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年前在電影《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中,湯姆·克魯斯像指揮管弦樂隊一樣操縱計算機的鏡頭么?近年來,基于動作識別技術實現人機交互的設想已經成為現實。在本屆E3展會上(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簡稱電子娛樂展會),微軟、索尼等公司對動作識別和增強實境技術的聯合應用,為參會者帶來了新奇的體驗。
微軟 創新的人機交互
2010年,微軟在E3大展上正式公布了Xbox360的體感外設Kinect。徹底摒棄Xbox 360的手持控制方式,改用基于聲音和動作捕捉控制系統。這臺開發代號為“Natal”的3D體感攝影機包括即時動態捕捉、影像辨識、麥克風輸入、語音辨識、社群互動等功能。Kinect的出現讓微軟在不用發售新主機的情況下步入了一個互動娛樂的新紀元。基于這項技術,微軟更開發出至少15款體感游戲,包括《舞蹈中心》(Dance Central)和《你的塑身:進化版》(Your Shape: Fitness Evolved)。面世兩年,Kinect銷量已經突破1900萬臺。
2012年,微軟將Kinect的聲控技術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玩家不再需要通過手柄操作,只需要用語音就可以選擇Xbox360提供的各項娛樂功能。在今年的E3大展上,微軟向與會者展示了Kinect如何幫助玩家學習體感游戲《舞蹈中心3》中的最新舞步。
除Kinect之外,微軟將主要的介紹重點都放在了Xbox Smart Glass這項即將推出的新服務上。簡單來說,Xbox Smart Glass就是一個多平臺互聯服務終端,用戶借助這個橋梁可以把Xbox360、Windows操作系統、平板電腦、手機結合在一起從而進行互動。這是一項全新的整合服務,從布局上來說,由于微軟的Winodws 8操作系統上市后將登陸平板電腦、超極本和手機移動平臺,為了強化與蘋果和谷歌在移動平臺上的競爭力,微軟加強旗下平臺的互動結合勢在必行。
影視行業即將“解放雙手”
游戲業一直被認為是接受新技術最快的行業。索尼電腦娛樂公司(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馬克思(Richard Marks)說:“游戲行業之所以在很多領域首當其沖,是因為人們熱愛這種自娛自樂的方式,并且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另一個原因是傳統游戲機的操控界面讓不少原本對游戲感興趣的人望而生畏。游戲硬件廠商一直在積極尋求打破這一壁壘的方法。”
不過微軟Xbox Live公司副總裁馬可·懷頓(Marc Whitten)表示,利用手勢動作進行視頻編輯等制片操作的那一天同樣“為期不遠”:“雖然將Kinect與Windows結合的嘗試還在初期階段,但目前的成果已經讓我們倍受鼓舞。”
“硬件和軟件再經歷幾代發展之后,我們的起居室里將滿是這些玩意。”專門研究手勢控制系統的Oblong公司CEO科文·克雷默(Kwin Kramer)說。事實上,電影《少數派報告》中電腦界面的設計者,正是Oblong公司的創始人之一。Oblong一直致力于將科幻電影中的想法變為現實。如今該公司的手勢控制系統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大規模應用,如軍事模擬以及油氣田工業可視化系統等。
談到好萊塢對這一技術的應用,克雷默說:“隨著傳感器和軟件的不斷升級,我們將能夠精確捕捉每個人的手勢,并在一臺計算機上同時實現多人交互。屆時演員們和導演通過手勢就能完成視覺預覽或非線性編輯制作,這將大大提高電影后期的工作效率。”他表示,Oblong公司已經開始試驗這一技術在媒體和娛樂行業的應用,預期一兩年后就能實現產品化。
索尼PS Move 變身魔法武器
2010年索尼與微軟Kinect同期發布了PS Move動態控制器。通過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感應器和地磁感應器,再加上PSEYE攝像頭的空間定位,精確感應玩家手部包括手腕的動作,將操作細節1:1地還原到游戲中。
索尼在本屆E3展會帶來一款特別針對PS Move開發的新外設Wonderbook。結合體感控制和增強實境技術,攝像頭會識別玩家面前的Wonderbook和玩家手中的 PS Move手柄。讓電視畫面中的魔法書對應變幻出各種魔法特效,“甚至可以看到龍從書頁上跑出”,而 PS Move手柄就是玩家的魔法棒。Wonderbook由12頁組成,可以翻動,不同的頁面上會有不同的標記,游戲通過識別頁面上的標記來判定玩家的游戲進展。每當進入下一個冒險,玩家僅需要將Wonderbook翻過一頁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與之配套的第一部游戲《咒語書》(Book of Spells)由《哈利·波特》系列圖書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提供原創劇本。
“增強現實”技術的影視應用
惠普在2011年斥巨資并購的Autonomy公司在E3上展示了利用增強現實技術為iOS和Android 2.2系統開發的應用Aurasma Lite。安裝此應用后,用戶將手機或平板電腦對準產品標簽、產品頁面或實體櫥窗,即可體驗到增強實境的便利。如對準早餐麥片包裝盒上《蜘蛛俠4:神奇蜘蛛俠》(The Amazing Spider-Man)的廣告,用戶就可以在線訂購該影片的電影票。
iPhone上鼎鼎大名的神奇應用Aurasma則能夠對手機拍下來的一切圖片提供更多的媒體元素補充。該公司總經理詹妮弗·拉普(Jennifer Rapp)對記者表示,她相信好萊塢影視工作室對于增強實境同樣有著極大興趣,“用戶可以輕松通過一張電影海報來獲取該電影的所有真人視頻和預告片,還可以從那張海報連接到影院售票網站直接購票。”
3D不乏亮點
今年在E3上關于3D的聲音幾不可聞。索尼和微軟的發布會均未提到任何3D游戲。而新興科技公司VEFXI卻始終在3D轉換的道路上孜孜不倦。該公司展示了一款名為“3D Bee Diamond”的3D轉換器。據該公司戰略發展部副總裁洛倫茲·特拉尼亞(Lorenzo Traina)所言,這個售價699美元的小裝置能將任意游戲主機的任何2D游戲轉換為3D游戲。特拉尼亞說,開發這款轉換器的初衷在于,雖然3D電視勢力日漸龐大,但游戲廠商開發3D游戲的投入并未增加——我們衷心期待VEFXI的下一代轉換器除了能將2D游戲轉換為3D之外,也能用于電影和電視內容的格式轉換。
在眾多為家庭娛樂系統開發裸眼3D技術的消費電子制造商中,索尼赫然在列。索尼電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菲利·莫利紐克斯(Phil Molyneux)相信裸眼3D對于3D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不過眼下似乎3D眼鏡還未到離場的一刻:“我們對3D眼鏡進行了大量研究。最新一代的3D眼鏡超級輕便,可循環充電,售價更低廉。這將對3D在家庭中的普及帶來一些改善——但徹底拋開3D眼鏡才能給用戶帶來最好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