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尚靜
(云南省鎮雄縣中醫醫院,云南 鎮雄657200)
人工流產手術后陰道出血量多于月經量或似月經量,或量少淋漓不凈2周以上者,稱為“人工流產術后出血”,可由于胎盤部分殘留、子宮收縮不佳或感染引起。屬中醫“產后惡露不止”范疇。筆者用益母生化湯加減治療因子宮收縮不佳而致的產后惡露不止47例患者,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47例患者均為本院門診進行人工流產的患者。年齡18歲~45歲,其中18~30歲者19例,31~40歲者24例,41~45歲者4例,平均年齡(31.3±9.2)歲。孕周41~95 d,手術采用常規吸刮、鉗刮術,術中流血量5~20 mL,刮出組織10~40 g。
全部病例均有人流術后陰道流血量多于月經量或似月經量,或淋漓不盡2周以上,伴腹痛、頭昏、乏力等癥狀。經腹部B超檢查排除不完全流產,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分類均正常,血色素正常或偏低,排除感染。
47例患者均用中藥治療,治療期間停用或不用相關西藥。以益母生化湯為基本方:益母草20 g,當歸20 g,川芎12 g,桃仁10 g,炮姜10 g,炒蒲黃10 g,地榆15 g,仙鶴草20 g,炙甘草10 g。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辨證施治,一般可分為3型,氣虛血瘀型,癥見小腹墜脹,神疲乏力者,加黃芪、黨參以補氣攝血;寒凝血瘀型,癥見形寒肢冷,小腹冷痛者,加吳茱萸、炒艾葉、小茴香以溫經散寒;氣滯血瘀型,癥見胸脅脹痛,情志抑郁,加柴胡、郁金、香附,以疏肝解郁。冷水浸泡30 min,大火燒開,文火煎30 min,每劑服1 d,每天 3次,每次120~150 mL。治療3~7 d后,觀察療效。
4.1 療效標準 治愈:陰道出血停止,癥狀消失;好轉:陰道出血減少,癥狀減輕;無效:陰道出血無明顯減少,癥狀無改善。
4.2 治療結果 治愈33例,占70.21%;好轉8例,占11.95%;無效6例,占12.77%,總有效率為87.23%。
人工流產術后出血,是外力人為終止妊娠,胞絡受損更甚,流血時間過長,氣血俱虛;血室正開,邪毒入侵,與血互結,蘊久化熱。本病的治療從瘀虛熱論治,瘀是本病的關鍵,養血益氣是本病的基礎,清熱以防傳變。以祛瘀清熱,養血益氣為治法。擬益母生化湯加減。《產寶》:“生化者因藥性功能而立名也,……。所謂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為產科圣藥也”。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是婦科疾病的良藥。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證明益母草含有的生物活性堿能興奮子宮平滑肌,增加子宮收縮頻率,能促進人流、藥流及產后殘存的絨毛膜組織滋養細胞等脫離子宮壁,并使開放的子宮螺旋血管閉鎖,起著機械性壓迫止血的作用。現代實驗研究顯示:益母草是一種有效的降低血液粘稠度藥,能治療高血粘滯綜合征即類似于中醫的活血化瘀的生新功能,可促進產后子宮內膜修復,對于本病有較好的效果。方中當歸補血,活血生新血為主藥;川芎行血中之氣郁,兼防補血藥之滯;桃仁行血中之瘀,緩肝之急,共為輔藥;益母草、炒蒲黃活血祛瘀止血可增強宮縮;炮姜引血分藥入氣分而生血,并能溫腎暖下元;地榆、仙鶴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抗感染之功;炙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共為使藥。全方共奏祛瘀清熱、益氣養血之效,使惡血去而新血安,病程短,療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