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淑杰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中山 528404)
試析過程性評價與高職項目課程教學的有效融合*
多淑杰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中山 528404)
項目課程教學成為當前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方式。評價作為教學的核心部分,其方式直接影響著項目課程教學的實施效果。文章在分析過程性評價功能、特征與項目課程教學特征的基礎上,分析了過程性評價與項目課程教學的融合性,并提出了兩者有效融合的設計思路。
過程性評價;高職;項目課程教學;融合
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級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這一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與此同時也引發了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和項目驅動的課程開發已受到各高職院校的重視。項目課程教學與傳統課程教學相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教學中從掌握知識向培養能力轉變、從以理論傳授為主向實踐導向轉變、從關注外部輸入向關注內部生成轉變,從去情境學習向情境化學習轉變。
學生學習評價與考核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果及提供反饋信息的有效工具,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過程導向和項目驅動下的課程改革對學生課業成績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評價方式是否符合項目教學的目標,評價結果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反映是否全面、客觀、公正,評價是否能起到提供有效信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等,成為當前項目化課程教學的突出問題。而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所作的價值判斷,為項目課程教學提供了一種好思路。
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一直是教育者關注的重要問題。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其評價方式也發生了根本轉變。20世紀早期,人們把確認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功能和目標,在這一理念下,標準化的量化測試成為評價的主要方式,這種評價只關注和鑒定學生的學習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以建構主義哲學觀為基礎的評價理論的興起和發展,人們認為,學習的質量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自主學習能力和所采取的策略等有關。評價不僅應關注學習效果,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態動機和方式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動機和情感態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方式,都是一種動態的表現,采用終結性的或傳統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很難加以測量和評價,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了解反映學生學習質量的資料并加以評價。與此同時,人們還認識到,評價不僅是對學習結果的價值判斷,還對學習過程有明顯的回流作用。同時,過程性評價對教學的價值也得到了實證分析。Black and Wiliam對21項研究以及大約580篇有關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成績產生影響的論文進行了綜述,他們發現“采用包括加強形成性評價在內的教學實踐的創新將能夠促進顯著和真正的學習進步”。Stiggins證實了幾十年前從世界各地收集的證據,也揭示了當教師在課堂中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時有利于減少分數鴻溝,有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
目前對“過程性評價”的解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 Black and Wiliam、高凌飚等人的觀點,他們認為,過程性評價是一種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的方式,它采取目標與過程并重的價值取向,以實現價值判斷、過程反思與促進發展為目標,對學習的動機、效果、過程以及與學習密切相關的非智力因素等進行全面的評價。其特點是:(1)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過程性評價提供了一種展示和發現學生運用不同方式進行認知的途徑,注重學生的持續發展。(2)及時。過程性評價不同于終結性評價,而是與教學過程同時進行的共時性評價,能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3)全面。過程性評價在考核時不單純注重量化的形式,還包括執行評價,從不同視角對其進行評價,評價更深入、全面。(4)參與人員廣。過程性評價參與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學生、同伴及其他人員。
(一)項目課程教學
項目課程教學主要是指以能力為本位,根據工作過程或工作崗位內容所需的能力建立知識技能模塊或項目,以項目化的方式集合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的教學活動方式。項目教學是行動導向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有以下主要特點。
以培養學生具備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 克服了傳統的課程學習以系統掌握學科知識和學科基礎理論為目標的弊端,強調通過建立虛擬情境使學生熟悉工作環境,明確操作規范,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學生為中心 強調以學生為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具備各項職業技能的目標。
根據項目目標導向以創設學習情境為手段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項目教學重在強調為學生建立實際工作情境,采用團隊協作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二)過程性評價與項目課程教學的融合性分析
隨著高職課程改革,項目課程教學成為當前高職課程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學評價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核心部分,應與其協調發展,而現有的評價使項目課程教學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表現在:長期以來采用量化方式進行考試,過分強調評價的鑒定功能,忽視其教育、改進、反饋與激勵的功能;過于注重對結果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合作精神、實際能力等的考查;過分強調“被評”的特征,而忽視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的作用,這種評價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課程改革目標的要求,也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職人才的多規格、多樣化要求。能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等作用的過程性評價方式與項目課程教學特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過程性評價為實現項目課程教學目標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過程性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的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團隊合作精神等職業素質的評價。
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在以過程為導向的評價方法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評價,他們不再將自己視作知識和技能教學的被動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有利于鼓勵學生自我監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實現教與學的統一 將評價整合于整個單元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教師適時地進行監控,評估學生原有的知識準備情況,同時獲得診斷性反饋信息,更加了解學生技能的掌握及需求情況,并為改善學生的學習成就而調整教學,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過程性評價與項目課程教學的有效融合應圍繞教學目標確定評價標準、以學生為中心確定評價主體,以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的相互交融促進對教學的反饋、改進、激勵,調整確定過程評價的流程。
(一)圍繞教學目標確定過程性評價標準
過程性評價的目標就是促進教與學,因此,圍繞教學目標確定評價標準成為評價的關鍵。以項目化會計課程為例,分析評價標準的確定。項目化會計課程教學的設計思路是以一套模擬企業的賬務資料為背景,圍繞會計工作任務流程和相關崗位的基本會計核算職業能力設計了建賬、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記賬憑證、登賬、對賬與結賬、編制會計報表等6個項目任務,采用情境模擬和團隊合作學習進行教學的安排。基于會計工作崗位標準和學生特性確定每個項目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確定評價標準。以填制記賬憑證項目為例,如圖1所示。

圖1 評價標準圖
(二)以學生為中心確定過程性評價主體
項目化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因此,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評價中采用自評、教師評和團隊評等多元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相對教師單一的考核更加合理和全面。同時,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提出和實踐,評價將成為促進人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學會評價將成為學會學習的一部分,發展評價能力成為人生必備的要求。由于評價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帶有很強的實踐性,只了解評價的知識遠遠不夠,必須通過評價實踐才可能真正學會評價。就學習評價來說,這就要求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相融合,評價學生學習的主體不僅是教師,也包括作為評價客體、同時也是評價價值主體的學生,包括學生相互之間和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通過師生間交流與協商,有利于增強師生感情。
(三)以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的相互交融確定過程性評價流程
在項目化課程教學中,各個項目之間具有一定的工作邏輯過程,一個項目的學習情況直接影響下個項目的進程。對每個項目學習狀況進行自評和教師評價,有利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和速度,也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尤其在有些學生主動性不高的情況下,及時的反饋有助于對學生的鞭策和激勵,否則將影響學生對本課程持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要相互融合,評價流程為確定工作任務和評價標準,教師和學生應對職業技能、素質、學習態度等進行評價,讓學生充分了解進步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教師在共性問題上進行集體指導,個人出現問題的,給予個人指導。然后繼續練習、評價反饋直至項目成果形成。見圖2。

圖2 過程性評價流程圖
(四)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過程性評價平臺
隨著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圖書館、教室等一些學習場所也變得更加網絡化。網絡的出現使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及與其他外界人員的交往、信息的獲得及處理等更加快捷、方便。因此,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過程性評價顯得尤為重要。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等考核,可以通過QQ、社區論壇、創新Blog等方式收集、記錄學生在某階段的有關材料,這樣有利于教師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課外了解其學習過程的方法、情感、思想和心理等,并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其作出全面的評價,給出合理的建議、激勵、幫助和支持,促進學生發現優勢、發揮潛能,進而全面發展。
[1]Friederici A D ,Hahne A ,von Cramon D Y.Firstpass versus second-pass parsing processes in a Wernicke’s and a Broca’s aphasic: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a double dissociation[J].Brain and Language,1998,(62):311-341.
[2]Ullman M T,Corkin S,Coppola M,et al.A neural dissociation within language:Evidence that the mental dictionary is part of declarative memory,and that grammatical rules are processed by the procedural system [J].JournalofCognitive Neuroscience,1997,(9):266-276.
[3]Black P,Wiliam 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1998a),5(1):7-74.
[4]Black P,Wiliam D.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1998b, 80(2):139-148.
[5]Gao Lingbiao.The idea and function of process assessment [J].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4,(12):102-107.
多淑杰(1979—),女,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國民經濟學與會計。
(本欄責任編輯:楊在良)
□有話職說
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
——謝覺哉
*本研究受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重點課題《過程性評價與高職項目課程教學有效整合研究》(課題編號:GDGZ10028)資助
G710
A
1672-5727(2012)01-0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