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佐林 李雪年
自然流產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 g而自然終止者,其發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0% ~15%。多數為早期流產,導致自然流產的原因眾多,如遺傳基因缺陷、母親生殖器官異常、內分泌異常、感染、不良習慣等,目前孕婦的全身性感染和生殖道感染可造成流產已成定論,也受到廣大孕婦和婦產科醫生的重視,但其他部位的局部感染是否與自然流產有關尚不明確,但已開始受到關注,本研究通過調查先兆流產孕婦的牙周狀況與妊娠結局,并與正常孕婦牙周狀況相比較,探究牙周狀況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探討牙周狀況與自然流產的相關性及防治自然流產的新途徑。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50例先兆流產孕婦為先兆流產組(TAL組),年齡22~32歲,夫婦雙方染色體正常,無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內分泌疾病,無肝炎及近期藥物治療史,無生殖器病變,排外Rh或ABO血型不合,TORCH檢查陰性,并選擇同期來院定期產前檢查無流產先兆50例正常孕婦為對照組(Non-TAL組)。
1.2 方法 記錄兩組孕婦妊娠結局。采用雙盲法由同一名口腔科醫生檢查兩組孕婦的全口牙齒,每顆牙齒檢查近中頰、正中頰、遠中頰、近中舌、正中舌、遠中舌共6個位點,記錄菌斑指數(PLI),探診深度(PD),臨床附著喪失(CAL)和出血指數(BI),并以PD>3 mm,CAL≥2 mm作為判定有無牙周炎的標準,記錄牙周炎位點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成組t檢驗作統計分析,對牙周病變程度與妊娠間的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a=0.05(雙側)。
2.1 孕婦妊娠結局 TAL組50例中31例足月產(TALTB),19例流產(TAL-AB)。Non-TAL組中50例孕婦皆足月產。
2.2 牙周狀況與妊娠結局的關系
由表1可見,TAL組的各項牙周臨床指標均高于Non-TAL組,TAL組的PLI和牙周炎位點率都明顯高于Non-TAL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TAL-AB小組和TAL-TB小組的牙周狀況見表2。由表2可見,TAL-AB小組的各項牙周臨床指標均高于TAL-TB小組,其中PLI、BI和牙周炎位點率均明顯高于TAL-TB小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D,CAL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TAL組和Non-TAL組牙周狀況比較

表2 TAL-AB小組和TAL-TB小組牙周狀況比較
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分娩孕周與牙周炎位點率和BI呈負相關,(r分別為-0.485,-0.411,P <0.05),即牙周病變程度越重,分娩孕周越小。
自然流產是妊娠的關系常見的并發癥,其原因復雜,感染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牙周疾病也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口腔疾患之一,發病率為40%[1]。妊娠期內分泌系統變化可影響牙齦和牙周組織,導致妊娠期齦炎牙周病。孕婦飲食改變可導致口內菌群發生某些變化,由于孕期雌激素、黃體酮的增加,使牙齦對軟垢、菌斑及牙石更為敏感,導致牙齦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液增多,上皮內障作用下降,從而使原有慢性的牙齦炎癥加重,作為口腔感染,牙周病有著與細菌性陰道病等比較明確的對妊娠結局有不良影響的炎癥相似的特征[2],如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同樣可作為G-菌及炎癥介質的儲存庫,牙齦局部炎癥和潰瘍產生的細菌產物肽聚糖片段、解肽酶可釋放入血液循環系統,導致細胞因子和抗體增高的全身系統反應。分析機制可能有以下幾種:①妊娠期間,母體感染干擾了妊娠自動調節的細胞因子和激素,使得白細胞介素-6(IL-6)TNF-a和PGE2異常升高,造成流產。②牙周病患者牙周組織內含有大量的IL-6、TNF-a和PGE2,這些炎癥介質進入血流產生胎毒而致流產[3]。Jeffcoat等[4]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發現,患牙周疾病的孕婦自然流產,早產發生率較健康孕婦高3~8倍,牙周病越重,自然流產、早產發生的孕周越早。本研究對小樣本病例對照研究發現,TAL組與對照比,TAL-AB組和TAL-TB組相比,牙周附著喪失和深度的均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牙周炎位點率雖然在各組間普遍較低,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牙周病和自然流產之間呈顯著相關,而且分娩孕周和牙周炎位點率呈顯著負相關,這都和Jeffcoat的觀點相符合,這也提示臨床上對那些即使有個別牙周炎位點的孕婦也應給予高度關注。此外,本研究還發現菌斑指數無論是在TAL組與對照組之間,還是在TAL-AB小組與TAL-TB小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加強對孕婦的口腔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本研究提示母體牙周炎與自然流產有一定聯系,因此,在防治自然流產的過程中,婦產科醫生應注意口腔牙周病狀況。但要進一步證明牙周病與自然流產之間聯系的真實性,還需前瞻性,大規模的多中心研究對牙周疾病干預治療與自然流產的相關性,為臨床有效降低自然流產率提供新途徑。
[1]Boggess KA.For the soeiety for maternal-fet al medicine publications committee maternal oral health in pregnancy.Obstet Gynecol,2008,1(4):976-986.
[2]賀晶,梁峰冰.炎癥與早產.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5):331-334.
[3]于愛蓮.反復自然流產與白細胞介素關系的研究.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3):227.
[4]Jeffcoat MK,Geurs NC,Reddy MS,et al.Periodontal infection and preterm birth: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 Am Deat Assoc,2001,132(7):87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