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觀眾追捧,讓業界持續關注的《中國好聲音》的高潮段落,似乎還在后面
9月21日晚,“好聲音”在澳門拉開了首場全球演唱會的序幕。原本節目組只計劃演出一場,未料門票銷售太過火爆,只用了40分鐘即宣布售罄。于是節目組快速決定加演一場——這次的門票也在半個小時以內銷售一空。演出當晚,售價80澳門幣(約63元人民幣)的門票,最高炒至2500澳門幣(近2000元人民幣)。
節目背后,“好聲音”效應發酵更是猛烈:
《中國好聲音》的廣告價格一路翻漲。業界估算,前10場《中國好聲音》,軟、硬廣告總收益在2.5088億-2.7088億元間。
已有46位“學員”與燦星制作的藝人部簽署了全經紀和唱片約。9月初,來自4A公司的消息,燦星對其中兩位學員的代言報價已升至每月每人100萬元;
《中國好聲音》宣傳總監陸偉介紹,“好聲音”目前已定下20場全國巡回演出的計劃,還計劃在全國開設100家LIVE HOUSE(小型現場演出場所);
“好聲音”學員的音樂彩鈴下載業務也計劃在中國移動推出。中移動預估《中國好聲音》中單歌手彩鈴下載額能達到1000萬元。
至于業界極為關注的第二季節目的走向,陸偉表示“基本不會變動”,“第二季預計還是會在明年7-9月于浙江衛視播出。”
第二季:制播合作模式“基本不變”
燦星和浙江衛視合力,在年夏將國內的唱歌選秀類節目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燦星也快速展開了衍生節目的后續開發:之前有與愛奇藝合作的《酷我真聲音》和《學員推介會》,近日《成長教室》《加長解密版》兩檔節目又獨家落戶樂視網。下一階段,隨著燦星對產業鏈每一步的拓展,相信“好聲音”的熱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延續。
在廣告客戶普遍對節目第二季高度期待的情況下,第二季節目各方合作是否能順利推進顯得尤為關鍵。
陸偉認為,一檔好節目需要合作各方的良性磨合、達成共同價值觀。燦星與浙江衛視共同購買了The Voice的三季版權,簽署了三年的意向性協議。在與浙江衛視達成最終協議之前,燦星找過好幾家衛視商談,最終只有浙江衛視與其談成了“對賭”條件:節目在黃金時段收視率必須達到并超過2%,收視越高,燦星收益分成占比越大,若失敗,相關損失由燦星承擔。現在,節目收視率已過4,按協議,燦星能獲得七成收益。
對于第二季節目,陸偉表示“基本不會變動”,“第二季預計還是會在浙江衛視明年7-9月播出。此外,只要四位導師檔期允許,第二季的導師陣容也不會發生變化。”
浙江衛視:收獲“標桿”
“好聲音”不僅為燦星帶來豐厚回報,也讓浙江衛視的平臺影響力和廣告收益大幅提升。
在浙江衛視總監夏陳安看來,《中國好聲音》和播出了三季的《中國夢想秀》一道,形成了浙江衛視的兩大“標桿”,既具備思想性、藝術性,且可看性強、收視率高,廣泛傳遞了主流價值觀。
“好聲音”的爆發,強化了浙江衛視提出的“綜藝大片”概念。在首季《中國好聲音》落幕后,第四季《中國夢想秀》接檔《中國好聲音》,10月5日起在浙江衛視播出。
與此同時,借助《中好聲音》的熱播,浙江衛視趁熱打鐵推出了姊妹篇《舞動好聲音》,以好聲音學員演唱的歌曲為背景音樂,參賽選手展開舞蹈競技——浙江衛視希望制造“好聲音”的“集群效應”。
浙江衛視營銷中心策劃部主任鄭麗萍介紹,“好聲音”使得浙江衛視今年下半年的廣告市場“越來越強”。在首季節目總決賽的廣告招標會后,浙江衛視已開始為第二季《中國好聲音》的廣告招標進行準備。
據悉,《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廣告招標底價約36萬元/15秒,每期90分鐘的節目,廣告時長約18分鐘,也就是說,每期節目的廣告收入至少可達2592萬元,這還僅是標底價。業內人士預估招標結果很有可能高過50萬元/15秒。浙江衛視營銷中心副主任樓志岳則預計,第二季《中國好聲音》的冠名費將過億。
好聲音 大收益
加多寶進入《中國好聲音》是在今年5月。
當時,《中國好聲音》還沒有雛形。在《中國夢想秀》的廣州推介會上,浙江衛視推介《中國好聲音》的賣點是The Voice原版錄像和四位導師。加多寶是浙江衛視的老客戶,經過一個多月的協商,節目冠名合同敲定。
加多寶一擲6000萬元冠名之后,隨著節目的播出,《中國好聲音》的廣告價格一路翻漲。廣告商不斷上門,從第一期預售價15萬元/15秒,一路漲至50萬元/15秒。據相關人士透露,“好聲音”每期僅憑廣告就能帶來近2000萬元的收益,前10場《中國好聲音》的軟、硬廣告總收益在2.5088億-2.7088億元間。
藝人資源方面,盲選階段選出來的56位學員,除部分已有合約在身者,目前已有46位學員與燦星制作的藝人部簽署了全經紀和唱片約。
對電視節目進行產業鏈延伸,這是“好聲音”制作方上海星空華文傳媒CEO、燦星文化總裁田明近年來對業界不斷描繪的構想,而將學員推向各種商業活動,也是檢驗其市場接受度的直接方式。
節目播出期間,由李代沫、張瑋、吳莫愁、吉克雋逸代言的一支廣告在浙江衛視亮相,四人代言打包價近60萬元;而在9月初,來自4A公司的消息,燦星對其中兩位學員的代言報價已升至每月每人100萬元;音樂制作人關喆露臉“好聲音”后,第二天就現身某著名酒吧周年慶典并獻唱。出場不到20分鐘,出場費高達14萬元;李代沫和吉克雋逸二人還被選中為電影《二次曝光》演唱主題曲;電影《富春山居圖》相中權振東等三把“好聲音”;電視劇《戀愛的那點事兒》將由學員演唱片頭、片尾曲……
“好聲音”藝人總監葛亮表示,目前一些學員的身價“已經達到一線歌手的水平”。
“好聲音”學員的音樂彩鈴下載業務也計劃在中國移動推出。此前曾傳出導師將參與利益分成的消息,但陸偉以“長期合作”的模糊說法否認了“分成”說。他表示,以中國移動對項目的預估,《中國好聲音》中單個歌手能達到1000萬元的下載額。
另據葛亮透露,“好聲音”學員的20場巡演計劃將在10月底啟動。16位學員的出場費分為10萬元和15萬元兩個價位。
制作方近期還將推出一系列“好聲音”附屬紀念品,包括抱枕、馬克杯、手機殼、防塵塞等等,這些衍生產品的市場效益也“相當可觀”。
執行力:魔鬼在細節中
《中國好聲音》播出前一個月,雖然已確定了超強“導師陣容”,但在2012年度十大歌曲選秀類節目網絡人氣總指數中僅排名第四,人氣值還不到排名第一的《天籟之聲》的1/6(據中傳艾利艾網絡影響力評估有限公司統計數據,6月8日-6月14日)。
《中國好聲音》首集播出,收視率達到了1.5,夏陳安當時認為第二集收視“破2”,其后收視“破3”應是沒問題,但網絡上的熱度令他大感意外。在“微博大V”們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好聲音》迅速占據了微博實時熱詞排行榜第一名,首發出戰的選手們演唱視頻開始蔓延,并隨即出現質疑與追捧之聲。媒體的大范圍跟進拉起了《中國好聲音》第二集的人氣,誕生了近2.8的首播收視率,創下2012年截至當時音樂類節目的最高峰。
《中國好聲音》總導演金磊說,發現“The Voice”的節目模式始于兩年前做《中國達人秀》之時,當時“The Voice”還只在荷蘭做,后來才轉到英美等其他國家,“這期間節目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獲得了巨大成功,包括韓國和澳洲?!?br/> 金磊認為這檔節目的優勢在于純粹和力量,“只關注聲音的本體,讓音樂回歸本質?!?br/> 陸偉介紹,在前期挑選“好聲音”,核心做判斷的是5個人,一名總導演、一名音樂總監、3名副導演。在各地找了2000多個“聲音”,有網上找來的,有當地電視人、導演、音樂人紹的,有聽說某人唱得很好專門去學校、酒吧錄的,以盲聽的形式選出500個左右的聲音,分期分批請到上海,在統一的錄音棚里各錄制一首拿手曲目,最終從中挑出上臺參加盲選的160多個“聲音”,“整個周期是4個多月。”
與同類節目相比,“導師都是一線歌手,單獨一個故事都能讓人品味很久”?!耙粋€人六七分鐘,觀眾可以切分來看,而不像超女式賽制必須看完整場,這也是順應時代的要求?!苯鹄谡f。
《中國好聲音》與國外版本的最大差別主要有兩點:一是編排方案,中國的版本緊湊,國外版本更長。中國版把盲聽階段的比例放大到6場,對戰縮短到2場,Live Show和盛典縮短到1場。這也是金磊借鑒了節目在其他國家播出的經驗,再加上中國本身的收視習慣和情況,和版權方一起討論做出的決定。二是敘事結構方面,金磊認為中國百姓對過快的剪輯方式不太適應,“節奏降慢些,比較符合中國觀眾想解選手背后故事的需求。”
制作的細節決定成敗,節目以每把80萬元的造價從海外定制評委轉椅,并在室內節目中率先使用演唱會音響標配,田明說:“所有的魔鬼都藏在細節里,執行上越考究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