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婼,賈玲華
(1.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2.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
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環境因素研究
王詩婼1,賈玲華2
(1.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2.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
采用問卷和訪談的方法,通過軟件Spss16.0對100名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環境因素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結果表明: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教師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上都呈顯著正相關。而且,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三者相互之間也存在顯著正相關。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三者對教師教學效能感都有顯著的回歸效應,具有一定的預測力。
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環境因素;學校環境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當今世界,知識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人力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培養與儲備成為各國在競爭與合作中占據制高點的重要手段。我國是人口大國,教育振興直接關系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振興。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國家實力,才能建設一流國家。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溫家寶,2009:4)。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提高教育水平,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素質。
教師教學效能感在提高教師素質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學效能感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關系到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能力的培養。關于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研究在國外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從它的發展來看,至今仍然是個研究主題。在國內,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對教師教學效能感問題進行探討,至今只有10多年的歷史。目前,盡管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起步晚,總體上看仍比較缺乏。國內關于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對中小學教師的研究,對高校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研究仍很欠缺。從目前已有的實證研究來看,涉及一般教學效能感的研究較多,具體學科教學效能感的研究較少。對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環境因素的研究則更少。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樣的方式,被試者是來自浙江省某市三所高校的110名外語教師,共發放問卷110份,回收問卷102份,回收率92.72%,其中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98.04%。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為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和環境因素量表。
其中,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是根據馬勇占的《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而改編。該量表依據Bandura編制量表原則,遵循“領域的特殊性” 和 “領域的完整性” 的原則編制。首先,量表所測試的題目都是針對具體教學情景中的行為或活動;其次,這些具體行為或活動盡可能涵蓋有效教學的各個方面。該量表由4個維度17個題目組成,4個維度由課堂管理、教材呈現清晰程度、教學策略與技巧應用和師生互動構成。分六級評分:“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有點不同意”“4—有點同意”“5—基本同意”“6—完全同意”。
環境因素量表:包括學校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分五級評分:“1—完全不符合”“2—基本不符合”“3—基本符合”“4—符合”“5—完全符合”,第10題按照反向計分。其中,學校環境因素量表根據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辛濤等人的《環境因素量表》編制,學校環境因素分為校長的影響、工作提供的發展條件、學校風氣、人際關系、物質環境等五個因素。
3.數據的整理分析。
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審核,剔除無效數據,運用數據統計軟件SPSS16.0對問卷的數據進行處理,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說明:本研究結果中提到的教師教學效能感都是指教師個人教學效能感。
1.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學校環境的關系。

表1 教師在學校環境上的總體情況和各維度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教師在學校環境各因素的平均得分由高至低排序依次為人際關系、學校風氣、工作發展條件、物質環境、校長的影響。其中,工作發展條件、物質環境、校長的影響三因素均低于總體環境的平均水平,對校長的影響最不滿意,這些都表明高校外語教師對學校環境狀況的評價不高。

表2 學校環境與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相關分析
注:*表明P﹤0.05,**表明P﹤0.01
由表2可知,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與校長的影響(P﹤0.01)、學校風氣(P﹤0.05)、人際關系(P﹤0.05)和學校總體環境(P﹤0.01)都呈顯著正相關。
從教學效能感的各維度來看,校長的影響與課堂管理(P﹤0.01)、教學策略(P﹤0.05);發展條件與課堂管理(P﹤0.05);學校風氣與課堂管理(P﹤0.01)、教材呈現(P﹤0.05);人際關系與師生互動(P﹤0.05);物質環境與課堂管理(P﹤0.01);學校總體環境與課堂管理(P﹤0.01)都呈顯著正相關。這些都說明學校環境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有著顯著影響。
另外,由數據統計可知,學校總體環境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有非常顯著的回歸效應(P﹤0.01),具有一定的預測力,其解釋量為7.4%。學校環境五個因素中,校長的影響和學校風氣兩個因素進入了回歸方程,這兩個因素具有顯著的回歸效應,其中校長的影響預測力更佳,其解釋量為8.6%,學校風氣的解釋量是5.9%。由此可見,校長的影響和學校風氣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有顯著影響,具有一定的預測力。
2.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與總體環境的關系。
從數據統計可知,社會環境;家人、朋友;學校環境三者中,只有家人、朋友(4.03)這一項得分高于總體環境(3.08),得分最低的是社會環境(2.95)。這說明,總體環境中,教師最不滿意的是國家和社會對教育的支持,最滿意的是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人、朋友的支持與教師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上都呈顯著正相關(P﹤0.01)。在教學效能感各維度上,學校環境與課堂管理也呈顯著正相關(P﹤0.01);社會環境與教學效能感各維度都呈顯著正相關(P﹤0.05);家人、朋友的支持與教學策略(P﹤0.05)以及師生互動(P﹤0.01)呈顯著正相關。由上可知,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對教師教學效能感都有著顯著影響。
學校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相互之間都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
社會環境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有非常顯著的回歸效應(P﹤0.01),具有一定的預測力,其解釋量為8.6%。
家人、朋友的支持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有顯著的回歸效應(P﹤0.05),具有一定的預測力,其解釋量為5.9%。
而且,學校總體環境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有非常顯著的回歸效應(P﹤0.01),具有一定的預測力,其解釋量為7.4%。
由上可知,總體環境各維度和教師教學效能感都有顯著地回歸效應,具有一定的預測力。
1.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學校環境的關系。
結果分析顯示,教師對學校總體環境不滿意,對校長的影響最不滿意。其中較滿意的是人際關系和學校風氣,也就是說教師們認為學生愿意上自己的課,樂于和自己交流與溝通,同科室的同事能和睦相處,教師也能合力協作;他們認為學校提倡搞教研活動,教師之間經常合作學習、交流經驗,認為教師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拉幫結派、巴結領導的人很少,學生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他們對工作發展條件、物質環境、校長的影響都不滿意。他們認為學校的職稱評定不是完全公平、合理的,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時難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是每位教師都有評選先進的機會,學校為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做得還不夠;學校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還不齊全,學校外語教學資源還不夠豐富;校長不夠重視外語教學工作而且措施不得力,校長不是特別重視做好青年教師的工作,校長很少關心下屬,很少為職工解決實際困難。
接受訪談的教師都表示他們喜歡的校長是能夠進行民主管理,讓教師參與行政決策的機會,給教師一定自由,經常鼓勵教師,肯定成績,獎罰分明,關心教師的身心健康,提供教師到國外深造的機會,激勵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校長的民主管理,健康的學校風氣能使外語教師具有更強的成功期望,更充足的自信心和更高的教學效能感。而學校領導的指導思想、行政決策等直接關系到學校外語教學工作的開展,關系到一個學校的校風的營建。因此,校長的影響在學校環境中至關重要。學校應切實加強和改進對高校外語教師的領導,從各方面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努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充分調動高校語外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高校外語教師的自身素質。
2.高校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與總體環境的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最不滿意的是國家和社會對外語教育的支持,最滿意的是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社會環境等三大環境與教師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上都呈顯著正相關。而且三者相互之間也存在顯著正相關。社會環境等三大環境對教師教學效能感都有顯著的回歸效應,具有一定的預測力。
而在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總體環境中,社會環境最重要。社會環境包括了國家的政策、政府的扶持等,國家對外語教育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高校外語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使其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家對外語教育事業的政策和經費的投資,對高校外語教師工作環境待遇的改善等等都能增強高校外語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社會對外語教育事業越重視,高校外語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就越高。
而且社會對外語教育的支持又會影響其他兩種環境對外語教育的支持。學校必定會響應國家和社會的政策,積極推進外語教育工作,重視外語教學,為外語教師提供進修和去國外深造的機會,提高外語教師的素質。學校對外語教育的支持必然會提高外語教師教學效能感。
家庭則是人休息的港灣,每個人的生活空間離不開家庭,家庭是各種情感流露和釋放的地方,是接受各種影響最直接的地方。朋友也是人交流的好對象,在朋友面前也一樣可以釋放個人的情感。所以家人和朋友對高校外語教師工作的支持性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其教學效能感。因此,每位高校語外教師都要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培養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面對生活的問題,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教學中的各種問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校等環境因素與教師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都呈顯著正相關,對教師教學效能感都有顯著的回歸效應,具有一定的預測力。而且,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三者相互之間也存在顯著正相關。
1.國家政策、社會輿論要高度重視高校外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切實提高高校教師的地位,肯定高校外語教師的社會價值和職業價值,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職業環境。家人、朋友要支持外語教師的工作,為教師排憂解難,做教師的堅強后盾。
2.學校校長要作風民主,滿足外語教師的正當要求,為外語教師創造良好的職業環境,重視外語教學工作,且措施得力,關心下屬,為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切實解決外語教師的待遇、工作獎勵等各方面問題,做到把外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并注意外語學科的特點,根據學科的特點分配科研任務。
3.學校要創建健康向上的學校風氣,要有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提倡搞教研活動,學校要提供平臺讓教師們合作學習、交流經驗,讓教師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
4.學校要創設健康向上的、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包括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關系,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校領導對高校外語教師的工作要多支持、多鼓勵并進行正確、公正的評價,主動了解高校外語教師的思想動態、業務能力,積極分擔他們生活中的憂慮與艱辛,還要為教師之間的業務交往與情感交流提供條件和機會,使整個學校建立一種融洽和諧的同事關系。
5.學校應為教師培訓、繼續教育和學習提供機會,并提高其效果。不但要對教師進行職前培訓、在職培訓,還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教師進修,在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而且要因地制宜為教師創造學習機會,或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和教育研討活動,或開展教師間的互相學習活動,請專家、優秀教師講學,上示范課等,并且,一定要注重效果,而不是形式。盡可能讓外語教師到國外學習和交流,為教師提供便利條件去提高其業務水平。總而言之,學校應提供一切有利于教師教學效能感發展的條件。
[1]Ashton, P. T. amp; And, O,. A Study of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Find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 For related documents, see SP022, 1983:819-820.
[2]Ashton, P. T., Buhr, D., amp; Crocker, L.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 self-ornorm-referenced construct”. Florid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4,26 (1):29-41.
[3]Woolfolk, A. E amp; Hoy, W. K.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managing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0,6(2):137-148.
[4]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上冊)[M].繆小春,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鄧齊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效能感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6]姜飛月.學校變革中的教師效能 [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 2005.
[7]李廣乾.校長特征對中學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影響 [J].現代教育科學,2005(21):21-23.
[8]馬勇占.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的建構 [J].體育科學,2005,25(3):47-51.
[9]秦攀博,郭成.國內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的現狀及啟示 [J].河西學院學報,2008(4):85-88.
[10]溫家寶在科技領導小組會講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104/104534.shtml,央視網 [Z].2009,1,4.
[11]辛濤,申繼亮,林崇德.教師自我效能感與學校因素關系的研究 [J].教育研究,1994(10):16-20.
[12]俞國良.校園文化導論[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24-358.
[13]俞國良,辛濤,申繼亮.教師教學效能感:結構與影響因素研究 [J].心理學報,1995(2):159-166.
[14]王詩婼.高校外語教師個人教學效能感及其教齡特點研究 [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8):181.
ClassNo.:G645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OnRelationshipBetweenTeachingEfficacyofCollegeTeachersofForeignLanguageandEnvironmentalFactors
Wang Shiruo,Jia Linghua
With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 100 teachers of foreign language were chosen to be the samples,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software Spss16.0,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verall of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a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pport of family and friends is studied . It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schoo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and friends’ support have a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 on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and it is a predictable power to some certain degree.
college teachers of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efficacy;environmental factors; school environment
王詩婼,講師,麗水學院。
賈玲華,副教授,浙江師范大學。
1672-6758(2012)09-0038-3
G6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