為,以便給廣大投資者可靠的股息回報。
第三,證監會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須完善其分紅政策,并要求科學決定公司的分紅政策。證監會在最新規定的政策中,著重強調了企業在申請IPO時,必須公告其制定的股利政策,并把詳細的相關政策與執行情況列在監管內容當中。為了提升對股東的回報,進一步督促各上市公司,以便保住投資者的利益。證監會新政策還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須完善其分紅政策,并要求科學決定公司的分紅政策,以便增強公司紅利分配的透明度,而且不得隨意改變或調整已經確定了的股利政策。
第四,由于青海省的大多數上市公司資金短缺而存在嚴重的不分配現象,為了其在股市上能夠更好的運行和發展,各公司應采取穩定增長型的股利政策,保證投資者取得穩定的股息回報,多盈多分,少盈少分,這樣才使廣大投資者覺得有穩定的收入。無盈還可以送紅股,因為送股只是會計科目變動,并未對公司價值產生實質影響,而且最起碼也回報了那些等待的股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