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瑤 鄭玩華 蔣勁林
脊柱及神經外科后入路手術主要采取俯臥位,由于手術時間及患者個體差異(年齡、體型、疾病病程、皮膚彈性),對體位產生的皮膚損傷反應各有不同。有文獻[1]報道,因體位引起的壓瘡占手術室安全隱患的第4位。遵循“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護理”,減輕患者術后的不舒適感及防止壓瘡,體位護理尤為重要。我院手術室通過對不同俯臥體位墊應用的觀察,總結經驗,發現適耐格體位墊在俯臥位手術中能更好防止皮膚損傷。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間在我院行脊柱及神經外科后入路手術的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16~75歲,平均(38±8.5)歲,體重40~90 kg平均(63±9)kg。椎間盤突出手術28例,椎管內腫瘤16例,脊柱側彎10例,脊柱結核6例,脊柱骨折5例,后顱腫瘤20例,后顱血腫15例,均為氣管插管全麻,手術時間1.5~6 h,所有患者術前皮膚均完好。
1.2 方法 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的體位墊采用自制內填棉花墊的橡膠長圓枕3個,大圓枕1個。在兩側肩峰至胸肋處各墊1長枕,大腿前上方墊1長枕,膝蓋下至脛前墊1大圓枕。觀察組麻醉成功后,在前額、顴部、肩峰、胸肋緣、恥骨上、髂前上棘、膝部、脛前皮膚容易受壓部位先涂上凡士林,頭部使用適耐格俯臥位可調分體式頭位墊,軀體使用俯臥位分離式墊,俯臥位分離式墊為可拆式分體型設計,可根據患者的體型,上下、左右調整,患者肩峰至髂前上緣臥于拱形體位墊的上2/3,大腿置于拱形的下1/3,這樣髖關節屈曲約20°,膝部墊凹型墊,脛前用半圓形墊托起,使膝關節屈曲約30°~35°,踝部及足趾懸空處可適當予軟枕襯托。建立特殊體位壓瘡記錄本,包括術前、術后即刻、術后30 min,3個時間檢查皮膚情況。皮膚受損判斷分為4級:正常:皮膚無紅;輕度壓紅:皮膚呈胭脂粉;明顯膚紅:暗紅;水泡和破潰:肉眼可見水泡、破損[2]。
2.1 兩組患者術中受壓情況比較 見表1,經分析表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術后30 min,術后24 h皮膚壓紅轉歸情況比較,見表2,經分析,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術中皮膚受壓情況比較(n=50)

表2 兩組術后30 min,術后24 h壓紅皮膚轉歸情況比較(n=50)
2.3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表1、表2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應用適耐格體位墊配合局部受壓皮膚涂白凡士林防壓瘡效果好,明顯優于對照組。
3.1 探討手術體位引起皮損原因,做到先評估,先預防、術中觀察、適當減壓護理。俯臥位患者整個手術過程均處于強迫體位,局部受壓時間長;全麻狀態下,患者的各種保護性反射遲鈍或消失,對軀體牽拉引起的損傷沒有知覺,這些因素都使皮膚組織缺氧加重,無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極易形成壓瘡[3]。術中手術醫生使用高速磨鉆,錘敲剝離,使患者與手術床之間存在運動趨勢,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發生相對滑動的靜摩擦力[4],手術時間超過2.5 h是壓瘡的危險期。手術時間超過4 h,每延長30 min會使壓瘡發生率增加33%[5]。高齡、營養不良,體型瘦弱,皮下脂肪薄,在骨隆突處更易出現壓瘡,術后皮損的轉歸也受影響。
3.2 應用上海沃廉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適耐格俯臥手術體位墊配合局部皮膚涂凡士林可預防手術患者壓瘡的發生。適耐格體位墊采用內置35-45泡位軟性、硬性聚亞氨酯泡沫材料+EPD減壓反彈材料,具良好彈性,提供持久支撐不下陷。該墊無流動性,安置的體位穩定,可減少受壓部位的剪切力,使患者重量均勻分配在墊上,有效將壓力分散,提供壓力緩解。白凡士林在該研究中做為潤滑劑沒有不良反應,它可直接減少與手術單,體位墊的摩擦力。經手術后追蹤記錄,應用適耐格體位墊的患者不適主訴較對照組少。
3.3 注意事項:擺放體位時要注意為患者保暖,可給予加溫墊,輸入液體及沖洗液體均加溫至37℃ ~40℃,預防麻醉及手術低體溫。低體溫可致血流粘稠度增高,影響組織灌流,不利供氧,導致壓瘡發生危險因素增加[6]。
適耐格體位墊適用于俯臥位系列手術,例如脊椎、腰椎手術等,減輕胸部壓力,充分暴露手術野,維持良好的呼吸和循環功能。其可拆卸性能根據患者的體形進行前后左右的調整,達到最佳的體位效果。采用適耐格配合凡士林涂布可預防皮膚損傷及減輕強迫體位的不舒適感,符合人性化的護理理念,應在手術中得到推廣。
[1]別逢貴,李柳英.建立標準手術體位的實施探討.護士進修雜志,2006,21(3):285.
[2]曹穎俐,石明蘭.石蠟油涂布可減輕俯臥位手術的皮膚壓瘡.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4):11-13.
[3]邱振蘭.術中褥瘡的發生機理與護理.山東醫藥,2002,42(25):65.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高中物理課程改革與實驗課題組.物理:第1冊.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9.
[5]黃敏,劉英.內鏡下經單鼻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0):34.
[6]鐘德蘭.后路頸椎手術中產生壓瘡的因素及護理.中國保健營養,2010,2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