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4月,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報道:河北農大果樹系93(01)班同學照顧同窗父母15年。感動之余,我開始籌劃把這一真人真事搬到大銀幕上,讓更多體會這樣的正能量。”電影《一諾千金》制片人譚秋寧告訴記者拍攝該片的初衷時說。
譚秋寧的這一想法后來得到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等部門相關領導和專家的響應和大力支持,很快就有不少公司和個人紛紛加入到《一諾千金》的制作隊伍中。
情義河北,善行天下
作為河北瑪西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諾千金》是譚秋寧涉足電影后的第一個項目,而在之前,她的身份是河北省《法制報》的記者。對于電影,她謙稱自己是個“門外漢”,作為記者和女性,她比別人多一份敏銳、細膩的洞察力。
“原來從事媒體工作,會接觸各式各樣的人和案子。有些人掙了錢之后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誠信則更彌足珍貴。”對比河北農大果樹系93(01)班感人的事跡,譚秋寧很是感慨。她決心要把這起真人事跡以電影的形式宣
揚出去,希望能以“誠信、孝敬、互助”的正能量去感化這個社會。
當然,受到感動和啟發(fā)的不止譚秋寧一個人。
“我一直在尋覓,想寫一部反映河北人文的劇本,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一諾千金》的編劇詹文冠在看到這樣的故事后,也立被其所感染,而他的想法恰好與譚秋寧一拍即合,于是兩人開始了合作。
后來,受到河北省委宣傳部“情義河北、善行天下”的啟發(fā),在河北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詹文冠的創(chuàng)作愿望很快得以實現(xiàn)。由于深受故事感染,影片的劇本創(chuàng)作一氣呵成,“一個星期完成了近20萬字的初稿。”
“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同學15年傾情照顧已逝同學李寶元父母的感人事跡,就是這片熱土特有的精神氣質的體現(xiàn),是燕趙人文亙古的遺傳,絕對配得上‘情義燕趙’這四個字!” 詹文冠激動地說。
劇本出來后,河北省委宣傳部以及省影視家協(xié)會等組織專家對劇本進行了嚴格論證,先后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影片最終由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河北瑪西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亞神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幾方聯(lián)合拍攝完成。
市場出路
“我當時壓根兒沒想過這部影片能在院線市場上映。”談到影片的市場回報,譚秋寧直率地說。
在電影逐步商業(yè)化和市場化的當下,譚秋寧一開始就明這類小制作電影的“市場命運”,而她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能把影片做好,能放給更多的人看,讓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從中收獲一點感動,對我而言這部電影就算‘賺’了。”
對于自己制作的第一部電影,譚秋寧非常認真和謹慎,力求完美。“影片劇本修改了多少遍,連我自己都記不清了,包括成片后的調整。”動作最大的一次是今年3月份 “影片已經通過了正式的審查,后來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合適的地方,于是領導和專家提出修改意見,我們又返回到北京請專家探討,最終重新改后又拿了龍標。”
第一次做電影,過程曲折在所難免,但譚秋寧認為自己非常幸運,“因為有很多朋友不計報酬地幫我,這是我堅持完成影片的最大動力。”
電影制作完成后,譚秋寧覺得僅一部電影的宣傳力量還太小,于是發(fā)動大家做了一次主題為“善行河北”的微電影主題大賽,旨在以微電影形式為載體,以“一諾千金”千古美德為視角,挖掘每個人身邊的誠信善舉故事。這次活動既為影片《一諾千金》做了宣傳,也讓主流價值觀“誠信、擔當、博愛”得到更好更廣泛的傳播。
影片在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放映時,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受到鼓舞的河北省電影制片廠廠長審曉義把影片推薦到華夏電影發(fā)行公司,對方立刻表示愿意接受發(fā)行工作。
影片的聯(lián)和發(fā)行推廣方——河北中聯(lián)影業(yè)院線公司總經理許寶妹認為,《一諾千金》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具備商業(yè)類型片的特點,應該在院線市場上有所收獲。在得到河北省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后,片方與發(fā)行方決定以河北省為重點發(fā)行區(qū)域,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場運作兩手抓的方式在9月9日登陸河北省的各大影院。為保證影片在河北地區(qū)的順利上映。8月31日,河北中聯(lián)影業(yè)院線公司召集旗下所有影院齊聚石家莊,專門召開了《一諾千金》的發(fā)行動員大會,號召各影院群策群力,做好該片的發(fā)行放映工作。之后,影片還會在北京、廣州等其他重點區(qū)域上映。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