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蕭蕭, 王 哲
(1.山東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山東 濟南 250014; 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醫院, 山東 濟南 250010)
多囊卵巢綜合癥是一種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并存的內分泌紊亂綜合癥,主要表現為月經失調、不孕、持續性無排卵、卵巢多囊樣改變、雄激素過多和胰島素抵抗等方面,是生育期婦女月經紊亂及不孕癥的最常見原因。多囊卵巢綜合癥的具體病因至今尚未闡明,但與患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有密切的關系,目前認為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多種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導致雄激素的分泌過多而致。
多囊卵巢綜合癥在古代醫學沒有直接對應的病名,但是根據其臨床癥狀和辨病辨證分析,中醫藥的治療也是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活血散結、補腎利濕方法的辨病應用。俞瑾等[1]認為腎虛氣化失調,津液在下焦凝聚成痰,以及血虛、血瘀、痰濕等均為本病之病因。有學者根據本病以卵泡發育,但不能成熟,及增厚而堅韌的卵巢包膜成為機械性影響排卵障礙等特點,認為該病在一個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中有腎虛血瘀的不同病機存在。還有學者認為,痰濕阻滯,則兩側卵巢囊性增大,包膜增厚,無排卵,肥胖多毛,膏脂充滿,痰涎壅滯,月經過期或數月一行[2]。本文認為該病的主要病因病機為腎虛氣化失調,下聚為濕為痰,血行不暢致血凝血聚,即腎虧血瘀,痰濕凝結,那么治療原則應以活血散結,補腎利濕的辨病治療為主。本文還認為在治療該病之前,應明確中醫辨病和辨證的不同,在辨證施治之前首先應辨病治療該病,體現中醫辨病與辨證治療相結合的優勢及必要性。
多囊卵巢綜合癥的患者60%以上有肥胖的表現(體重指數≥25),且常呈腹部肥胖型(腰圍/臀圍≥0.80),肥胖之人多屬痰濕體質,故應利濕化痰;卵巢的包膜增厚,皮質結構改變導致排卵障礙,中醫的活血散結之法在改善以上癥狀時有較好的效果,一是可以促進卵泡的排出,二是可以促使非優勢卵泡的退化;排卵的前提應有優勢卵泡的存在,多囊卵巢綜合癥的患者卵泡一般在10mm以下,用補腎療法治療該癥狀,可以促進優勢卵泡的形成?;钛⒔Y、補腎利濕之法是辨病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的宗旨,該法應貫穿在多囊卵巢綜合癥的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本病可以遵循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因勢利導,有所側重,一般在月經后期補腎之法需要加大力度,月經后期精血虧虛,故應補腎,尤其應滋補腎陰;而在排卵期需要注重補腎活血,一方面可改善該病的癥狀,另一方可促進卵泡的發育和排卵;那么在月經前期亦應注重補腎,尤其溫補腎陽;該病患者一般存在月經量少、月經推遲甚或閉經等血瘀的情況,那么在月經期間應重視活血之法。有學者依據本病在一個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中有腎虛(卵泡發育,但不能發育成熟)與血瘀(增厚而堅韌的卵巢包膜成為機械性影響排卵障礙)的不同病機特點,采用以“補腎—活血化瘀—補腎—活血調經”為立法公式及周期性選方用藥的中藥人工周期方法,對27例確診為本病的不孕患者進行辨病辨證治療,治愈懷孕24例,無效3例[2]。
2.1 辨證分型與治療 本病的辨證分型較多,常見的證治分型有:肝火型,一般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痰濕型,多采用二陳湯加減治療;血瘀型,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效果顯著;氣血兩虛型,多采用歸脾湯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多采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血虛型,多采用四物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腎虧痰阻型,多采用金匱腎氣丸合二陳湯加減治療;腎虧瘀阻型,一般采用金匱腎氣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其他證治分型仍有很多,中醫辨病結合辨證治療該病,收效顯著。從以上證治分型不難看出,每個證型的辨證治療與活血散結、補腎利濕之法辨病治療該病時的各個階段的側重大致相同,例如辨證痰濕型即辨病利濕化痰側重的體現,辨證血瘀型即辨病活血化瘀側重的體現等,由此也可以看出中醫治療疾病辨病與辨證結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2 中藥治療 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的中藥有很多,具體根據活血散結、補腎利濕之法而言,常用的中藥有穿山甲、鱉甲、牡蠣、地龍、皂角刺、昆布、夏枯草、三棱、莪術、益母草、桃仁、紅花、丹參、熟地、山藥、補骨脂、仙靈脾、黃精、山萸肉、菟絲子、蒼術、陳皮、半夏、浙貝母等。值得說明的是,穿山甲治療該病效果顯著,其活血散結作用較強,常用其治療卵泡雖發育成熟但因卵巢皮質增厚而無法排卵的癥狀。《醫學衷中參西錄》曰:穿山甲,味淡性平,氣腥而竄,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故能宣通臟腑,貫徹經絡,透達關竅,凡血凝血聚為病,皆能開之。卵巢的皮質增厚導致無法排卵的情況,即為中醫血凝血聚的血瘀之證的表現,故用此藥收效尤為顯著。
多囊卵巢綜合癥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確,因此,也無獨特的有效方案。但是運用中醫藥手段,針對各種臨床癥狀進行辨病辨證治療,確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病機主要有:腎虛痰實,天癸不充,沖任二脈空虛,氣化失常,不能蒸騰津液,在下焦聚而成痰,阻塞胞脈而致本?。荒I、脾、肝三臟功能失調,并有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使腎-天癸-沖任調節功能紊亂,數種病因病機常相互錯雜,同時并存,導致本病多種癥狀同時出現;痰濕內盛,素體肥胖,脂膜壅塞沖任,本在腎,標在脾,當責之脾腎兩臟[3]。本文認為該病的主要病因病機為腎虛氣化失調,下聚為濕為痰,血型不暢致血凝血聚,即腎虧血瘀,痰濕凝結,治療上應以活血散結,補腎利濕的辨病治療為主,各個階段再予以側重,然后與辨證施治相結合,體現中醫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治療疾病的優勢。中醫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大大豐富了目前對于本病的治療,擴展了治療思路,提高了治療效果,并減少了患者的痛苦。
[1]俞瑾.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肥胖-無排卵機制及滋腎陰藥作用的探討[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1999,15(5):259~262.
[2]武保鄉.中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概況[J].北京中醫雜志,1989,(5):49~52.
[3]夏添.中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