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小春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最讓教師無奈的,莫過于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了。他們時常會給教師制造點 “麻煩”,或嬉皮笑臉,或尖聲怪叫,或推推搡搡,或惹人生非,或 “胡作非為”……簡而言之,因為他們的 “節外生枝”,正常的課堂教學受到了影響,良好的教學秩序受到了干擾。
面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這些 “不和諧因素”,我們是埋怨自嘆,撒手不管,還是反思課堂,尋找良策?是強硬胡來,訓斥辱罵,還是巧于轉化,善待意外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一定會選擇后者。既然如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該如何轉化體育課上的這些調皮的學生呢?現結合具體案例簡要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著名教育學家李鎮西說過: “教育應該有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能有效地說服學生,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里所說的懲罰不同于體罰(因為 《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而是以發展學生為目標的,它有助于形成學生堅強的性格,能培養學生責任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養學生抵制引誘和戰勝引誘的能力。
【例1】筆者曾經遇到一個學生,他上課時總是不安分,站隊時總是喜歡和其他同學說說笑笑,甚至是小打小鬧,安排練習時他也是敷衍了事,不管怎么批評他總是一張笑臉對著老師,事后依然我行我素。
面對這種 “屢教不改”的學生,我適時改進教學方法,根據他做事有條理的個性,我安排他一項特殊的工作:所有的器材收發都由他負責。待做出成績后,又適時加以表揚,結果,他在課堂上違反紀律的情況越來越少了,有時竟會主動幫助老師維持課堂紀律。
利用收發器材的時機來對這些調皮的學生進行教育,既是一種懲罰,把他的一份特殊工作 “暴露”在眾人面前,促使他必須做好方能才同學面前抬起頭;同時,又給予了一定權利。因為這些調皮的學生多數是好動的,而且多數也喜歡上體育課,所以這種 “懲罰”是樂于接受的。在他們把器材拿到操場后再對他們進行適時的表揚,這樣不僅培養了他們的責任心,又會使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正常的課堂學習中去,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在體育課上,有些突發的事件,會影響孩子上課的注意力,由此打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如果體育教師不處理或處理不當,會讓學生感到教師 “軟弱” “好欺負”,長期下去,課堂秩序就會 “一團糟”;同樣,如果教師經常 “發威”,一有事情停下來 “整風”,指責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肯定會影響上課的進度,又有可能造成師生沖突,使教師進退兩難,影響教學的正常開展。
【例2】在一節校體育公開課中,教學內容為水平四《原地單手肩上投籃》,體育教師在講解動作方法:右手投籃時,右腳在前,左腳稍后,兩膝微屈,重心落在兩腳掌上。右手五指自然分開,翻腕持球的后部稍下部位,左手扶在球的側下面,將球舉到頭部右側上方位置,目視球籃,大臂與肩關節平行,大、小臂約90度角,肘關節內收。投籃時,由下肢蹬腿發力,身體隨之向前上方伸展,同時抬肘向投籃方向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動作,使球柔和地從食、中指端線投出。球離手時,手臂要隨球自然跟送,腳跟提起。并強調動作要領:“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領切莫忘,蹬伸屈撥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教師在示范以后,按照場地籃球架的個數,分小組進行練習。
由于人數比較多,很多同學都在等,突然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大聲喊道: “我能把籃球投進裝籃球的球框內!”。部分學生隨即嘲笑他,說: “這么大的球框誰投不進啊!”。隨即上課老師并沒有批評那位調皮學生,而是笑瞇瞇的說: “我們今天就來投籃框練習”。隨即整隊,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水平較高的同學投籃圈,水平低的同學投籃框。同學們練習的很認真,調皮的同學也積極的練習,而且不斷地教其他同學如何將球投入球框,整節課流暢的完成了教學內容,同學們玩的很開心,也基本掌握了動作要領。
這是在體育公開課中發生的一個真實故事。當調皮的學生把他的創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時,這些學生往往會非常投入,很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如果這些調皮學生認真而又積極地配合體育教師上課的話,上課的效率會明顯提高。在運用這些創意以后,課堂會更加的活躍,如果體育教師再加以表揚后,在以后的教學中這些調皮學生會愿意與體育教師積極交流和配合,做一個體育課堂的骨干而不是游離于課堂之外的 “破壞分子”。有時候學生的這種干擾,在教師的引導下可能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堂教學生成資源,對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愛因斯坦曾說過: “一句贊揚的話會讓我高興好幾天”。 中學生心理水平還未完全成熟,但是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社會經驗,所以他們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以后,往往喜愛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有的調皮搗蛋,很多時候是良好的言行,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發現良好的言行,或者說沒有引起老師注意的話,很可能就要用調皮搗蛋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了。所以對于學生表現的良好言行,應該給予及時的表揚。表揚能給學生以激勵增強其自信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催化劑。體育課堂上,調皮的同學可能經常會受到批評,可以說是破罐子破摔,于是對批評也就麻木了。作為一名教師,不如從另一個角度來鼓勵這些小調皮,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3】體育課上,有個調皮的學生經常在隊伍中講話,教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講,老師不講,他也不講,教師點名批評,他不以為然,還嘀咕不停: “我又沒有犯什么大錯誤,為什么老盯著我。”作為老師,我也很迷茫,現在的學生罵不得,打不得,讓他多跑幾圈也不起作用。
一次,上跳繩課,我要求同學帶好繩子,結果好多學生忘記帶了,而這個調皮學生帶了繩子,隨即我就表揚了他。結果,我發現他上課比先前認真了,隨意講話的次數也少了。課后,我再次找到他,對于他的表現給予了肯定,同時請他負責督促學生帶必要器材的任務。
此后,同學帶器材的情況明顯好了,他上課也逐漸變得認真了。
“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 (莎士比亞語)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人們內在的動力,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你去責怪,比你去埋怨會有效得多。這樣將會使人們都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而有利于教學的開展。由衷的贊美所帶給對方的愉快及被肯定的心情,也使你分享了一份喜悅和生活的樂趣。
初中生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生活經歷、文化知識、思維方式、審美觀點、興趣愛好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同學之間發生一些摩擦不可避免,加之不會正確處理,要么就是大打出手,要么就是哭哭啼啼。在體育課上,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老師沒有好好調查,工作不夠深入細致,為了節約時間,隨意地作出處理,可能會傷害學生自尊心,給他們純凈的心靈蒙上一層善惡不分的污塵,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
【例4】在隊列隊形教學時,一個調皮的同學跟旁邊的同學在打鬧,兩個人開始還嬉笑著,一會兒,旁邊的同學可能被惹惱了,抬起右臂,狠狠地給了調皮學生一巴掌。調皮學生也可能被打疼了,重重地還手,結果,隊伍亂了。
老師見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大聲吼道: “打架的站到前面來。”
調皮的學生聽了,強詞奪理地說: “我們沒有打架!”
“沒有打架,你回答什么啊?”老師生氣極了。
“沒打就是沒打!中學生是不說謊的!”那個調皮的學生竟然昂起了頭,露出了挑釁的神情。
老師知道,再這樣僵直下去,自己將會陷入僵局,于是就幽默地說: “可能老師近視,看走眼了。我們不說這個,繼續上課。”
課后,老師找到了這兩個同學,問清楚了事情的原委,通過溝通調解了孩子間的矛盾,并對調皮的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調皮的學生也向老師認了錯。
應該說,案例中體育老師的處理方式是很恰當的,把矛盾作了冷處理。這樣做,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沒有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課后還恰當地化解了學生的一場紛爭。試想,如果教師一味強調調皮學生的錯誤,沒有給其冷靜思考的時間,事情往往會走向極端,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因為這些調皮學生,往往不在乎教師的訓斥。有時候,他這樣做,就是要引起別人的注意,教師批評他們,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又全部集中到他們身上,他們反而越來越起勁,就像拍皮球一樣,你用力越大,他反彈就越厲害。
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些缺點,學生也不例外。特別是這些調皮的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在成長和發展中的缺點、錯誤可以在成長和發展中逐步克服,最終得到徹底矯正。他們的缺點、錯誤是暫時的,或者說他們也在進步,只是進步得沒有別人快而已,但他們最終是會變成好學生的。教師在對待他們時首先要懷著一顆愛心,善待他們,發現他們的優點和特長,并逐步轉化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完善人格,才能最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