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由趙寶剛、宋丹丹、朱雨辰、白百合等明星出演的家庭青春偶像劇《家,N次方》延續了趙寶剛一貫的趙氏家庭劇風格,以小人物樸實的生活狀態揭示了80后在家庭、愛情、事業方面的思考,是繼《婚姻保衛戰》、《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等一系列電視劇后又一成功之作。據央視索福瑞CSM39城數據顯示,2011年6月5日、6月6日的收視率分別為1.16%、1.14%,位居全國第一。與《我的青春誰做主》相比,《家,N次方》在主體視角、關注的社會問題、感情側重點上均有不同。以下從兩部劇的相同和不同點方面試做具體的分析和比較。
兩部電視劇都是以80后為題材,由一群年輕人擔當主演,表現年輕人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從幼稚走向成熟,以及他們面對愛情、家庭、事業的態度,是趙氏青春偶像劇風格的延續。與國內其他的青春偶像劇不同的是,趙寶剛的這兩部電視劇包括之前的《奮斗》、《婚姻保衛戰》等一些列的作品都被打上了現實的烙印,能夠真實的反映當下社會中的的問題,兼具現實性和娛樂性,這也是趙氏青春劇能夠在國內青春偶像劇山寨頻現、模仿不斷的泥淖中突圍的優勢。分析《家,N次方》和《我的青春誰做主》會發現這樣一些特質:
青春劇并不是只有靚麗的外表和時尚的服飾,而今出現的青春偶像劇空有青春的外表,卻忽略了引導年輕人正確的對待生活的態度,劇情夸張不現實,至于內涵更無從談起。而《我的青春誰做主》講述了同一個家族里三姐妹成長蛻變的故事,三對母女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糾葛,冷靜的關注到當今的現實:父母與子女因觀念不同出現代溝,當今社會家庭結構和家庭關系變化給年輕人帶來的影響,也對唯金錢、地位、權勢為重的價值觀作出批判,劇中還融入了更多的現實思考:年輕人的就業,金錢與愛情,婚姻與家庭等等,在為錢小樣的辛苦打拼心酸的時候,在佩服霹靂對理想的執著追求的時候,年輕的觀眾也會思考在現實面前、在理想面前自己該如何積極面對。
《家,N次方》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多次再婚的重組家庭內,幾個年輕人因家庭背景和觀念的差異一開始出現種種情感摩擦,經歷金融危機公司破產后,四個子女齊心協力外出,整個家庭在困境之后緊緊的融合在一起。該劇也帶有很強的現實折射:對再婚家庭的深入剖析能引起人們的感悟和深思,重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又有怎么樣的影響,傳統的婚姻觀在快節奏的現實中又會有怎樣的改變,叛逆的青年對家庭的回歸和依賴,最難能可貴的是劇中還加入了“孝道”這樣有教育意義的元素,劇中的人物幾乎囊括了當下多種典型性格,如貴公子、拜金女、奮斗男女等,他們的親情、愛恨錯綜復雜,再加上家族企業的斗爭和傳媒界的操盤,現實性很強,因此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
《我的青春誰做主》中,三對姐妹、三個家庭,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展開著一連串的故事,親情的紐帶又把他們緊緊的連接在一起,大表姐趙青楚名牌大學畢業,事業上一帆風順,但愛情里卻牽出一段隱藏十年的愛情;錢小樣追求個性和自由,雖是普通的醫專畢業,但隨方宇來北京打拼,在愛情上不顧父母的反對與方宇私奔,無奈途中卻失手撞傷了錢爸爸,原本條件不怎么好的家庭更加拮據,但方宇勇敢的承擔起責任,放棄自己的小夢想拿出錢給錢爸爸治病,再加上其他家人的幫助一家人總算度過難關;最小的霹靂一直懷揣主廚的夢想,但卻與媽媽楊爾的期望大相徑庭,她花巨資把女兒送到英國留學,一直自豪于她“不作為”風雨彩虹家庭教育方式,沒想到女兒卻潛伏國內與好友開了家餐廳。懸疑、倫理、教育、愛情等種種元素豐富的內容和多元情節設置,讓觀眾大呼過癮。
《家,N次方》這樣一個三婚家庭的情節設置本來就已經足夠吸引人眼球,每一次的家庭重組都會有不一樣的問題出現,到最后糅合成一個家庭,所引發的故事更加豐富,首先是宋丹丹飾演的文楠這個人物角色復雜的婚姻經歷,每一段婚姻都能牽出一個故事,第一段婚姻的試管嬰兒,第二段的婚外戀、第三段的富商家庭,經歷是相當的離奇和豐富,還有一段未成的戀情引出一個準三爸,經歷雪崩、放棄商場的名利重新創業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其次重組家庭內兄妹之間的愛情萌發,姐弟戀、擬制血親等等一系列倫理問題浮出水面;三是薛家與周萬里兩家公司的商戰;還有白百合飾演的名利女趙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利用一切手段上位也是自始至終貫穿全劇,朱雨辰飾演的文楠兒子楚牧剛畢業面臨的就業問題、富二代之間的爭斗等等,有人說《家,N次方》是青春版的《家有兒女》,但是《家,N次方》的故事內容和情節設置要比《家有兒女》豐富得多,復雜得多。
《我的青春誰做主》是以年輕一代的奮斗和愛情故事為主,更多的關注年輕的80后90后們如何走向成熟,承擔社會責任。三個不同學歷、不同性格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女孩在面對愛情、事業、和家庭上一步步走向成熟,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夢想走進現實,觸摸生活實質甚至殘酷的一面,每人都發現自己要面對一個超高難度的命題,他們必須去努力去面對去奮斗,可以看出《我的青春誰做主》還是從父母的角度,或者說是從大眾的角度來觀察和審視年輕人的歷程,劇中的三位母親都是希望以各自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影響子女,為他們的青春做主。可能他們的溝通方法行之無效,換作像姥姥這樣明智的家長大家就可以接受了,尊重子女的意見,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如霹靂和雷蕾的西餐廳開起來但經營不善,還是經驗豐富的父母幫助解決問題。
趙寶剛在談到這部電視劇時曾說:“這部劇是以家庭為題材的電視劇,和很多電視劇不同,它是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再婚家庭所有的喜怒哀樂。”《家,N次方》更加注重親情和家庭,和《我的青春誰做主》一樣也把主要的視角和矛盾都放在了年輕一代的身上,但是這一次老一輩家長從矛盾中心完全蛻變成了救火隊員。這個改變對劇情實際上有著深刻的影響,《家,N次方》因為引進了大量的青年人視角,因而引導著中老年觀眾能夠從第三人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兒孫輩,讓上一代人在觀賞悲喜劇的同時能夠知道年輕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引導并幫助他們成長;而青少年也能夠通過這樣一個詼諧可親的悲喜劇了解到父輩對子女那種愛意無聲的親情流露,實際上了解最終才能化為認同,才能夠更大程度上彌合兩代人之間的摩擦。換句話說,青年的子女成了家中的主力,在父母年邁、遭遇事業挫折的時候,楚牧和姐姐之荔能夠忙前忙后,充當頂梁柱撐起整個家庭,連從小衣食無憂的薛洋也會利用自己的改裝摩托的特長賺錢養家,當子女們把自己掙來的錢交到父母手里的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們長大了,他們已經能夠讓父母放心的過晚年生活。
《家,N次方》熱播的同時也遭到很多的質疑,有網友戲稱這個故事簡單說來就是:“愛上哥就會坑了爹,愛上姐就會傷了娘……”劇中主要的情感關系稍顯混亂,三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劇情在真實性上面還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的青春誰做主》相對而言真實性更足些,以三個表姐妹為社群,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都相對合情合理。總之,從趙寶剛這兩部電視劇的成功可以看出,其能夠在浩如煙海的青春偶像劇中獲得觀眾青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現實性,能夠反映當下社會問題,引發人們對現實的思考,并從中得到啟迪和教育。
1,齊桂華,劉瑞紅:國產青春偶像劇兩大奇葩的成功突圍,[J]電影文學,2011(1)
2,孫慰川:讓理想照進現實—評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J]中國電視,2009(8)
3,彭晚晚:“趙氏青春偶像劇”透析,西南大學學士論文
4,《家,N次方》引發家庭倫理大爆炸http://www.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