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京宜
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一條主線。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把黨的十八大精神學得更加深入、領會得更加透徹,貫徹得更加自覺?!绷暯酵镜纳鲜稣撌?,對于我們深入把握十八大報告的主要內容,深刻理解十八大報告的精神實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十八大報告圍繞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從五個方面展開了論述,可以簡括為:“五新”: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就,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果,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概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涵義,五、黨的建設科學化的新要求。
報告第一部分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和十年的工作,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就。十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國經濟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增速,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跡。我國經濟總量2005年超過英國、法國,2008年超過德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十年來,人民生活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5000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全民醫?;究蚣芤呀浶纬?,農民結束了2600年種田交稅的歷史,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十年來,我國國際地位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們成功應對了金融危機、抗擊了自然災害,打擊了藏獨、疆獨分裂勢力,舉辦了奧運會、世博會。神舟上天、嫦娥攬月、天宮對接、蛟龍入海一一成為現實。我國已成為第一大貿易出口國、第一大新興市場、第二大貿易進口國、第五大對外投資國。2003年至201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20%。所有這一切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全適應我國國情,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報告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報告從18個方面列舉了存在的問題,包括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較多,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一些領域的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報告在這些問題上沒有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而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顯示了實事求是的態度。
報告以充分的事實和嚴謹的邏輯告訴人們:我們既取得了巨大成績,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成績是第一位的,是主流;問題是第二位的,是支流。只看到成績不看到問題,隨意“拔高”我們所處的發展階段,是不正確的;反過來,只看到問題不看到成績,任意丑化和妖魔化現實狀況,同樣是不正確的。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就,它充分證明了黨和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性。
十八大報告指出:“總結十年奮斗歷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聯、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笔舜髨蟾娴闹匾暙I之一,就是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新的闡釋和新的定位。
首先,它確認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報告以四個“更加自覺”論述了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即“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眻蟾嬉詣訋ъo,再次確認了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的論述: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種確認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表明科學發展觀已經經受了歷史的檢驗,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其次,它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報告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這就是說,這十六個字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揭示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具有重要的意義:1.科學發展觀以主觀和客觀相適應為最高標準。如果說,前述四句話是科學發展觀之“形”,后面十六個字則是科學發展觀之“神”,形神兼備才是科學發展觀的全部。“解放思想”要落腳在“實事求是”上,“與時俱進”要落腳在“求真務實”上,一言以蔽之,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才是科學發展觀的最高標準。2.科學發展觀拒絕任何停滯、僵化、機械、教條,對科學發展觀進行機械式和教條式的理解和搬用,本身就是對科學發展觀內在精神的曲解。例如一些地區存在的“GDP崇拜”“福利主義”等等,就屬于這種情況。
再次,它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新的定位。報告分別從縱向、橫向和總的定位三個方面,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性質與地位。在進行了縱向闡述和橫向闡述之后,報告做出了此番評價:“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至此,科學發展觀由戰略思想“升格”為指導思想,成為了黨的指導思想。應當說,科學發展觀是當之無愧的,因為它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要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三大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從此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
十八大報告依據十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和理論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迄今為止最為完備的新的概括。
它全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種形態。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道路、理論和制度三種形態。道路是實踐形態,理論是理論形態,制度是權利義務形態。道路的主要含義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理論主要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它們共同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大基本問題。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會這個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括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還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具體制度。在三大形態中,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完備形態。
它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八項基本要求。這些基本要求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和解放社會生產力,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堅持和平發展,堅持黨的領導。這八個方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質”的全面描述,它鮮明地體現了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強調了目的與手段的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以人為本的主義,它以人為出發點和目的,除了人以外,其他全是手段。二是強調了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堅持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等,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講效率,而且要講公平,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同時,要把共富、和諧放到應有的高度,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三是強調了國際與國內的統一。堅持和平發展,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關注國內局勢,而且關注國際局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當也必須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環境中推進,應當也必須在反對霸權主義的斗爭中推進。顯然,八項基本要求是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豐富和發展,它表明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又達到了新的高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近期目標和中期目標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即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近期目標進行了調整和充實,并依據這個目標提出了各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也就是說,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更加完整、更加清晰的目標和任務。這里僅就最具特色的“亮點”作一些簡要的分析。
從目標上看,它提出了“五位一體”的建設任務,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五個方面的改革任務,它們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等。在五大建設中,生態文明建設是最新的成員,它既是對現實情況的積極回應,也是對世界文明主潮的積極適應。這就是說,一方面,客觀現實要求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應有的高度。十年來,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資源和環境問題卻日益突出地擺在我們面前,一些地方資源、環境遭到破壞,危及了人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世界文明的發展也要求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應有的高度。工業文明已經發展了幾百年,在這個進程中,人類取得了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巨大成功,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繁榮。但是同時,人類也遭到了大自然的嚴峻報復,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人類健康受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終于認識到:人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應當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走向明天,生態文明是繼工業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形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適時地將“一個翻番”變成了“兩個翻番”,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立場的又一次生動體現,它蘊含了極其寶貴的認識:脫離居民收入的單純的GDP增長,其意義是十分有限的。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從方略上看,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舉措。1.在經濟建設及經濟體制改革中,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即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要求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顯然,這個核心問題,提挈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各個方面。2.在政治建設及政治體制改革中,突出了協商民主問題,以此向世人宣示: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標志的選舉民主,與以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標志的協商民主,是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走“因形就勢”的道路,而不能走“另起爐灶”的道路。這就是說,我們不要兩院制,但要完善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不要多黨輪替,但要完善多黨合作;不要三權分立,但要完善權力制約;不要西化,但要法治和政治文明。3.在文化建設中,初步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上述24個字,共同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上8字”,著眼于國家層面,“中8字”著眼于社會層面,“下8字”著眼于個人層面。也可以說,“中8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8字”和“下8字”則是核心價值觀在上下兩個層面的延伸。4.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首提“建設美麗中國”?!敖ㄔO美麗中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其一、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通俗版”,因為比之生態文明建設,它更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傳播、易于接受。其二、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升級版”,因為與過去所說的資源環境問題相較,它更加強調質與量、表與里的統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中國不僅要解決資源環境的制約,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要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成為幅員廣大、風韻獨特的世界花園。
報告最后一部分,論述了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個重要問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建設,關鍵在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報告在這個方面,呈現出兩大特點。
它調整了黨的建設的格局。報告根據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第一次將黨的建設的格局調整為“12345”,即一條主線(以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兩個堅持(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三型政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性政黨),四自能力(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五大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至此,黨的建設形成了縱向上一條主線,橫向上五大建設,內容完整、特點鮮明的新的格局。
它突出了理想信念這個關鍵。報告全面論述了黨的建設的八項任務,包括堅定理想信念、密切聯系群眾、發揚黨內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黨管人才,、加強基層黨建、反對腐敗、加強黨的紀律,等等。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中也強調了堅定理想信念、密切聯系群眾和反對腐敗這三項重點任務。無獨有偶。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同志的講話,不約而同地將堅定理想信念置于首位。這顯示出,在加強黨的建設的諸項任務之中,堅定理想信念成為重中之重,它決定和影響著黨的建設的其他方面。
報告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使理想信念問題由“虛”轉“實”,使“中國夢”“兩個一百年”“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等,成為凝聚黨心、軍心和民心的顯著標識。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要求自己的黨員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因為前者是對黨的最高綱領的認同,后者是對黨的基本綱領的認同,因此不能有任何含糊。但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理想應當落腳在信念上,信念應當落腳在具體目標上,否則,理想信念就容易流于空泛,失去它應有的力量。強調“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于黨員來說,不是弱化而是強化了理想信念;對于人民來說,不是減弱而是加強了政治共識。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這個結論。
黨的十八大報告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繪就了宏偉的藍圖。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十八大提出的各項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推進海南科學發展和綠色崛起,實現國際旅游島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
[1]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R].人民出版社,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