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煜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湖北 荊州 434000)
壓瘡護理專業小組在難免壓瘡管理中的應用
高愛煜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通過嚴格管理難免壓瘡,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方法:成立了壓瘡護理專業小組,制定難免壓瘡申報監控流程,制定與之配套的獎懲制度,對難免壓瘡的認定實行嚴格、動態、全程管理。結果:實施后全年有效申報率97.32%,難免壓瘡發生率2.75%,較實施前明顯降低。結論:通過嚴格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難免壓瘡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
難免壓瘡;壓瘡護理專業小組;流程管理;護理質量
壓瘡發生率是評價護理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但有些疾病需要嚴格限制翻身,用現有的護理手段難以預防壓瘡的發生,造成難免壓瘡[1]。目前,對于難免壓瘡的管理,國家尚未出臺一套規范的指南,而是否被認定為難免壓瘡對評價整個護理質量有重要影響。因此,我院為規范難免壓瘡的評估、預警管理,于2008年開始,成立了壓瘡護理專業小組,對難免壓瘡實行嚴格、動態、全程管理,大大降低了壓瘡發生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對象
我院作為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承擔著疑難危重癥患者的收治工作,擁有編制床位1500張,年均出院人次5萬余人次,每年的床位使用率124%以上,患者平均住院日11.1d。
1.2方法
1.2.1 建立壓瘡護理專業小組
1)組成人員。壓瘡發生率作為評價護理質量一票否決的指標,是質量管理的重點,所以必須由護理部主任的親自參與,并擔任組長,同時由護理部分管護理質量的副主任、科護士長、重點科室骨干護士、傷口專科護士等為主要成員,組成壓瘡護理專業小組。小組成員兼顧重癥監護病房、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老年、慢性病、重癥患者多的科室,以此保證重點科室的壓瘡護理質量。
2)管理職責。①難免壓瘡的認定。②院內、院外壓瘡會診。③壓瘡高風險患者護理指導。④壓瘡患者全程監控。⑤壓瘡相關知識及管理流程知識的普及。⑥科學、經濟、有效的壓瘡護理新方法、新材料的應用及推廣。
1.2.2 難免壓瘡申報監控流程

圖1 難免壓瘡申報監控流程
1)設計難免壓瘡申報表。內容包括5大部分,第1部分為患者的姓名、年齡、疾病名稱、住院時間、申報難免壓瘡的基本條件等基本信息。第2部分為依據Braden量表設計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作為評價難免壓瘡時的參考依據。第3部分為壓瘡預防及治療措施。第4部分為護理部評定意見,包括是否同意其為難免壓瘡以及給出的指導意見。第5部分為壓瘡轉歸情況的記錄,通常留作資料總結。
2)開發網絡直報系統。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將難免壓瘡申報表上的內容全部錄入信息系統,對每一步驟完成后的所有結果均錄入到信息系統,并對所有結果均能實行雙向反饋,便于對難免壓瘡的動態管理。
3)制定難免壓瘡申報監控流程,如圖1。
1.2.3 制定與之配套的獎懲制度 一套好的方案必須要有一套先進的管理制度才能得以順利實施,在實施難免壓瘡的管理過程中,我院也相應的出臺了一套獎懲制度。如病房有壓瘡高危患者,科室必須及時、嚴格按流程評估和申報。如果是經護理部確認為難免壓瘡的患者,在經核實各項護理措施均到位后仍發生了院內壓瘡者,將視為無過錯,不予追究責任。如果是因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或者壓瘡管理意識不強造成了漏報或發生壓瘡后再申報者,將按差錯進行管理。
2008年,醫院全年年出院30153人次,申報難免壓瘡64例,有效申報54例 (占84.38%),發生難免壓瘡8 例(占14.81%)。實施流程管理后,2011年,醫院全年年出院59648人次,申報難免壓瘡112例,有效申報109例 (占97.32%),發生難免壓瘡3例(占2.75%)。實施流程管理前后,有效申報和發生難免壓瘡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1降低了壓瘡發生率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三級醫院承擔危重病人的責任更顯突出,相應的發生壓瘡的機率大大增加,危重病人一旦發生壓瘡,將會更加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降低危重患者護理并發癥成為危重病人管理的重點。本組結果顯示,我院通過規范的壓瘡管理,使住院患者難免壓瘡發生率顯著降低(P<0.01)。表明通過壓瘡管理小組職責的履行,使全院護理人員的壓瘡管理意識得到了提高,加之護理部對壓瘡管理實行層層監護,強化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有效地提高了壓瘡護理質量。同時,通過對壓瘡管理實施風險評估、高危篩查、網絡直報、信息反饋等的全程動態監控,變事后管理為事前預警,從而有效地預防了壓瘡的發生。
3.2提高了壓瘡有效申報率
近年來,各醫院均面臨著快速擴張期,與此同時,大量新護士充實到臨床一線,對臨床護理質量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順應形勢的發展,切實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除了加強新護士的業務能力外,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學的管理流程也是加強護理質量的有力保障。鑒此,我們建立了壓瘡管理專業小組,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流程,保證了難免壓瘡申報監控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從而確保護理質量的提高。同時,由于壓瘡專業小組定期組織對壓瘡護理新知識、新方法、新材料以及相關管理知識普及,使護理人員對壓瘡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對于難免壓瘡的申報條件有了更新的認識,加之壓瘡管理小組每日動態地進行指導、監控,這樣有效地避免了部分護理人員為免責而盲目上報的現象。本組結果顯示,實施后有效申報人數占申報人數的97.32%,與實施前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1)。
3.3管理更加科學化
目前,國內許多醫院使用壓瘡風險量表對壓瘡進行管理,如Norton量表、Braden量表等,對壓瘡的預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該表只是對壓瘡的風險程度給予了一定的預警,而是否能成為評定為難免壓瘡的直接依據,尚缺乏相關的報道。正是由于對難免壓瘡的研究相對較少,以致現有的難免壓瘡評定標準尚缺乏科學定量的依據[2],在此情況下,通常醫院對難免壓瘡的評定是由護理部直接按壓瘡風險量表,凡是高危人群均認定為難免壓瘡。但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分值的高低并不與難免壓瘡的認定完全一致。所以,我們認為由壓瘡管理小組結合患者情況,參考風險評分,然后再結合各小組成員的經驗,進行綜合評定,可減少評定偏差。同時,我們開發了壓瘡風險預警管理軟件,可自動完成壓瘡風險的上報、監控提示、上下流轉等功能,質量管理做到有計劃、有重點,提高了管理效率。
3.4為臨床專科護士提供了較好的平臺
隨著專科護士培養機制的引入,我國現已培養了大批的專科護士,如血液透析護士、手術室護士、PICC專科護士、ICU護士、社區護士、造口護士、急診護士、腫瘤護士等。我院壓瘡專業小組的成立,為她們在傷口護理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了較好的平臺,使她們得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時也為護理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找到了新的方向。
[1]楊潔,胡安瑜.建立難免褥瘡申報制度降低褥瘡發生率[J].護理學雜志,2001,16(1):47-48.
[2]謝小燕,劉雪琴. 難免性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9):57-58.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7.014
R472;R197.32
A
1673-1409(2012)07-R028-03
2012-05-29
高愛煜(1969-),女,湖北仙桃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編輯] 一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