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劉 紅 王 靜 趙 松張 輝 張 昭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二科1病區 河南省高等學校臨床醫學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 鄭州450052)
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
李海燕 劉 紅 王 靜 趙 松1張 輝 張 昭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二科1病區 河南省高等學校臨床醫學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 鄭州450052)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腫瘤相關抗原125(CA125)、腫瘤相關抗原153(CA153)、腫瘤相關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非小細胞肺癌抗原21-1(CYFRA21-1)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體檢及入院患者232例血清標本,采用電化學熒光分析法(ECLIA)分析患者血清中6種腫瘤標志物的濃度,并從中選取最佳的組合進行篩檢,評價其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結果 對肺癌患者進行單項腫瘤標志物檢測,鱗癌組CA125靈敏度最高,為40.91%;腺癌組CEA、CYFRA21-1靈敏度高,分別為49.06%、48.49%;小細胞肺癌組CEA、CYFRA21-1、NSE靈敏度高,分別為39.13%、26.09%、30.43%。單項檢測CEA診斷價值最高,約登指數為0.357 2;聯合檢測CA125+CYFRA21-1+CEA可以明顯提高篩檢的靈敏度,可達65.14%,特別對于肺腺癌患者,可達90%以上;聯合檢測CYFRA21-1+CEA,特異度及約登指數分別為84.91%、0.427 1,診斷價值最高。結論 單項檢測CEA在診斷肺癌方面價值最高,尤其對于肺腺癌有更高的提示價值。靈敏度較高,可達49.06%;聯合檢測CA125+CYFRA21-1+CEA對于肺癌診斷靈敏度較高,可以作為高危人群或體檢篩查的指標。對于影像學支持肺癌但組織細胞學不易確診的患者,檢測血清CYFRA21-1+CEA對于肺癌診斷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明顯提高篩查的準確度。
肺癌;癌胚抗原;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腫瘤相關抗原125;腫瘤相關抗原153;腫瘤相關抗原199;非小細胞肺癌抗原21-1
目前,肺癌的診斷仍是主要依靠細胞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但均屬有創檢查,不易反復獲取,且易伴發各種并發癥。腫瘤標志物是癌細胞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或幾種正常情況下沒有的或含量很低的特異性物質,或是宿主細胞因為癌細胞入侵而產生的過量的細胞成分〔1〕,具有創傷小、取材方便、可重復性好的特點,在體內不同器官的分布相對特異。目前單項腫瘤標志物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不高,故多數學者傾向于選擇陽性率高的實驗室指標進行聯合篩查〔2〕。本實驗對所有篩選對象,測取其血清中 CA125、CA153、CA199、CEA、NSE、CYFRA21-1 濃度,并選取最適合的指標進行聯合檢測,初步評價其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
選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至醫院體檢及入院的患者232例。分為肺癌組、肺良性病組、健康體檢者,肺癌組不合并肺部良性病變,且不包括其他系統惡性腫瘤。其中,確診肺癌組109例,均經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確診,年齡34~86歲,平均62歲,男71例,女38例,按病理學和細胞學特征,包括非小細胞癌(鱗狀細胞癌23例,腺癌56例,未分化的大細胞癌7例),小細胞肺癌23例。肺部良性疾病53例(肺炎12例,肺氣腫14例,支氣管炎11例,結核性胸膜炎4例,肺結核2例,肺間質纖維化10例),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齡62歲。健康體檢者38名,其中男16名,女22名,平均年齡47歲,采用隨機抽取法,并排除慢性病患者。
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室溫放置30 min后離心提取血清,置于-80℃,待檢測,采用電化學發光方法,用Elecsys 1010及德國羅氏公司提供的配套試劑盒,按說明書操作,其正常值分別為 CA125 0.01~35 U/ml,CA153 0.01~25 U/ml,CA19-9 0.01 ~ 37 U/ml,CEA 0 ~ 5 U/ml,NSE 0 ~ 25 U/ml,CYFRA21-1 0.1 ~3.3 U/ml。
以其值超出正常值為陽性,均以德國羅氏公司所提供標準為準。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或Kruskal-Wallis檢驗,腫瘤標志物對肺癌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如下:靈敏度%=(真陽性數/確診為肺癌的人數)%;特異度%=(真陰性數/無病受試者人數)%;約登指數=(靈敏度+特異度)-1。靈敏度越高,檢測出疾病的可能性越大;特異度越高,誤診的可能性越小;約登指數越接近1,指標真實性越好,診斷價值越高。
肺癌組與健康體檢組、肺良性病變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肺良性病變組與健康體檢組腫瘤標志物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鱗癌組,CA125靈敏度最高,CA153靈敏度最低;腺癌組CEA、CYFRA21-1靈敏度高,NSE靈敏度最低;小細胞肺癌組CEA、NSE、CYFRA21-1靈敏度高,CA153、CA199靈敏度最低。見表2。因未分化的大細胞癌組例數太少故未予統計。
CEA、CA125及CYFRA21-1三者靈敏度高,挑選其組合進行聯合檢測大大提高了篩檢的靈敏度,對肺腺癌的靈敏度可提高至90%以上,對肺癌其余病理類型診斷靈敏度均在70%以上。表3。
單項檢測:腫瘤標志物中,CA153、CA199特異性最高,CA125特異度最低,CEA約登指數最高,說明CEA診斷價值最高。CYFRA21-1+CEA特異度最高,約登指數為0.427 1。見表4。
表1 健康體檢組、肺良性病變組、肺癌組6種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健康體檢組、肺良性病變組、肺癌組6種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比較±s)
與肺癌組比較:1)P<0.05
組別 n CA125(U/ml) CA153(U/ml) CA199(U/ml) CEA(ng/ml) NSE(ng/ml) CYFRA21-1(ng/ml)健康體檢組 38 33.02±5.311) 0.52±0.421) 16.01±3.111) 0.60±0.021) 4.5±2.111) 1.03±0.511)肺良性病變組 53 37.27±13.081) 0.68±0.431) 18.87±137.361) 0.51±0.481) 4.80±2.361) 1.06±0.7751)肺癌組 109 64.16±36.63 4.00±2.78 33.64±13.12 35.12±23.72 13.57±10.29 8.19±4.13

表2 腫瘤標志物在肺癌各組中的靈敏度(%)

表3 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肺癌組中的靈敏度(%)

表4 腫瘤標志物單項及聯合檢測在肺癌組中的特異度(%)、靈敏度(%)及約登指數
檢測血清中腫瘤標志物的表達是一種快捷簡便、易操作、安全的檢測手段,因腫瘤的發生、發展、侵襲伴隨著相關糖蛋白的糖基化改變,癌細胞表面的糖類結構改變在癌癥的病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3〕。肺癌組中6種腫瘤標志物的濃度均明顯高于健康體檢組及肺良性病變組,說明腫瘤標志物對于肺癌的診斷有一定價值。
CEA是一類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異性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屬于非器官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在成人血液中含量極少,其升高程度與癌細胞數量直接相關〔4〕,目前CEA測定已廣泛應用于多種類型腫瘤的診斷。CEA不僅在肺部腫瘤患者血清中含量可明顯升高,在肺部良性病變中也有表達〔5〕,與其在上皮組織中分布濃度廣泛有關,但肺部良性疾病中CEA濃度升高程度與肺癌患者相比仍存在顯著差異,且CEA在肺腺癌中濃度更高〔6〕。用于肺癌檢測,CEA 的靈敏度為35% ~77%〔7〕,研究發現,肺腺癌細胞可直接生成CEA〔8〕。本實驗中肺部良性疾病中CEA濃度升高程度與肺癌患者相比,仍存在顯著差異。
CYFRA21-1主要存在于各種上皮起源的細胞及腫瘤細胞胞質中,是細胞角質蛋白19的片段,其上20種角蛋白的分布具有組織特異性,既可作為正常上皮細胞的標志物,又可作為上皮源性腫瘤的標志物〔9〕,是非小細胞性肺癌較敏感的腫瘤標志物〔10〕,尤其對肺鱗癌特異度高〔11〕。本文中 CYFRA21-1 對肺鱗癌、肺腺癌、肺小細胞癌檢出率分別為 13.63%、48.49%、20.09%,基本符合這點。
NSE是神經細胞特有的烯醇化酶的同工酶。小細胞肺癌是惡性程度高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可表現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性,有過量的NSE分泌,因此NSE可作為小細胞肺癌高特異性、高靈敏性的腫瘤標記〔12〕,其對于肺小細胞癌的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3〕。而本實驗中,CEA靈敏度高于NSE,考慮與選取小細胞肺癌病人例數偏少有關。
CA125升高主要見于婦科腫瘤患者,在肺癌患者中,多在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升高〔14〕。本實驗中,CA125在鱗癌組、腺癌組靈敏度均高于肺小細胞癌組,不排除與選取患者多為病理確診晚期患者有關。
總之,單項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有一定的靈敏度,但價值有限,而CEA檢測在診斷肺癌方面價值最高,尤其對于肺腺癌有很高的提示價值,但特異度仍不高。將腫瘤標志物進行聯合檢測的價值遠高于任一項單獨檢測指標。CYFRA21-1+CEA+CA125聯合檢測對于肺癌患者有很高的靈敏度,達65.14%,尤其對于肺腺癌患者靈敏度可提高至90%以上,可以作為高危人群或體檢篩查的指標。對于影像學支持肺癌但組織細胞學不易確診的患者,檢測血清CYFRA21-1+CEA對于肺癌診斷會有很大的幫助。
1 趙成艷,王 敏.刷檢、肺穿細胞學及腫瘤標志物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0):1635.
2 Shi GL,Hu XL,Yue SD,et al.The value of serum tumor marker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05;27(5):299.
3 范振符,陳志周,范飛舟.糖基化改變與腫瘤的基礎研究〔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0;17(2):122.
4 劉 春,范衛華.肺癌腫瘤標志物〔J〕.山東醫藥,2006;46(11):65.
5 Castaldo G,Tomaiuolo R,Sanduzz I,et al.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mRNA analysis detects micrometastatic cell in blood from lung cancer patients〔J〕.Eur Respir J,2003;22(3):418.
6 吳廣平,巴 靜,王恩華,等.檢測胸水CEA、CAl25、CAl53、CA199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腫瘤雜志,2004;7(1):35.
7 Shoji F,Yoshino I,Yano T,et al.Serum carcinoembryonic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in recurrent lung adenocarcinomas〔J〕.Cancer,2007;110(12):2793.
8 孔憲濤.腫瘤特異抗原和相關抗原的研究現狀及檢測〔J〕.中華檢驗雜志.2000;23(1):55.
9 尚文君,周耀洪,王曉麗,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濃度與病理分期關系的探討〔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23(4):368.
10 Mizuguchi S,Nishiyama N,Iwata T,et al.Clinical value of serum 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d Sialyl-Lewis X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nn Thorac Surg,2007;83(1):216.
11 Gu CD,Osaki T,Oyama T,et al.Detection of micrometastatic tumor cell sinpolymphnodes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ly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impact on recurrence and survival〔J〕.Ann Surg,2002;235(1):133.
12 Kulpa J,Wojcik E,Reinfuss M,et al.Carcinoembryonic antigen,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CYFRA21-1,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n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Clin Chem,2002;48(11):1931.
13 趙 振,顧玉海.神經原特異性烯醇化酶在小細胞肺癌中的價值研究〔J〕. 臨床肺科雜志,2009;14(3):350.
14 Qi LC,Gao N,Han ZG,et al.Clinical value of lung cancer tumor marker〔J〕.Chin J Lab Diagn,2007;10(7):774.
R734.2
A
1005-9202(2012)01-004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1.019
1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
劉 紅(1960-),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肺部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李海燕(1986-),女,碩士,主要從事肺癌發病機制與診斷方向研究。
〔2011-04-07收稿 2011-08-12修回〕
(編輯 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