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上半年,衛視江湖“第一”幾番變化。前十排名中的后五座次此起彼落,更加充滿變數
動蕩”是2012上半年衛視格局的真實寫照。
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規范上星頻道節目生產及廣告播出的新條令出臺后,衛視熒屏之上,各種新節目輪番上陣、頻道面目變化多端,與此同時,衛視排名忽上忽下、廣告營收不確定因素增多、電視人才頻繁流動,衛視競爭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省級衛視排名方面,湖南、江蘇、浙江繼續位列前三,不同時段座次先后出現變化,東方、天津、安徽爭搶第四、第五,收視絕對數值相差不大,前十中的后五則此起彼落,更加充滿變數。
“搶椅子、爭座次”除了檢驗著衛視面對新政的各種智慧,也反映了媒體發展與經濟環境的緊密關聯度以及多媒體競爭格局中媒體自身的重新定位,后兩者對衛視綜合實力的影響,某種程度上蓋過了前者。
排名變化的背后
2012上半年,衛視江湖“第一”幾番變化,已經連續多年蟬聯衛視收視排名冠軍的湖南衛視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一段時間內,憑借三集電視劇+綜藝節目的“荔枝編排法”,江蘇衛視在晚間時段迅速崛起并超越湖南成為第一,江蘇在白天時段的收視表現也快接近湖南,而“全天第一”也是江蘇一直追求的目標。
面對勁敵,暑期來臨,湖南衛視開始抓“核心觀眾”,以“青春向上”+“快樂中國”的調整收復失地,“鎮臺之寶”《還珠格格》第13次登陸湖南衛視熒屏。不過,湖南衛視認為,頻道七月改版的成功絕不是靠《還珠格格》,“主要還是一系列創新節目和730金鷹獨播劇場、周播劇場帶動頻道整體的收視和關注度持續攀高。”
相比冠亞軍的激烈爭奪,排名第三的浙江衛視收視一直比較穩定,“基本都在同時段前三,收視在1個點左右”。2012上半年《中國夢想秀》成為節目標桿,7月上檔的《中國好聲音》收視突破3%,該節目在晚上11點至凌晨1點的重播收視也超過1%,這樣的好成績給頻道整體帶來了明顯拉動。浙江衛視也是惟一一個在黃金時段常設紀錄片欄目的頻道,盡管《人文深呼吸》等節目對收視率貢獻不大,卻被浙江衛視看作頻道的精神核心。
上半年,東方衛視排名第四,相較去年的第七上升了三個名次。東方衛視副總監徐曉艷認為,數據是由觸達率和收視市場共同決定的,其中涵蓋頻道的覆蓋水平、宣傳推廣能力、觀眾對節目的認可等,此外還有“編排出效益”。上半年東方衛視除了季播節目對收視貢獻較大外,《東方直播室》一周雙播,《誰能百里挑一》從原來的周四21:00調換到周六22:00后收視提到了前三。電視劇選擇堅持精準定位,主打都市劇讓頻道特色更加清晰。
“目前東方衛視一周當
中有五天上升明顯,周三、周四還有提升空間。”徐曉艷表示,下半年東方衛視除了已經播出的音樂選秀節目《聲動亞洲》外,模式節目《頂級廚師》將是重點項目,此外還有兩檔新節目在研發中。電視劇方面,將推出《正者無敵》《母親母親》《我的經濟適用男》《丈母娘來了》等劇集。
上半年收視排名第五的天津衛視表示,其實截至6月30日,天津與東方的數值僅差一線之隔(小數點后四位不一樣),由于頻道收視呈持續上升之勢,截止到7月7日時,CSM媒介研究35城市數據顯示,天津已超過東方成為第四。2011年天津衛視排名第七,隨后又上升至第六、第五。
內容、編排、宣傳、覆蓋共同影響著頻道的收視起伏,好節目對頻道收視穩定性的意義要強于電視劇,綜合實力、系統成熟度則決定著頻道的整體實力和品牌形象。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認為,目前的衛視格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這與節目的定位和制作水準有關,也和當地主管部門對衛視的政策有關,“觀眾無法綁定,多么領先的衛視都有可能掉下來,內容需要不斷更新,衛視應打破原有自產自銷的觀念,更多利用社會力量,加大對節目的投入,投入不到位,不會有好節目。”
系統的力量
衛視競爭是系統競爭。
《花樣年華》《甲方乙方》《一站到底》《脫穎而出》《夢想成真》??2012上半年江蘇衛視節目推陳出新的速度令人矚目。
據了解,江蘇衛視共有5大節目制作團隊,他們在制作現有欄目的同時也在策劃著新欄目,頻道每月研發的新節目創意不少于20個,每月都有一檔新樣片進行錄制,新節目能播出多久則完全交由觀眾檢驗,如果一檔新節目上線后市場反響一般,頻道就會把它停掉,再研發新節目。“關鍵不是要創新,而是要創優”,對于江蘇衛視而言,暑期之后會有哪些新節目,頻道版面如何編排全部都是“動態的”。
天津衛視對待新節目的態度也是這種機制:孵化期,提供基本工資,一旦樣片成功,替換現有競爭力不強的節目。天津衛視全面崛起還有一個重要背景,即在兩年前專門成立了一家運營天津衛視的天視衛星傳媒公司。“我們決策體系比較扁平,機制比較靈活,比如買一部劇時,可能其他頻道需要層層申報,他們報告還沒打完我們決策就出來了。”天津衛視副總監王屹向《綜藝》表示,除了在推出新劇目、新節目時速度比較快,公司化的運作模式,“短板理論”的提出,也讓團隊成員壓力與動力并存,“哪個環節影響頻道的提升,哪個就是短板,該扣錢的時候一點都不手軟。”
2012年1月1日和7月1日,湖南衛視推出兩次改版對內容進行優化。面對收視波動、人才流失等現實挑戰,湖南衛視的內部機制改革也在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近期幾大部門負責人進行換崗,一系列常態創新制度、節目激勵制度、團隊工作室制度先后出臺,制片人擁有了更大自主權。
深圳衛視去年憑借《年代秀》殺出重圍,今年除了給原有團隊“新的鼓勵”之外,還在積極引進新的團隊加盟,以改善人手短缺的問題。頻道還專門設立了創新基金促進節目研發,面向全集團征集節目,排名前十的方案會獲得最多5萬元的獎勵,如果制作出的樣片獲準播出,節目組將得到50萬元的獎勵。與此同時,版權模式節目的引進也在強化中。
浙江衛視上半年高調引入周立波,暑期又推出大手筆的《中國好聲音》。“頂層設計,綜藝大片”的理念帶來了廣告的大幅提升,據說《中國好聲音》原本13.6萬/條的15秒廣告,兩周下來已經漲到20萬/條。
《中國好聲音》首創了中國電視業投資分成的制播分離模式,該節目由浙江衛視與星空華文傳媒旗下燦星制作共同推出,制作層面核心成員來自上海“達人秀”和浙江“記歌詞”兩個團隊,前者牽頭制作,后者提供支持。
CSM媒介研究71城市收視數據顯示,2012年1-5月上星頻道改版后,收視率與所占份額總體同比、環比均穩步上升,省級衛視表現尤其明顯,一定程度上是地面頻道、市縣級頻道收視份額減少所致。具體數據:中央級媒體(央視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收視份額上升1.17%,各省級衛視收視份額總體上升0.39%
2012年1-6月,中央級媒體(央視和中國教育電視臺)平均收視份額為3.29%,省級衛視平均收視份額為3.97%。其中,排名省級衛視第一的湖南衛視全天收視率0.49%,收視份額3.64%,湖南衛視7月1日改版后至今,全天收視率為0.50%,2002年至今,湖南衛視已連續10年穩居省級衛視第一。排名第二的江蘇衛視在2012上半年收視提升明顯,尤其是晚間時段,以收視率0.964%,收視份額3.00%的成績超過湖南衛視成為全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