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妹 (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醫院腎內科,上海 201411)
在歐美發達國家,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的最主要原因。目前,雖然導致我國終末期腎衰竭的第一位原因仍然是慢性腎小球腎炎,但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正以較快速度遞增。隨著臨床實踐的增多,中醫中藥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作用逐漸得到認可,但其機制不明。高凝狀態與血小板功能活化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而川芎注射液已被證實可以調節腦卒中患者血小板功能。本研究旨在觀察川芎注射液對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尿蛋白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糖尿病腎病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6~75〔平均(62±3.1)〕歲,均符合入選標準,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血栓性疾病。正常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44~73〔平均(61±4.8)〕歲,為健康志愿者。
1.2 方法
1.2.1 入選標準 ①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確的糖尿病病史或新近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存在微量白蛋白尿(30 mg/24 h≤尿白蛋白≤300 mg/24 h),排除其他類型原發性腎炎或繼發性腎臟疾病。③腎小球濾過率(GFR)≥60 ml/min(同位素測定)。④50 kg≤體重≤80 kg。⑤已進行飲食治療。⑥血糖控制相對穩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7.5%,至少應用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受體拮抗劑(ACEI/ARB)治療。血壓已達目標值130/80 mmHg。
1.2.2 治療方法 入組患者予以川芎注射液80 mg/d靜脈緩慢滴注,總療程14 d。其他降糖治療與降壓治療照常進行。在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小板功能與尿白蛋白定量。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血小板α顆粒膜蛋白(GMP-140)的表達。
1.2.3 檢測方法 流式細胞術檢測GMP-140的表達: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標記的抗GMP-140IgG單克隆抗體由華美生物公司提供。患者空腹采血3 ml,置于2%二乙胺四乙酸(EDTA)抗凝試管,首先進行單克隆抗體標記,然后進行流式細胞儀檢測。操作步驟按照說明書進行。尿白蛋白定量測定方法:留取24 h尿液,采用免疫法進行白蛋白定量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有結果均采用s表示。
2.1 一般資料 納入研究的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的肝功能、腎功能、血小板計數以及血糖水平等指標。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n ALT(U/L)Scr(μmol/L)PLT(×109/L)HbAc1(%)FPG(mmol/L)糖尿病腎病組 30 31.2±6.8 78.9±26.2 203.2±36.2 7.1±1.8 6.8±2.3正常對照組 20 30.7±7.4 75.0±25.5 205.1±34.7 5.6±0.5 4.4±1.2 P值 >0.05 >0.05 >0.05 <0.01 <0.01
2.2 血小板GMP-140水平比較 正常志愿者外周血血小板GMP-140表達量〔(2.9±1.1)%〕在較低水平,而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小板GMP-140表達明顯升高〔(12.0±2.7)%〕;川芎嗪治療后,其表達有所下降〔(9.6±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蛋白尿變化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在川芎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也有顯著下降〔(76.3±25.5)mg/d vs(101.6±43.2)mg/d〕(P<0.05)。
川芎是一種中藥植物,原名芎藭,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等地。川芎辛溫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達巔頂;又入血分,下行可達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適宜瘀血阻滯各種病癥。昔人謂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達、止痛等功能。《本草正》記載: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經,氣中之血藥也。反藜蘆,畏硝石、滑石、黃連者,以其沉寒而制其升散之性也。芍歸俱屬血藥,而芎之散動尤甚于歸,故能散風寒,治頭痛,破瘀蓄,通血脈,解結氣,逐疼痛,排膿消腫,逐血通經。
川芎注射液為臨床常用藥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并對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和增加腦血流量,從而產生抗栓和溶栓的作用。該藥物可以改善腎臟疾病患者的高凝狀態,并可能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從而發揮腎臟保護作用。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發癥,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表現為進展性的蛋白尿,部分患者出現腎病綜合征,最終導致腎衰竭〔1~3〕。
GMP-140是一種重要的細胞黏附分子,是血小板的活化標志和細胞黏附受體,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參與凝血、炎癥、腫瘤轉移以及免疫反應等多種生理、病理過程〔4,5〕。GMP-140介導血小板活化之后,可與血管內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及T淋巴細胞相互作用,成為病理生理狀況下啟動微血栓形成、炎癥反應和維持炎癥狀態的一個關鍵環節,并與機體防御功能、免疫炎癥反應與血栓形成,與免疫性疾病的關系十分密切〔6〕。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之一,臨床特征為蛋白尿、進行性腎功能減退、高血壓與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研究也是臨床醫學的重點領域〔7〕。由于生活飲食習慣、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且由于治療方法的改善,生存時間的增加,從而腎臟及其他臟器并發癥也增加。據最新統計,中國目前約有9 800萬人正面臨著糖尿病的威脅。本研究發現,川芎注射液對糖尿病腎病患者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活化。
1 Xing Y,Ye S,Hu Y,et al.Podocyte as a potential target of inflammation,role of hydrochloride pioglitazone in type 2 diabetics〔J〕.Endocr Pract,2012;20:1-15.
2 Neithercott T.Kind-to-kidneys meal planning.Help damaged filters function at their best〔J〕.Diabetes Forecast,2012;65(3):62-5.
3 Wang F,Xing T,Wang N,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sma CD146 and P-select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J〕.Cytokine,2012;57(1):127-9.
4 Pendl GG,Robert C,Steinert M.Immature mouse dendritic cells enter inflamed tissue,a process that requires E-and P-selectin,but not 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J〕.Blood,2002;99(3):946-56.
5 Genbacev OD,Prakobphol A,Foulk RA.Trophoblast L-selectin-mediated adhesion at the maternal-fetal interface〔J〕.Science,2003;299(5605):405-8.
6 Wang F,Yan CG,Xiang HY,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lin Rheumatol,2008;27(6):767-9.
7 Bonegio R,Susztak K.Notch signaling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Exp Cell Res,2012;318(9):9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