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剛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遼寧沈陽 110041
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對復雜骨盆骨折診斷的應用價值
王振剛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遼寧沈陽 110041
目的 探討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對復雜骨盆骨折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 方法 選擇30例患者先后實施X線平片和CT重建掃描,分析X線片和CT重建所顯示的不同部位骨折的診斷率。 結果 本組30例患者,骨折部位存在于骶骨者16例,骶髂關節者20例,髖臼者16例,恥骨聯合者15例;本研究中,CT重建組對骶骨、骶髂關節、髖臼和恥骨聯合的診斷符合率為93.75%、95.00%、100.00%和100.00%,而X線組僅分別為37.5%、15.0%、18.75%和73.3%。 結論CT三維重建診斷復雜骨盆骨折,能全面、精確地反映出骨盆的立體形態以及骨折部位的空間構象,對術前診斷和指導手術治療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復雜骨盆骨折;診斷
三維CT骨重建與顯示技術有多層面體積重建(MPVR),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明暗顯示(SSD)、體繪制(volume reconstructures rendering)等方式,顯示包括二維、三維的顯示,三維顯示是兩幅圖像視覺上的重疊,其信噪比為每幅圖像信噪比的平均值,恢復了圖像的深度信息,圖像的清晰度、表面分辨率得到提高,獲得了骨骼在空間的相互關系,對于易于混淆、隱藏的骨折和平面更易辨認[1]。本研究主要使用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對復雜骨盆骨折患者進行診斷,并與常規的X線片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進行CT重建掃描的骨盆骨折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經手術治療確診。所有患者均先行X線平片診斷,之后進行CT重建。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1~64歲,平均46.5歲;致傷原因:高空墜落傷12例,車禍傷8例,壓傷7例,砸傷3例。
本組患者均先進行X線平片檢查,并記錄診斷結果。之后使用Sensation 64排螺旋CT(德國西門子公司)進行檢查(層厚5 mm,間距5 mm,120 kV,500 mA)進行常規掃描采集圖像,之后將圖像進行重建,通過采集的原始圖像,并將數據傳輸至計算機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蓋成像(SSD)等多種重建,以獲得滿意的三維重建圖像。以上操作均由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CT和X線片放射診斷醫師進行。統計使用X線片和CT重建所顯示的不同部位骨折的診斷率。
本組所有患者均經手術治療直視下確診存在骨盆骨折。其中,骨折部位存在于骶骨者16例,骶髂關節者20例,髖臼者16例,恥骨聯合者15例。本研究中,CT重建組對骶骨、骶髂關節、髖臼和恥骨聯合的診斷符合率為93.75%(15/16)、95.00%(19/20)、100.00%(16/16)和 100.00%(15/15),而 X 線組僅分別為 37.50%(6/16)、15.00%(3/20)、18.75%(3/16)和73.33%(11/15)。 詳見表 1。
螺旋CT作為一種影像學診斷技術并不是萬能的,主要適用于X線平片對分型有困難者、X線平片不能明確骨折情況者、危重患者因配合較差導致X線平片攝片效果不理想者、骨折范圍較大且較復雜者[2]。常規X線平片檢查由于多個骨結構相互重疊而影響診斷,并且該方法受到腸氣、盆腔血腫、體位、患者合作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敏感性出現波動,單獨應用一種體位攝影會使診斷率下降,綜合應用能使診斷率提高,但也有漏診可能[3]。

表1 兩者顯示不同部位骨折診斷率比較(n)
CT重建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最小的不適、痛苦下得到患者骨盆的全面圖像。(2)射線量低于正、側、斜位片;(3)CT圖像能重建于任何時間而無須患者重復配合;(4)以最優形式顯示病變(X軸顯示髖臼頂、髖關節,Y軸顯示髂骨、坐骨后部、后壁、后柱);(5)更清晰地獲得髖臼頂、四邊形板的圖像;(6)可消除腸容物的重疊[4]。多平面重建是在薄層重建圖像的基礎上成像,操作簡單,對細微骨折、隱蔽部位的骨折,特別是對復雜解剖部位骨折顯示良好,可以從冠狀位、矢狀位和任意平面逐層觀察,結合多個平面的圖像對同一點的定位標志,觀察骨折的形態、程度、范圍及相互間的關系,對軸位顯示不滿意或不顯示的水平骨折線和細微骨折均得以明確[5]。同時,最大密度投影法運用較高的骨密度投射成像,其對骨質結構及其差異較大者能清楚顯示。表面遮蓋顯示法和最大密度投影法均較簡捷,重建速度較快,對較明顯骨折及骨盆的整體觀能較充分表達[6]。三維圖像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掃描的層厚,掃描層厚越薄,空間分辨率就高,圖像的逼真性就越高;同時,CT閾值的選擇也會影響觀察結果,閾值設定過高可造成假孔,放低周圍輪廓分辨不清,存在的間隙也顯示不出來[7-8]。
通過本組研究,筆者認為CT三維重建診斷復雜骨盆骨折,通過使用三維重建技術處理,全面、精確地反映出骨盆的立體形態以及骨折部位的空間構象,對術前診斷和指導手術治療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1]向政華,粟永明,彭清偉.螺旋CT三維重建在骨盆骨折診斷與治療中的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5):19-20.
[2]張軍,廖文波.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骨盆骨折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35):6529-6531.
[3]王德韌,呂國士,李志軍.64排螺旋CT診斷穩定性與不穩定性骨盆骨折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9,25(Z):130-131.
[4]任磊,范磊,孫永青.128層螺旋CT在骨盆骨折診斷與治療中的價值[J].實用骨科雜志,2008,14(4):196-198.
[5]丁耀軍,柳健,謝安明.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骨盆骨折診斷中的價值及臨床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0,12(4):302-304.
[6]方先來,貝抗勝,孟志華.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復雜性骨盆骨折[J].解剖與臨床,2009,14(2):103-106.
[7]趙建彬,劉靜.CT三維重建技術在骨盆骨折脫位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骨傷,2006,19(7):403-404.
[8]俞羚,韓雪盈.16層螺旋CT三維重組技術在骨盆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272.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64 row spiral CT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s of complex pelvic fracture
WANG Zhen′ga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4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64 row spiral CT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s of complex pelvic fracture.MethodsThirty cases were chosen and given implementation of X-ray plain films and CT reconstruction scanning.Diagnosis rate of different fracture with X-ray and CT re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fracture site was sacrum in 16 cases,sacroiliac joints in 20 cases,symphysis pubis acetabulum in 16 cases,pubic symphysis in 15 cases.In this study,diagnose accordance rate of fracture in sacrum,sacroiliac joint,pubic symphysis in CT reconstruction group were 93.75%,95.00%,100.00%and 100.00%;while the X-ray group were 37.5%,15.0%,18.75%and 73.3%retrospectively.Conclusion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mplicated pelvic fracture can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pelvic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and fracture location of conformational space.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nd guidance of operation treatment.
64 Row Spiral CT;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Complex pelvic fractures;Diagnosis
R445.3
A
1674-4721(2012)11(b)-0110-02
2012-08-06 本文編輯: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