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企業欲跨國經營,靠傳統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已不能適應提高國際競爭力而實施戰略管理的需要。以戰略管理的思想方法為指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予以完善和提高,將其推進到財務戰略管理的高度,除了新環境的要求外,還因為財務戰略管理比傳統財務管理更有比較優勢,更能適應企業跨國經營的現實需要。
跨國經營財務戰略是指跨國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為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狀況和跨國公司發展戰略,對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和途徑,從總體上做出的一種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鐕洜I財務戰略的選擇,決定著財務資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響著財務管理活動的行為與效率??鐕洜I財務戰略是為適應總體的競爭戰略而籌集必要的資本,并在組織內有效地管理與運用這些資本的策略,是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國經營財務戰略體現著對經營戰略的全面支持性,是經營戰略的執行與保障體系。跨國經營財務戰略通過動態長期規劃,不斷擴大財務資源規模和期限,提高資本結構的合理性,進而充分發揮財務資源的最大效益。如果能正確制定并有效地實施跨國經營財務戰略,它將會有效地增加公司價值。
一、財務戰略管理的特點
第一,財務戰略管理以實現長期利潤、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傳統財務管理以實現成本、費用最小化與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并將這一目標貫穿到財務預測、決策、計劃和預算管理之中。財務戰略管理則更具有戰略視野,關注企業的未來、長遠、整體的發展,重視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它以擴大市場份額,實現長期獲利,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
第二,財務戰略管理以企業的外部相關情況為管理重心。傳統財務管理以企業內部財務活動管理重點,提供的信息一般限于財務主體內部。財務戰略管理則以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為目的,把視野擴展到企業外部,密切關注整個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動向,包括金融、資本市場動態變化、價格、公共關系、宏觀經濟政策及發展趨勢等情況。
第三,提供更多、更廣泛的經濟信息。財務戰略管理提供的信息不僅包括傳統財務管理所提供的財務信息,還包括競爭對手的價格、成本等,如市場需求量、市場占有率、產品質量、銷售和服務網絡等非財務信息。
新形勢下,企業跨國經營需要財務戰略管理的主要原因除了財務戰略管理的比較優勢外,還在于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密不可分。財務戰略隸屬于企業戰略,并在企業戰略中居于核心地位,這是因為現代企業本質上是資本企業,資本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因素,財務戰略自然構成企業戰略的關鍵。迄今一些西方國家已將財務戰略作為加強企業管理,構建企業核心能力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企業戰略能否成功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整個戰略期間,是否具有與其協調一致的財務戰略管理的匹配。
二、跨國經營實施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戰略目標
跨國經營財務戰略管理目標是其系列戰略舉措的前提和基礎。即指企業按照企業總體戰略的要求,綜合運用各種理財手段及財務資源,降低融資成本,改善投資決策,靈活調配資金,合理儲備現金,減少總體稅負,規避匯率風險,控制運營成本,實現最佳利潤,確保企業管理者目標與投資者目標最佳平衡,以及企業整體價值長期化、最大化。
(二)戰略觀念
1.競爭與合作相統一的理財觀。在新形勢下,傳統的你死我活式的競爭已為合作式競爭所逐步取代。這要求企業財務管理要善于抓住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趨利避害;同時,也要處理和協調好企業與其他財務主體之間的財務關系,使各方利益達到最佳平衡,以求雙贏或多贏。
2.企業價值最大化觀念。投資者建立企業的根本目的在于創造盡可能多的財富。這種財富首先表現為企業價值。企業價值所反映的不僅是企業已經獲得的利潤水平,更是企業未來的、長期的、潛在的獲利能力。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戰略管理和思想,其優點主要在于:一是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二是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三是有利于克服傳統財務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
3.與企業戰略相一致。按照著名企業戰略理論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企業三種基本戰略:成本領先、標新立異和目標集聚。成本領先戰略要求企業的目標成為其產業中的低成本生產廠商。在標新立異戰略的指導下,企業力求就客戶廣泛重視的一些方面在產業內獨樹一幟,一個能創造和保持經營歧異性的企業,如果其產品價格溢價超過了它為產品的獨特性而附加的額外成本,它就成為其產業中盈利高于平均水平的佼佼者。目標集聚戰略著眼于在產業中一個狹小空間內做出選擇,通常是選擇產業內一種或一組細分市場,并量體裁衣使其戰略為它們服務而不是為其它細分市場服務。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之間是整體與部分、主戰略與子戰略之間的關系。因此,它理應與企業戰略三種基本形式相一致,并為之服務。
4.國際理財觀。企業欲跨國經營,須按國際通行的規則,在財務戰略管理觀念上應強化國際理財觀念。要把這種觀念貫穿于國際籌資、投資、收益、稅收規避、利益分配、外匯風險、轉讓、并購方略等一系列國際財務活動中去。
5.持續創新觀念。著名企業理財戰略家、迪斯尼公司行政副總裁加里威爾遜提出:財務主管可以使資產增值,恰如所有偉大的營銷和經營人員一樣。他認為,其最重要的職能是將公司的總戰略概念化并將其貫徹實施到財務目標中。他還認為.一個財務主管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應該是一個戰略性的業務主管人員。這意味著財務主管應該協助制作能夠完成企業發展目標并以資本為回報的戰略計劃。這需要財務主管的不斷創新思想和創新舉措。
三、影響跨國經營財務戰略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匯率變動和稅率差異
跨國經營業務必然涉及國際間的收支和結算,貨幣間的匯率變化不僅會影響跨國公司財務報表的各項指標,也會影響跨國公司的投資、籌資、利潤分配以及經營結構等一系列戰略決策的制定??鐕镜亩愘x取決于它所從事業務所在國的稅收特征,而重要的稅收特征在于公司所得稅、預提稅、稅收協定和稅收抵免等??鐕驹趶氖驴鐕洜I時,把資本投向不同的國家,就會涉及到多個國家的稅法,為了合理地做出財務戰略決策,財務人員必須科學地進行稅收管理。
(二)利率水平和收益率差異
利率是計算借貸資金報酬的依據,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借款者的成本和貸出者的收益。利率的不同直接影響到母公司的戰略決策。如:考慮到利率即為跨國公司債務成本的基礎,各子公司的資本結構會有所差異。
(三)資本結構的成本不同
選擇和尋求跨國公司合理的資本結構,即長期債務資本對權益資本的比例構成,是跨國公司安排籌融資的重要內容。其原則是降低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使公司整體資本結構最佳;其目的是保證跨國公司的資本成本最小,從而使跨國公司價值最大。
(四)知識經濟時代的新風險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資本日益成為跨國投資最核心的生產要素,以知識型投資為核心風險的管理將成為未來跨國公司風險管理的主導。高層次人才的流失是當代跨國公司的最大風險。另外,隨著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和競爭的日益加劇,跨國公司面臨風險地區更為擴散化的風險。
四、跨國經營財務戰略管理的實施策略
(一)總部中心策略
跨國總部應該成為整個財務管理的核心,發揮資金籌措中心、投資決策中心、現金儲備中心、價格轉移中心、合理避稅中心和風險控制中心的職能,并匯總編制全面的財務報表??鐕偛科鸬浇y領全局的作用,也能使其內部各子公司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
(二)低成本競爭
指設法使成本比競爭對手低,保持低成本的優勢地位,產品以廉取勝的策略。實現低成本方略的途徑主要是利用產量規模經濟效益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在實施低成本策略時,除了考慮價格競爭因素的積極作用時,還應重視非價格競爭因素。
(三)經營多角化
跨國經營與財務管理,空間極為廣闊,市場需求多樣,但競爭異常激烈。為適應市場需求,強化服務和競爭機能,并減少因單一業種經營所帶來的風險,跨國公司須不斷地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發展新事業,即需要開展多角化經營,并促進業種間的交叉與滲透。
(四)目標集聚策略
雖然經營多樣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但是也有分散公司資源的缺點。目標集聚策略是圍繞某一特定的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由于它往往提供更好更專業化的產品和服務,結果是,公司或者通過較好滿足特定對象的需要實現了低成本;或者在通過目標集聚策略建立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建立經營多角化策略,核心競爭力作為新業務發動機的功能得以發揮;或者二者兼得。
(五)優化籌資
籌措必要的資金是投資戰略實施的前提?;I資策略應根據內外財務管理環境的狀況和走勢,對資金籌措的目標、結構、渠道和方式等進行長期和系統的謀劃,旨在為經營戰略的實施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提供可靠的資金保證,并力求不斷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籌資效益。此外,還可利用背對背貸款、平行貸款、貨幣兌換及貸款兌換等手段靈活調配資金。
(六)科學投資
這是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內容,決定著能否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應當按照總體戰略來安排長期投資,從全球角度優化資源配置。要科學研究和應用規模經濟原理,綜合運用最佳生產曲線、成本函數等現代經濟理論模型,探索最佳的投資規模,獲取最優的投資效益。另外,還應該合理運用SWOT分析法、波士頓矩陣法和行業結構分析法等進行投資策略的制定。
(七)合理避稅
利用各國法律及稅制的差異進行合理避稅,是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的重要措施,為此,應努力學習如何按照有關法律進行合理避稅。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對電子商務實行的免除關稅的優惠政策,運用先進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進行國際貿易。另外,由于轉移價格可以降低整個公司的稅負,即將利潤從高稅率國家的子公司轉移到低稅率國家的子公司或處于虧損狀態的子公司,跨國公司可減輕其稅負。所以應充分和合理利用轉移定價對降低稅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