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評委費”是選秀節目的又一大話題,但國內由于相關信息透明度低,具體數字難以確認。不過,看看美國節目的行情,一定程度上也能檢視出國內評委行情走高的趨勢。
為了贏回更多觀眾,美國各大選秀節目不得不以巨額支票吸引更具號召力的明星坐上評委席
美國熒屏上各類真人秀近年來呈爆炸式增長,尤其是層出不窮的歌唱類選秀,觀眾已漸顯審美疲勞,但各大選秀節目評委的酬勞卻絲毫未受影響,仍一路飆高。
到底歌唱類選秀的市場容量有多大?現實遠沒有電視業內人士預估的那樣樂觀。大多數觀眾認為同一時間段內他們只會持續關注一檔選秀節目。隨著NBC將《美國之聲》(The Voice)第三季首次挪進進競爭激烈的秋季檔,這檔“后起之秀”正面撞上以“小甜甜”布蘭妮和青少年偶像黛米·洛瓦托(Demi Lovato)加盟評委的《X元素》(X Factor)第二季。選秀"雙雄會"的結果頗為慘烈——《X元素》首集收視率只有3.3,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達23%;而《美國之聲》首集盡管被安排在NBC轉播橄欖球超級碗比賽的前面,占了一個大便宜,但收視率仍只有4,與今年春季播出的第二季首集相比,下降幅度達到35%,只能算是慘勝。
早在今年5月份,之前最成功的歌唱類真人秀《美國偶像》就呈現出頹勢,今年第11季決賽階段的收視率創下歷史最低。
為了贏回更多觀眾,美國各大電視臺不得不以巨額支票吸引更具號召力的明星坐上評委席。《X元素》這邊,布蘭妮的酬勞據說高達1500萬美元。而即將加盟第12季《美國偶像》的著名歌星瑪麗亞·凱莉會拿到1800萬美元的天價酬勞,其他幾位新晉歌星評委也身價不菲:尼基·米納什(Nicki Minaj)的“工資”是1200萬美元,兩倍于搖滾鄉村歌手基斯·厄本(Keith Urban)。而就在《美國偶像》確定新軍陣容的翌日,《美國之聲》馬上宣布,因檔期無法配合,前三季的評委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和希洛·格林(Cee-Lo Green)將暫時離開,他們的位置將由亞瑟小子和拉丁歌后夏奇拉接替,兩人的身價分別為700萬美元和1200萬美元。某電視臺的高官曾私下抱怨:“日復一日飆升的評委身價,簡直就是好萊塢版的‘軍備競賽’。”
此前,美國知名歌手、影星詹妮弗·洛佩茲曾因為在兩季《美國偶像》中擔任評委賺入超過2000萬美元。“在當時,這個價碼沒什么不對,我們希望每一季都有新鮮血液加入。”FOX高管邁克·達尼爾(Mike Darnell)回顧:“觀眾也想看到新面孔。選秀評委這份工作雖然收獲頗豐,但絕非鐵飯碗。”
觀眾對新面孔的要求使得電視網不得不祭出大額支票尋找評委。麥克·達尼爾說:“通常評委酬勞總預算是固定的,分配給每個評委的數額根據具體合約而定。但如今,因為競爭太過激烈,我們進行談判的時候經常遭遇種種忽悠——明星們虛報其他公司答應給予的酬勞,以抬高身價。”
NBC和FOX目前都在根據收視表現調整《美國之聲》和《X元素》的廣告價格。而對于最老牌的《美國偶像》而言,雖然收視率持續走低,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11季仍保持著30秒插播廣告價格57.5萬美元的高門檻。《X元素》去年的價格是47.5萬美元,下一季很可能會下調。相比之下《美國之聲》最為低廉,其第二季的30秒廣告價格只有22萬美元。
曾在開播之初信心滿滿的廣告商近來也開始對《X元素》的收視表現頗有微詞,但亦不敢下斷言:“按眼下的行市看,收視率超過3的節目都有賺。”Initiative收視研究團隊的高級總裁伊森·海夫曼認為:“某個選秀本季的收視比上一季走低確實不妙,但只要收視率還維持在某個數字之上,就代表著某一天的某一特定時間,它仍吸引著足夠多的眼球。”
盡管新加盟的評委陣容不可謂不強大,但廣告商們絕對不敢對明年1月份開播的第12季《美國偶像》抱太高期望。“說實話,沒人指望這個節目的收視率還能東山再起。”海夫曼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