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醫療知識的了解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對護理服務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給護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讓護生將來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我們對專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對比,為今后的護理人才培養方向提供理論依據。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抽取陜西省4所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專科、本科及研究生共591人,男生22人,女生569人;專科291人,本科250人,研究生50人;年齡:專科18歲~23歲(20.3歲±1.1歲);本科生18歲~28歲(21.0歲±1.5歲);研究生22歲~30歲(24.7歲±1.5歲)。被調查者均無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對調查員進行現場培訓或電話統一培訓,現場發放并回收問卷,運用統一指導語指導問卷填寫。按學歷進行統一打碼編號,運用SPSS17.0建立數據庫,輸入數據時嚴格控制質量。共發放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91份。有效率為98.5%。
1.2.2 測量工具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測試。SCL-90量表一般采取5級評分標準。從1分代表無癥狀到5分代表癥狀嚴重,依次遞進。總分即為90個項目的得分總和。總分160分為臨床界限,超過160分說明測試人可能存在著某種心理障礙。任一因子得分超過2分為陽性,說明可能存在著該因子所代表的心理障礙。每一種心理問題的陽性因子個數大于2,則說明在該種心理問題上存在問題[1]。SAS共20個項目,各個項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分,就得到標準分,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分~59分為輕度焦慮,60分~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2]。
1.2.3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統一編碼后,錄入Epitada數據庫。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數據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不同學歷護生SCL-90和SAS得分與全國成人常模比較(±s) 分

表1 不同學歷護生SCL-90和SAS得分與全國成人常模比較(±s) 分
因子 成人常模 專科生(n=291)本科生(n=250)研究生(n=50) F值P 0.01人際關系敏感 1.65±0.51 1.84±0.492)3) 1.78±0.502)3) 1.52±0.423) 8.899 <0.01抑郁 1.50±0.59 1.76±0.491)2)3) 1.65±0.482)3) 1.46±0.433) 9.531 <0.01敵對 1.48±0.56 1.65±0.491)2)3) 1.54±0.482)3) 1.38±0.383) 8.409 <0.01偏執 1.43±0.57 1.69±0.451)2)3) 1.58±0.442)3) 1.34±0.313) 14.100 <0.01精神病性 1.29±0.42 1.60±0.452)3) 1.54±0.412)3) 1.27±0.273) 12.810 <0.01焦慮 1.39±0.43 1.76±0.491)2)3) 1.62±0.422)3) 1.44±0.393) 13.270 <0.01軀體化 1.37±0.48 1.49±0.412)3) 1.45±0.372)3) 1.29±0.303) 5.574 <0.05恐怖 1.23±0.41 1.57±0.462)3) 1.51±0.462)3) 1.31±0.333) 7.130 <0.01 SAS 29.78±0.46 35.96±10.561)2)3) 32.53±6.5972)3) 32.22±9.703) 10.950 <0.01注:注:SCL-90成人常模,n=1 388[1],SAS成人常模n=1 158[2];1)與本科生比較,P<0.05;2)與研究生比較,P<0.05;3)與全國成人常模比較,P<0.05。強迫癥狀 1.62±0.58 2.03±0.481)2)3) 1.92±0.472)3) 1.64±0.463) 10.080 <

表2 不同學歷護生SCL-90和SAS陽性檢出率 人(%)
3.1 SCL-90和SAS陽性檢出率分析 SCL-90調查結果顯示,有31.3%的護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與國外報道的20.00%~67.00%接近[3,4]。其中專科生36.1%,本科生28.8%,研究生16.0%,排在前5位的因子依次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其他,陽性檢出率依次為36.9%、25.5%、19.3%、19.1%、15.2%,與國內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8]。可以看出,護生人際關系緊張、有強迫癥狀、焦慮、抑郁,且學歷層次越低心理問題越突出。SAS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學歷護生評分均高于全國成人常模評分,但是沒有超過國內50分、國外38分的臨界線[9],說明他們雖然焦慮狀態明顯高于全國成人常模,卻沒有超出正常范圍。
3.2 與成人常模比較分析 由表1看出,護理專業專科及本科生SCL-90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國成人常模(P<0.05),與陸莉等[10,11]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人常模,特別是強迫、焦慮、抑郁、偏執和人際關系方面的表現。分析原因,可能與護理工作無發展前途[12]、社會地位較低、就業壓力較大、工作待遇較差以及社會期望值高有關。另外,部分護生專業思想不穩固、社會實踐與交際能力較差,貧困地區學生經濟負擔過重等因素也不可忽視。研究生SCL-90因子得分除焦慮、恐怖和強迫癥狀以外,其他因子評分均低于成人常模,說明護理研究生的心理狀況較好,可能因為研究生的年齡大,心理逐漸趨于成熟,能正確應對生活中突發事件,有較好的自我調節能力。
3.3 不同層次護生心理健康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護理專科生SCL-90得分最高,其次是護理本科生,護理研究生最低。說明護理專科生心理問題較多,這可能與專科生學歷層次低、就業壓力大、發展空間小等因素有關。護理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好,可能與其學歷較高、就業前景較好,心理承受能力及處理問題能力較強有關。建議有關部門及教育工作者能夠重視護理專科生及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多途徑開展心理輔導,建立心理檔案,定期追蹤測查其心理健康水平,以期為社會培養出心理素質與專業技能并重的優秀護理人才。
[1]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增訂版):237.
[2]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42.
[3] Lloyd C.Sex differences in medical students requesting pshchiatric intervention[J].J Ner Ment Dis,1983,171:535-545.
[4] Vitaliano PP,Russo J,Carr JE,etal,Medical school press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nxiety[J].Ner Ment Dis,1984,172(2):730-736.
[5] 王玲,葉明志,韓自力,等.中國醫學大學生心理問題測驗及其對建立心理檔案的態度[J].中國學校衛生,2002,23(5):440-441.
[6] 張麗華,孫彥杰,董芝虹,等.理工(醫)大學生心理健康及病因探討[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8,12(2):155-157.
[7] 馬建青.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討[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8,12(1):57-58.
[8] 沈瑞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討[J].中國學校衛生,2000,21(3):232.
[9] 王高華,黃永蘭.護士抑郁、焦慮癥狀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9(4):308.
[10] 陸莉.護理專科護生職業認同感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教育,2007,22(14):40-41.
[11] 姚斌,汪勇,王挺.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25(2):201-204.
[12] 羅增海.SCL-90和EPQ對282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評分析[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8(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