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出現明顯的年輕化傾向。盡管早期宮頸癌手術治愈率明顯提高,病人5年生存率可達90%,但是如何改善病人術后的婚姻質量和生命質量已成為新的挑戰。因宮頸癌常給病人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而焦慮是出現最早且最嚴重的心理反應之一,直接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疾病康復和生命質量[1]。為探討支持性心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病人婚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影響,對48例宮頸癌病人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同步實施病人及家屬支持性心理干預,收到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住院術前病理診斷為宮頸癌,年齡≤55歲,臨床分期為Ⅰb~Ⅱb期,常規行保留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以及陰道延長術病人98例。其中Ⅰb期45例,Ⅱa期33例,Ⅱb期20例;年齡28歲~40歲53例,41歲~50歲45例;職業:干部25例,專業技術人員43例,工人、個體及其他30例;文化程度:專科或以上37例,高中及中專35例,初中及以下26例。其中3例病人在手術前進行1個療程的化療,12例在手術前及手術后各進行1個療程的化療。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50例、觀察組48例,兩組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受教育程度、對病情了解程度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干預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指導。觀察組:針對病人不同的家庭情況、文化水平、心理特點等情況,對病人及家屬進行一對一的支持性心理干預。護士充分利用每次接觸病人的機會,主動與病人及家屬溝通,采取勸解、疏導、安慰、解釋、鼓勵、保證、行為指導7種支持性心理治療方法。術前重點說明術前準備事項和目的;術后建議病人根據自己體力恢復情況,適當增加運動量;出院時鼓勵病人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社會交往,建議病人采用改善自我形象的辦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接受社會支持等,同時利用電話、網絡聯系等方式對出院后病人及病人家屬進行跟蹤咨詢指導(每例病人每月至少咨詢2次)。另外,通過專業人員對出院病人進行家庭隨訪(每例病人至少隨訪3次),針對病人及其愛人進行心理咨詢(糾正不良心理),并指導飲食及康復鍛煉。
1.2.2 生活質量測定 對宮頸癌術后病人進行個體化支持性心理干預12個月后,采用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中文版[2]和Olson婚姻質量問卷[3]測評病人的生活質量。SF-36量表共10項36個條目,對生理機能、生理職能、機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職能、精神健康、總健康8個維度進行評分,并記錄總評分。得分范圍均為0分~100分,根據得分將生存質量分為低(<70分)、中(70分~80分)、高(>80分)3個層次,根據量表統一規定進行評分并記錄,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Olson婚姻質量問卷包含124個條目,分為12個因子。量表為5級評分制,總分為所有因子得分之和,得分越高則提示婚姻質量越高。本研究選取婚姻滿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角色平等4個因子判斷研究對象的婚姻質量。
1.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包進行t檢驗。
表1 兩組病人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病人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生理機能 生理職能 機體疼痛 社會功能 情緒職能 精神健康 活力 總健康觀察組 48 76.3±11.4 77.4±10.3 78.1±11.1 79.2±10.1 79.5±12.1 77.2±13.2 77.1±10.8 77.8±11.3對照組 50 69.7±11.2 70.6±10.1 71.2±10.2 73.3±10.1 73.1±9.3 69.8±10.2 70.6±10.1 71.2±10.2 t值 2.89 3.31 3.35 2.93 2.94 3.12 3.09 3.05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表2 兩組宮頸癌病人術后婚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宮頸癌病人術后婚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婚姻滿意度 夫妻交流 性生活 角色平等觀察組48 36.7±6.8 33.1±7.3 35.2±7.4 34.3±7.1對照組 50 32.0±7.5 28.8±7.5 30.7±7.7 29.7±7.9 t值 3.26 2.89 2.96 3.15 P<0.01 <0.01 <0.01 <0.01
3.1 支持性心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宮頸癌手術對女性有雙重打擊,在癌癥威脅生命的同時,生殖器官對性和更廣泛意義上的女性特征十分重要,病人自認為生理上缺乏吸引力、沒有價值和不具性功能而導致精神壓力過重,應激、焦慮、恐懼和抑郁等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病人的生理活動。同時,社會公眾對宮頸癌的認知率還很低,性伴侶也認為癌癥會傳染因而不愿意性交。由于社會對宮頸癌缺乏足夠了解,來自家庭、事業、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使病人自我調節能力變差,病人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方面均顯著低下,以致相當一部分病人的生命質量大大降低。因此,護理人員應具備高度的同情心、責任心和耐心,支持、理解、體貼病人。護士必須洞察病人的內心世界,從病人的語言和非語言暗示中了解她們的真正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加強支持性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幫助宮頸癌病人及家屬正確認識本病,消除不良心理,努力改變病人自身的應對方式,調整社會角色,勇于面對現實,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及自我照顧能力,重返社會生活。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支持性心理干預后病人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2 宮頸癌根治術后對病人婚姻質量的影響 宮頸癌根治術后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陰道狹窄、縮短、彈性消失,分泌物減少,陰道干燥,內分泌改變等身體不適[4]。術后病人體內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在情緒上有很大變化,加之她們總覺得自己沒有了女性的重要器官,自身形象發生了改變,擔心自己對丈夫沒有吸引力,家庭責任被削弱、角色不平等,使夫妻間性生活受影響,導致心理失衡。因此,進行支持性心理干預,有針對性地做好病人及家庭情感調節與應對,向病人提供一些性生活方面的知識,告訴她們健康的性生活不會影響身體康復,和諧的性生活有助于夫妻情感的交流,增加彼此的密切度和滿意度,有利于身心健康[5]。術后3個月可恢復性生活,第1次性生活要盡量達到雙方滿意,以消除手術后帶來的心理壓力,從而使夫妻雙方關系協調、感情融洽,達到提高病人婚姻質量的目的。
[1] 勞麗芳,黃秀鳳,許倩茹.宮頸癌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1B):140-141.
[2] 許軍,胡敏燕.健康測量量表SF-36[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9,8(2):150-152.
[3]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13(增訂版):153-159.
[4] 劉欣彤,周穎清.宮頸癌患者性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0):946-948.
[5] 李小峰.宮頸癌病人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全科護理,2009,7(9C):2445-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