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麗
糖尿病腎病對腎小球微血管是否發生病變有直接影響。在糖尿病腎病病變發展過程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與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腎小球高濾過等均有關系[1]。目前,貝那普利在臨床應用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它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蛋白尿,本實驗隨機選取在2011年2月份到2011年9月份到我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把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后進行統計和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分組前進行了血壓和血糖測定,血壓均正常,血糖控制平穩于2周以上。患者50例,其中治療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27~68歲,平均(41±2.5)歲,糖尿病患病時間5~10年,糖尿病腎病患病時間1~5年;對照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25~64歲,平均(40±2.1)歲,糖尿病患病時間6~10年,糖尿病腎病患病時間1~4年。兩組患者在病程、性別、年齡、并發癥、治療前的UAE(尿蛋白排泄率)、血鉀、血糖水平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比較。
1.2 方法 常規治療:采用合理控制飲食和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對照組:單一進行常規治療,選用格列齊特作為口服藥物,商品名為:達美康,生產廠家為:天津華津制藥有限公司。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加服貝那普利(商品名為:洛汀新,生產廠家為: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用法用量為:口服,10 mg,1次/d;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再服用任何 ARB或ACEI類藥物。治療療程為12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測定治療前、治療4周后、治療12周后患者UAE(尿蛋白排泄率)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最新的統計學軟件包SPSS 19.0對我們調查到的數據進行統計,t檢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數資料,如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同組內比較治療前后UAE的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后,兩組UAE均開始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治療組UAE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細情況見表1。
2.2 兩組間比較治療后UAE的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和12周后,治療組UAE降低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期,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UAE變化情況的比較
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如果有蛋白尿的出現,則標志著腎小球微血管已受到嚴重的損害[3],在治療過程中,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的作用可以改善腎小球的壓力和濾過過高的狀態、控制系膜細胞增生、抑制小管間質纖維化、阻礙濾過膜通透性,最終控制尿蛋白漏出的目的。但同時會產生新的不利的作用,如可能會減少腎血流量,從而誘發或加重氮質血癥,故對同時伴有氮質血癥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無論患病的輕重程度如何,都會因藥量的減量而或者根本就不能用藥而影響治療效果。貝那普利與AC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競爭性結合,使ACE活性降低,阻斷ACE將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降低血管阻力、增高血漿腎素活性、減少醛固酮分泌。貝那普利在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保護患者腎功的作用機制目前還不特別清楚,很可能受下列因素影響[4]:①腎小球基底膜大孔的濾過作用降低,通透性選擇得到了改善,抑制了血漿中大分子滲出而控制尿蛋白的產生。②通過激肽系統的作用,參與調節腎小球濾過屏障。③降低腎小球高濾過、高灌注、高血流量。④阻止生成血管緊張素,使腎小球內壓和濾過作用降低,減少尿蛋白的排泄。本研究證實,貝那普利可以明顯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效果顯著、用藥安全且無副作用,尤其適合用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GrossG,AzevedoMJ,SilveiroSP,et al.Diabeticnephropathy:diagnoprevention,andtreatment.DiabetesCare,2005,28(1):164-176.
[2]楊兵,劉儀紅,普杰,等.卡托普利對血壓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腎病微量白蛋白尿療效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17:3326.
[3]江蓓,李憲花,楊向東,等.貝那普利與纈沙坦聯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觀察.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44(9):896-899.
[4]黃勝興.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應用價值.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18(9):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