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fe-practice,KABP)模式是知識、態度、信念和行為的簡稱,它是目前較為成熟的健康促進行為改變模式[1]。“知”是了解健康知識的情況;“信”是了解其對知識相信的程度;“行”指是否按照要求改變自己的行為[2]。分娩是女性一生的一大轉折點,產褥期是產婦身體恢復、生理和心理調適的過程,也是開始承擔并適應母親角色的重要時期[3],其知識、信念、行為將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家庭生活和新生兒的發育。本研究應用知信行模式對正常初產婦產后知識、行為進行護理干預,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隨機選取2010年10月在某婦幼保健院分娩的初產婦100例,入選標準:①正常分娩;②知情同意并積極配合;③無精神疾病史。排除標準:①產前、產后有產科合并癥或并發癥;②新生兒異常;③有認知障礙的產婦。研究對象中,年齡≤20歲2例,21歲~34歲93例,35歲及以上5例;在社區醫療機構行產前檢查的21例,在縣及以上醫院行產前檢查的76例,產前未檢查的3例;檢查次數≤5次的42例,檢查次數>5次55例;公務員18例,農民10例,醫務人員6例,教師11例,其他55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8例,1000元~2999元43例,3 000元~4 999元35例,≥5 000元1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兩組初產婦在年齡、檢查醫院、檢查次數、職業、家庭人均月收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問卷的編制及內容 研究者依據知識和行為理論模式,參考國內外文獻[4-10],根據臨床經驗,在征詢專家意見基礎上自行設計正常初產婦知識和行為問卷,問卷經5名專家針對各題目的適用性、明確性及涵蓋面進行審閱、修改和評定,知識、行為問卷的內容效度(CVI)系數分別為0.873、0.891。對30例初產婦進行了預調查,得到知識、行為2個子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0.803、0.892。問卷包括兩部分:①一般人口社會學資料、產科相關資料;②產褥期產婦知識和行為。A知識問卷:共22項,分為產后一般知識(9項)、嬰兒護理知識(7項)、母乳喂養知識(6項),回答“錯誤”或“不清楚”計0分,回答“正確”計1分,最低0分,最高22分,得分越高說明產婦掌握知識越好。B行為問卷:共14項,遵醫自我護理7項,嬰兒護理和母乳喂養5項,社會角色轉變2項,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有完全做不到、偶爾做得到、基本做得到、完全做得到4個選項,完全做不到計1分,完全做得到計4分,最低14分,最高56分,得分越高說明產婦的健康行為越好。
1.2.2 干預方法 于產后第3天、出院時和產后3周分別調查產婦的知識、行為。對照組進行常規的產后宣教。實驗組研究者分析產婦產后第3天的知識和行為問卷,了解每個產婦的知識、行為問題,找到共性問題,于產后3d即采用知信行模式進行護理干預,采取個人宣教、小組宣教和隨訪教育結合的方式。①個人宣教:對每個產婦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重點內容反復強調,以提問的方式幫助病人記憶,并根據病人的反饋意見改進教育方法。每次教育后用3min~5min時間讓病人復述、演示,使宣教和護理更有針對性,從而節約護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②小組式宣教:將有共性問題的初產婦組織到一起由研究者進行宣教,產婦之間可以互相提醒、交流、討論、提問。講解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如尿布的更換方法、紅臀的防治方法、吐奶后的處理方法等,使產婦對新生兒的護理有一定的了解,減輕其焦慮,增加其對新生兒的親密感;告知辦理出生證和預防接種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等。請康復效果好、健康信念足、行為正確的產婦“現身說法”,提高產婦自身康復和新生兒護理的信念,形成正確的行為;囑產婦放松心情、增強信心,告知產婦出院后遇到問題可打電話咨詢,護士會隨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對于信念仍不堅定的產婦及其家屬,再次示范并提供文字材料。宣教結束后對初產婦提出的問題給予詳細的解答。③隨訪教育:出院時為產婦建立檔案,評估其知識及行為情況,再次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為產婦提供咨詢電話,出院后1周~2周對產婦進行電話回訪,詢問出院后的情況,再次評估其知識及行為情況。通過隨訪,及時發現問題,給予相應的個體化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其糾正錯誤的認知,改變不良的行為模式和應對模式,從而建立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
1.2.3 調查方法 由調查者發放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被調查者說明目的、方法后由研究對象單獨逐項認真回答或填寫。調查的時間分別為產后3d、出院時和產后3周,產后3d及出院時由產婦填寫并當場收回,產后3周采用電話結合E-mail的方式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4 統計學方法 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采用SPSS13.0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正常初產婦產褥期相關知識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正常初產婦產褥期相關知識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產后一般知識 新生兒護理知識 母乳喂養知識產后3d 出院時 產后3周P 產后3d 出院時 產后3周P 產后3d 出院時 產后3周P實驗組 50 4.01±2.01 6.51±1.51 8.01±1.63 <0.01 4.02±1.01 5.32±1.01 6.12±1.35 <0.01 4.01±1.33 4.71±1.05 5.51±1.19 <0.01對照組 50 4.21±1.42 5.01±1.39 6.23±1.51 <0.01 4.08±1.98 4.51±1.58 5.07±1.28 <0.05 3.91±1.05 3.91±1.02 4.20±1.25 >0.05 P>0.05 <0.01 <0.01 >0.05 <0.05 <0.01 >0.05 <0.01 <0.01
表2 兩組正常初產婦產褥期健康行為狀況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正常初產婦產褥期健康行為狀況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遵醫自我護理 嬰兒護理和母乳喂養 社會角色轉變產后3d 出院時 產后3周P 產后3d 出院時 產后3周P 產后3d 出院時 產后3周P實驗組 50 14.42±3.03 20.70±2.03 26.32±3.20 <0.01 10.22±2.37 14.42±3.87 18.23±3.22 <0.01 3.98±1.24 5.93±1.34 7.18±1.33 <0.01對照組 50 15.41±3.54 16.41±2.96 22.12±3.23 <0.01 9.33±3.64 11.32±3.53 15.22±3.34 <0.01 4.11±1.35 4.82±1.25 5.34±1.27 <0.05 P>0.05 <0.01 <0.01 >0.05 <0.05 <0.01 >0.05 <0.01 <0.01
知信行理論認為:衛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形成積極、正確的健康信念與態度的基礎,而正確的健康信念與態度則是改變行為的動力[11]。調查發現,產后3d正常初產婦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意識很強烈,面臨較多的問題,如體型的改變、心理的變化。發現問題是基礎,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前提。表1顯示,與對照組比較,KABP模式干預的應用對初產婦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各方面知識評分明顯提高。表2顯示,KABP模式干預和普通的健康教育相比,使初產婦的行為依從性提高。因此,產科護理人員可以緊緊圍繞著知、信、行3個中心環節,針對產婦在知識行為方面的不同認識,開展以個人宣教、小組式宣教和電話隨訪為主要方式的知信行健康教育。
本研究發現,初產婦的知識和行為受傳統“坐月子”影響很大,而KABP模式干預能有效提高產婦的知識和行為依從性,提示醫護人員可多開展知信行健康教育,了解他們的認知和行為后,有針對性地給予干預。但由于人的生活方式形成經歷了遺傳和學習過程,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并形成了特定規律,要改變需要一定的過程[12],需要醫護人員進行更多的調查和研究,從而有效提高母嬰生活質量。
[1] 張瑞紅,王寶珠,藏愛紅,等.中年女性健康知、信、行問卷初步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護理管理,2009,9(1):35-36.
[2] 賽小勇,李靖,何耀.軍隊老人健康相關知識知信行狀況的調查[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0,12(1):51-52.
[3] 胡蘭新.孕婦對產褥期相關知識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J].江西醫藥,2006,41(8):715-716.
[4] Hajikazemi E,Oskouie F,Mohseny S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pregnant women about oral and dental care[J].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2008,24(4):556-562.
[5] 李建梅,劉筑玉,冀穗文,等.深圳市某社區宮頸癌篩查情況及知信行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7):542-543.
[6] Qi Zhao,Asli K,Yi Gao,etal.Knowledge and attitude on maternal health care among rural to urban migrant women in Shanghai,China[J].BMC Women Health,2009,9:5.
[7] 陳紅宇,范植蓉,王虹,等.臨床路徑在孕產婦全程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10):66-68.
[8] 陳宛,黃鸚.產婦產褥期健康問題的調查及健康指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8):113-114.
[9] 譚惠琦,譚新珍,余玉玲.門診孕婦健康知識需求情況[J].中國醫藥指南,2010,8(7):81-82.
[10] 路蘭,肖志娟,周云峰.產科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8(12):1018-1019.
[11] 曾桂群.知信行理論對334名農村婦女健康教育的影響[J].中國衛生統計,2007,24(3):285-286.
[12] 馬金秀,容桂榮,陳運香,等.認知行為方法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為方式選擇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