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的建構
——以受眾為中心的視角

2012-12-21 17:05:17何理
理論導刊 2012年5期
關鍵詞:受眾理論

何理

(川北醫學院,四川南充637000;西南大學,重慶400715)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的建構
——以受眾為中心的視角

何理

(川北醫學院,四川南充637000;西南大學,重慶400715)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以人民大眾為主要話語對象,以實踐需要和大眾需求為導向,以貼近生活的話語內容為核心,以大眾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為輔助傳播馬克思主義,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進程中書寫下了光輝的篇章。當前,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應該從話語對象、話語內容、話語形式、話語情感、分析框架等五個維度來建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向縱深發展。

受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建構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由抽象到具體,由深奧到通俗,由被少數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數人理解掌握的過程”。[1]149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現代化建設的奮斗歷程中,運用標語口號、通俗理論讀物、會議宣講等載體,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涌現出毛澤東、艾思奇、李瑞環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代表人物和《矛盾論》《實踐論》《大眾哲學》《學哲學用哲學》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這些經典讀物始終堅持以受眾為中心建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話語體系,為當前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為大眾言說:通俗理論讀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啟示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是運用大眾話語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載體。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我們認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必須解決好“對誰說”、“說什么”、“為什么說”以及“怎么說”的問題,也就是說,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以人民大眾為主要話語對象,以實踐需要和大眾需求為導向,以貼近生活的話語內容為核心,以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為輔助。

1.以人民大眾為主要話語對象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準確定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話語對象,解決好“對誰說”的問題,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首要前提。只有瞄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之“的”,才能準確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之“矢”。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人深入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況,查明了“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革命的首要問題,黨堅信“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2]1031因此,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話語對象定位為人民大眾,選取豐富的話語形式在人民大眾中宣傳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先進理論的武裝提升人民大眾投身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什么是人民大眾呢?1942年,毛澤東認為,“最廣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這四種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廣大的人民大眾。”[2]855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3]708毫無疑問,這里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意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對象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勞苦大眾。1945年,毛澤東進一步指出,“人民大眾最主要的部分是農民”,“忘記了農民,就沒有中國的民主革命;沒有中國的民主革命,也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沒有一切革命。”[2]305要發揮農民決定歷史命運的重要作用,就必須使農民掌握先進的理論。“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4]因此,毛澤東要求黨組織派大批同志去做組織農民的浩大的工作,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農民,使馬克思主義“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5]把人民大眾“從他們的痛苦與需要中,引導他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向土豪劣紳爭斗,引導他們與城市的工人、學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聯合戰線,引導他們參與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6]以實現農民作為中國革命主力軍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也一直把人民大眾作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話語對象,主張高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從學院書齋中走向田間地頭,由少數理論工作者研究的學問變成人民大眾學習的內容和改革開放的武器和工具。當然,“少數人的研究、專家研究也非常必要,但要使哲學真正得到發展,真正具有生命力,就不能停留在少數人手里。哲學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為人民群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7]8因此,要“通過教育的方式,把少數人經過復雜的研究過程得出的簡單明了的科學結論交給大多數人,變成大多數人享有的知識財富,這樣,理論就能發揮它指導實踐的作用。”[7]8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第一人”艾思奇堅持為人民大眾撰寫通俗理論讀物,他認為:“只有把哲學同人民大眾結合起來,為人民大眾寫哲學著作,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正確道路。”[8]在寫作《大眾哲學》時,他把大眾化的話語對象定位為“吃草根樹皮的廣大中國災民”,而不是“‘埋頭’在學院式的讀物里的闊少們”。[9]5他想“給那失學者們解一解知識的饑荒,卻不敢妄想一定要到珍貴的大學生們的手里,因為它不是裝潢美麗的西點,而是一塊干燒的大餅”。[9]5這一準確定位使這本《大眾哲學》沖垮了國民黨的思想防線,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道路。歷史已經證明,以人民大眾為主要話語對象是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首要前提。

2.以實踐需要和大眾需求為導向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10]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立足社會實踐發展需要和大眾接受需求,以群眾利益為中心,以滿足群眾需求為目標,時刻聚焦現實問題,解答大眾困惑,有針對性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回答了“說什么”的問題,使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步“滲透到群眾的意識中去,滲透到他們的習慣中去,滲透到他們的生活常規中去”。[11]

“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實踐發生了聯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系,如果沒有客觀存在的需要,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12]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有效傳播。1937年,毛澤東針對黨內存在的嚴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撰寫《矛盾論》《實踐論》,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揭露了這種嚴重的錯誤,有效遏止了黨內錯誤思想的蔓延。艾思奇寫作《大眾哲學》,“就是想在中國人民的文化、思想斗爭方面盡一點小小的力量。其目的,就是想幫助讀者研究一下:什么哲學思想是進步的、正確的、合乎真理的、合乎廣大人民斗爭利益的,什么是反動的、帶欺騙麻醉性的、只能幫助帝國主義、封建勢力與官僚資本主義勢力的。”[9]26他想清除人民大眾中有毒的思想,使人們更有勇氣和信心參與到革命斗爭中去。

“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2]836“對于自己的宣傳對象沒有調查,沒有研究,沒有分析,亂講一頓,是萬萬不行的”。[2]837中國共產黨人十分注重“考察群眾的言論,知道他們的需要,在口頭上文字上的宣傳表現他們的心理”,[13]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話語關切人民大眾的接受需求和接受能力。毛澤東認為,理論工作者要按照“群眾的實際上的需要,而不是我們腦子里頭幻想出來的需要”[2]1013來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由群眾自己下決心,而不是由我們代替群眾下決心”[2]1013來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只有用工農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東西”[2]859才能普及馬克思主義。艾思奇為了“使更多的水準較低的讀者了解”馬克思主義,在創作《大眾哲學》時努力尋找接近一般讀者的路徑,他“顧慮到讀者的接受力”,“顧慮到初學者的興趣和理解力”,“把專門研究者的心情放棄了,回復到初學時候的見地來寫作。說話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體。”[9]他以“天曉得”這句大家聽得很熟的俗語來做文章題目,“其目的之一,是想使大家容易感覺很有興趣,不至于因為以前講了很多而疲乏起來。”[9]145正是基于對接受者接受興趣和接受能力的關注,《大眾哲學》才獲得了大眾的認可,1948年12月前就印行了32版,使數以萬計的讀者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3.以貼近生活的話語內容為核心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馬克思主義要實現大眾化,關鍵環節在于解決“為什么說”的問題,即為什么說這個問題,為什么這樣說的問題。“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3]534只有用人民大眾熟知的事例、成語、俗語等闡釋馬克思主義,才能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步伐,讓人民大眾自然地接受身邊的馬克思主義。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深入人民大眾的“生活世界”,要求宣傳內容“不論是黨的與蘇維埃的都要通俗,并與群眾生活有密切的聯系”。[14]毛澤東強調,“我們說的馬克思主義,是要在群眾生活群眾斗爭里實際發生作用的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2]他運用人民大眾熟知的名言警句、成語、典故、生活事例形象生動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反對本本主義》中,他把由錯誤調查方法得出的調查結果形象地說成“就像掛了一篇狗肉賬,像鄉下人上街聽了許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頂上觀察人民城郭”。[15]113毛澤東指出,“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15]110必須經歷“十月懷胎”,才可能“一朝分娩”,生動形象地說明調查的重要性以及調查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辯證關系。在《實踐論》中,他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闡釋認識和實踐的關系。在《矛盾論》中,他用“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等成語以及三打祝家莊的故事剖析認識問題不能帶片面性的道理。在《反對黨八股》中,他用“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諷喻黨八股,認為黨八股“語言無味,像個癟三”,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來闡述做什么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他用“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來諷喻不注重實際情況的主觀主義者。

“專門學術的文章,不十分著重寫作技術,只要有材料、有內容,即使用了艱澀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不是十分要緊的。通俗的文章卻要求我們寫得具體、輕松,要和現實生活打成一片。”[9]278艾思奇努力讓哲學理論從“學術世界”回歸“生活世界”,《大眾哲學》開篇就指出,“哲學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9]17他從生活的問題講起,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和俗語,用歷史和現實的事實來闡釋哲學觀點,又用哲學理論回答當時人民大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他從人類生活事實中尋找哲學思想,把社會上不同人存在的不同想法歸納為“悲觀主義”、“宿命論”、“唯物主義”、“享樂主義”等哲學思想。他注重良好分析框架對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效用,每一篇文章都以一件具體的事例為中心,每一篇所定的題目都用大家熟知的事例或者俗語做文章標題。艾思奇用“岳飛是怎樣死的”為題探討對立統一規律,“用照相作比喻”為題引出反映論,用抗戰八年的事實證明持久戰的戰略思想是正確的,用“天冷會凍死人”來談客觀規律,用“天曉得”這一很熟的俗語來說明“不可知論”,使讀者感覺到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李瑞環在《學哲學用哲學》中用“紫砂壺的故事”揭示香港回歸后要把好的東西堅持下去的道理;用“紫荊花的故事”闡述香港人要團結的道理;用“秀才老婆生孩子的故事”批評沒有材料、硬憋文章的人;用“吃祖宗飯,造子孫孽”批評在環境問題上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的現象;用“混凝土結構”的配比情況比喻領導班子的配備要結構合理;用“眉毛胡子一把抓,核桃栗子一齊數”強調做事要分分類、排排隊,如果不加選擇,就必然是“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亂”;他把思想問題比作鎖,對于思想政治工作來說,遇到落后、難辦的人,要先點一點油,慢慢捅,不然不是把鎖捅壞了,就是把鑰匙弄斷了。這些話語內容形象生動、貼近生活,拉近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受眾的心靈距離,易于受眾接受馬克思主義。

4.以大眾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為輔助加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貼近生活的話語內容需要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表達出來,以提升話語內容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缺乏藝術性的藝術品,無論政治上怎樣進步,也是沒有力量的。”[2]870因此,不解決好“怎么說”的問題,僅僅平鋪直敘,再好的話語內容取得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通俗理論讀物以講故事、列數據、平等對話等大眾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和多樣化話語傳播手段制造親近性文本,培育話語情感,增強了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有效性。

經典通俗理論讀物時刻注重“我”(作者)與“你”(受眾)的現場交流,讓“你”感受到“我”隨時都在與“你”現場對話,為“你”解疑答惑。此時,受眾能感受到作者已經不再是傳統思維中高高在上的意識形態的傳播者和社會的代言人,而是伴隨自己成長,處于平等地位的真誠對話者和知心朋友。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毛澤東開門見山:“你對于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于某個問題的發言權。這不太野蠻了嗎?一點也不野蠻。你對那個問題的現實情況和歷史情況既然沒有調查,不知底里,對于那個問題的發言便一定是瞎說一頓。”[15]109針鋒相對的問話讓你立刻置身話題中,迫使你自覺自愿參與到與作者的對話交流中。在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時,毛澤東用排比句式邀“你”現身:“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織同性質,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變革原子的情況。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你就得參加革命。”[15]287在探討“現象和本質”問題時,艾思奇引導讀者結合“我們”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情、人物以及一切現象來思考這些客觀現象的內在本質,儼然“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交流對象,使受眾產生強烈的臨境感,易于接受作者所講述的理論觀點。

以設問的話語方式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毛澤東在探討矛盾同一性時主動設問:“為什么雞蛋能夠轉化為雞子,而石頭不能夠轉化為雞子呢?為什么戰爭與和平有同一性,而戰爭與石頭卻沒有同一性呢?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東西呢?”[15]331以此激發受眾的求知欲。艾思奇預設好讀者可能出現的疑問,主動設問,“聰明的讀者在這里一定會問”,[9]89“也許有人又要質問了”,[9]92引導受眾確立問題意識,吸引受眾閱讀興趣。

二、以受眾為中心: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的建構

近年來,不少權威部門和專家學者積極投身通俗理論讀物的撰寫工作,出版發行了一大批通俗理論讀物。據統計,“近三年來,各地出版單位組織出版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圖書近3000多種;2010年,用通俗的文字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圖書已達1500多種。”[16]但是筆者認為,從人民大眾的認可度來看,目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研究成果多,通俗讀物精品少。這一事實督促我們要吸取經典通俗理論讀物的成功經驗,始終堅持以受眾為中心,努力從話語對象、話語內容、話語形式、話語情感、分析框架等五個維度建構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向縱深發展。

1.話語對象維度。當下中國正處于復雜的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凸顯,人民群眾的疑惑很多,政策決策者們需要解讀的理論也不少。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找準話語對象,確定共同話語,選好話語主題,是馬克思主義能否實現大眾化的首要前提。首先,要細分大眾化的話語對象。當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話語對象仍然是人民大眾,不是人民大眾中具有較高學術修養的人。但是,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已經使人民大眾整體上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提升了人民大眾的知識水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中國社會,人民大眾文化水平低下,如今我國已經基本消除文盲,成為高等教育大國,正在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這些變化足以說明人民大眾知識水平總體上已經得到提升,他們對信息的需求量和需求層次也隨之提高;另一方面,伴隨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交流日益頻繁,社會分工逐步細化,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學歷的個體以及由此結成的群體對信息的需求類別和需求層次也有所不同。因此,當前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必要改變以往用整齊劃一、千人一面的話語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模式,逐步細化話語對象,從“大眾”走向“分眾”,深入分析各個“分眾”的新變化、新特征,有針對性地傳播馬克思主義。其次,要把握話語對象的需要和興趣。只有“深切地明白了中國大眾在智識上需要些什么,因此也才知道自己為了他們應該寫些什么”。[9]282當前,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把握時代發展需要,經常深入人民大眾,認真調研和梳理與人民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人民大眾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長期困擾人民大眾的難點問題,并緊密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對人民大眾期盼得到解決和解答的問題作出深入淺出、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解讀。同時,還必須深入挖掘話語對象的接受需求,把握話語對象的接受興趣,評估話語對象的接受能力,為話語對象量體裁衣定制話語主題。

2.話語內容維度。通俗理論讀物話語體系構建的話語內容維度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回歸“生活世界”闡述主題。“生活世界”是由德國現象學學派創始人胡塞爾首先提出的概念,后被引入教育學、哲學、社會學等眾多領域,呼吁回到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社會現實生活和由此建構的精神世界中探討問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在人民群眾中實現大眾化,理應回歸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世界”,直面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和社會主導的思想觀念,聚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傳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相結合,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人民群眾熟知的俗語以及符合社會主導的思想觀念來解釋理論。艾思奇在寫作《大眾哲學》時,不斷向生活學習,“因為不能充分地把現實生活的事例應用到所寫的東西里去”,[9]280他才不得不尋找另外的接近讀者的路徑。在《大眾哲學》里面,艾思奇努力尋找與人民大眾有共同話語背景的生活事例和熟知的俗語,用這些與人民大眾生活產生交集部分的事例和俗語來解釋哲學原理,使原本神秘的哲學原理變得形象、直觀、具體,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懂哲學,真信哲學,真用哲學。二是引入歷史案例論證主題。“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成功的歷史案例可以為我們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資源,失敗的歷史案例為我們提供可記取的教訓,它們都能夠作為我們論證主題的證明材料,增強理論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不僅要注重引用歷史事例證明所論述觀點,還要講述歷史發展脈絡,以理清歷史發展的源與流,增強理論觀點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使人民群眾易于認可、理解、接納這些理論觀點。

3.話語形式維度。如何使話語形式接近受眾,引發受眾接受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一是話語形式要有中國氣派、中國作風和中國風格。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當前還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人民群眾中實現大眾化。所以,話語形式首先必須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和句式結構,符合當代中國人的話語習慣和思維邏輯,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歐化句式。只有滿足這一基本前提,才有可能使馬克思主義接近受眾。二是恰當運用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空洞無味的理論趣味化。三是在講故事中剖析道理。通過講述歷史故事引出對理論觀點的剖析,寓深奧的道理于有趣的、真實的歷史故事講述中,避免受眾難以接受的空洞無聊的理論說教。四是在對話中傳達思想。作者顧慮到受眾的接受力,預設好受眾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能夠引導受眾盡快進入角色,增強作者與受眾的互動性,提高受眾對理論的認可度。在創設對話時,盡量創設與大眾民主平等的對話語境,多用第一、二人稱,慎用第三人稱,使“我”從意識形態的傳播者、社會的代言人轉變為伴隨“你”共同成長的真誠對話者和平等交流者,在“你”和“我”的真誠對話和平等交流中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4.話語情感維度。話語情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在動力,培育話語情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在需要。毛澤東同志指出,大眾化“就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應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2]851“如果我們的知識分子讀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書,又在同工農群眾的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有所了解,那末,我們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語言,不僅有愛國主義方面的共同的語言、社會主義制度方面的共同的語言,而且還可以有共產主義世界觀方面的共同的語言。”[17]有了這些共同話語,我們才有了與人民大眾有效溝通和順利交流的基礎。有了這些共同話語,我們傳播的理論話語才可能與人民大眾產生情感的共鳴,才能牢牢抓住人民大眾的心。因此,理論傳播者只有深入人民大眾的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向人民大眾學習豐富生動的話語,儲備充分的生活知識,與人民大眾形成共同話語,并在生活實踐基礎上進一步總結提煉,用人民大眾熟悉的、對味的、生活化的,反映人民大眾呼聲的,與人民大眾有深厚感情的話語來剖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才能拉近與人民大眾的心靈距離,讓人民大眾賞識你的作品,接受你的理論。

5.分析框架維度。分析框架是依據一定的理論體系和邏輯思路,對某一對象進行系統解構或建構的思維方式。良好分析框架的建立有利于作者理順寫作的邏輯思路,有利于受眾探求問題的緣由,把握問題的來龍去脈,追尋問題的本質。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建立接近受眾閱讀習慣的分析框架。一是以具體事例為中心,做到言之有物。《大眾哲學》以具體的事例為中心,圍繞生動鮮活的事例對所蘊含的理論觀點進行具體明白的解釋,使抽象理論形象化,避免了空洞的理論說教和收效甚微的尷尬。二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做到脈絡清晰。《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理論讀物堅持為人民群眾解答疑惑、解決實際問題的宗旨,由具體事例引出論題,梳理論題產生的源流和歷史,解讀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脈絡清晰,為人民群眾解決問題指明了方向。如《干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以遼寧省鞍山市“康爾福”刮痧連鎖店為例,從為什么失業、失業后工人怎么辦、政府如何解決失業現象等方面全面解讀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下崗失業問題,使人民群眾了解了問題的實質和解決辦法。

三、結語

在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理論讀物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為我們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回味。但是,在當前思想文化領域多元多樣多變的復雜形勢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把馬克思主義深入到每一個話語對象,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還需要理論工作者加強理論研究,推動理論創新;更需要廣泛開展理論宣傳和普及工作,以科學的理論提升人民大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十七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07.

[2]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

[5]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3.

[6]毛澤東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7]李瑞環.學哲學用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8]艾思奇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00.

[9]艾思奇.大眾哲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1]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12]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3]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478.

[14]江西省文化廳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員會.中央蘇區革命文化史料匯編[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39.

[15]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柳斌杰.發揮新聞出版工作優勢推出更多更好通俗理論讀物[N].人民日報,2010-10-14(20).

[17]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3.

D61

A

1002-7408(2012)05-0043-04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托項目專項課題經費資助項目(08FD3079);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課題經費資助項目(SC09W013)。

何理(1981-),男,四川安岳人,川北醫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講師,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宇輝]

猜你喜歡
受眾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電視新聞如何獲得受眾信任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爽免费视频|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色偷偷一区| 亚洲第一视频区|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日拍夜夜操|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综合亚洲网| 五月综合色婷婷|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自拍偷拍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色综合狠狠操|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h网站在线播放| 色综合中文| 日本www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91视频区|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2|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伊人91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国产精品污视频|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资源| 激情综合激情|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日本a级免费|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青青久久91|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