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農民有糧食輕減化傾向,他所選擇種植的糧食品種屬于勞動力投入最少和最省事的”
2012年8月12日早晨,細雨陣陣,北京798藝術區的偏鋒新藝術空間,聚集了農民、NGO代表、政策研究者、藝術家、學者、記者等不同背景的人士,他們要在這里進行一次民間“圓桌對話”,主題是“糧食安全”。
“到目前為止,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也就是近十億人尚未解決溫飽,聯合國千年目標的第一位就是令全球的饑餓人口減半,到現在還沒有完成。為什么經濟發展得這么快,饑餓人口仍然存在?而大多數挨餓的人正是負責生產糧食的農民?!边@是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駐中國代表Percy W.Misik的開場白。
現場,國內16位藝術家展示了以“糧食安全”主題的藝術作品,試圖回應這一問題。
藝術家李槍建造了一個云南佤族的糧倉?!八笳髦M?,人類需要一個糧倉?!彼菑墓娼M織樂施會在貴州省織金縣橋上村的項目上找到的靈感。
去年,李槍在橋上村遇到了40歲的農民劉琴。劉琴告訴他,近年來地里收成不好,暴雨總是來得比以往早,玉米沒來得及成熟就被打壞了。丈夫生病,4個兒子都在上學,劉琴成了家里務農的頂梁柱。村里不少農戶家,主要勞動力也是婦女。
今年,橋上村通過樂施會引進了比普通玉米早一個月成熟的早熟玉米品種。如此,盡管雨季提前,劉琴家也有了比較好的收成,而且因進入市場較早,她家的玉米比普通玉米的售價更高。
“農民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關鍵”,樂施會政策倡導總監孫學兵在對話現場說,在發展中國家,5億個小農場養活了全世界20億人口;其中,中國1.93億的小農場養活了5.8億人口。另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2011年的報告,通過過去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成功地降低了貧困和饑餓人數。
盡管成就斐然,但中國僅有世界7.9%的耕地和6.5%的淡水資源,卻要養活世界上近20%的人口,壓力巨大。
2012年,隨著全球糧食價格危機再次上演,谷物價格的上升也將使肉類價格隨之上漲,其他國家也面臨著生產資源日益緊缺的問題。
“2011年世界人口已經達到70億,到2050年全世界的人口將達到90億。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為了滿足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的需求,糧食產量將顯著增加達到70%。這意味著需要將近十億噸的稻谷類產品和將近兩億噸的肉類產品。”Percy W.Misik說,“高速增長的世界人口令全球不得不緊張地關注糧食安全問題?!?br/> 除了“總量”,還要“買得起”、“買得到”
上世紀60年代出生于內蒙古的藝術家簫昱參與了這次對話。雖然“糧食安全”在藝術圈是個冷門話題,但他覺得離自己并不遠。
簫昱還記得十一二歲時家里糧食不足的光景,父母為了養活家里5口人,只能去農村買紅薯代替。連續吃了20天紅薯后,簫昱和兄弟姐妹每晚趴在床邊吐酸水。
“不是沒錢買,而是買不到糧食?!北M管早已遠離饑餓,童年的記憶令簫昱意識到“糧食安全與生命形態相關”。“缺糧的年代里,我姑姑的工資就是三袋小米,在這個意義上,糧食替代了貨幣?!焙嶊耪f。
5年前,簫昱開始創作一系列與糧食安全相關的藝術作品?!霸诮裉欤Z食安全其實是資源被重新分配的問題,也就是怎么分配、怎么獲取、怎么占有?!?br/> “還有一點相當關鍵,就是:日糧的構成,日糧的營養充分不充分,量夠不夠?!睂O學兵研究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最近發表的講話,認為關于糧食安全的說法簡單而言就是兩個字,一個是量,一個是質。
“日糧”的說法,引起了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獅山村村支書黃岡的注意。與城市里的飲食習慣不同,黃岡所在的地
e5ZHHvK5nny1UkEH5K3mYbBhMc4xMtNDqXx1ky8/hUE=區,飲食習慣是一天兩餐,早晨九十點吃早飯,下午三四點吃午飯。
黃岡說,兩餐制有歷史的原因,貴州以前比較貧窮,少吃一頓能節省些糧食,同時也有現實原因,貴州農村的學生讀書大約是從上午10點后開始,到下午3點半放學,多數家庭為了配合孩子的上學時間,也遵循了這種兩餐的習慣。
黃岡對貴州農村吃飯問題的描述讓對話現場許多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很感慨?!凹Z食安全意味著所有的人每天都有能力攝取到足夠的安全的有營養的糧食,可以有活力并健康地生活?!盤ercy W.Misik為糧食安全下了定義。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產業與技術研究室主任張照新從2005年開始致力于糧食安全內涵的專題研究。在他看來,中國的糧食安全政策與國際上有所區別。
張照新說,目前國內的糧食安全政策更多強調的是總量,即供應上的安全,而實際上應該強調三方面:第一是有,第二是“買得超”,第三是“買得到”。“希望可以通過討論,共同發聲,幫助我們的國家逐漸完善糧食安全政策,從原來較多重視總量,過渡到‘既有量、又有類’的政策?!?br/> 未來誰種地
黃岡的故鄉綏陽縣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也是中國農業部命名的雜交之鄉,傳統的農耕條件算是比較好的。
獅山村有村民6500多人,4700多畝土地,人均0.7畝,糧食產出自給自足理論上能夠實現。然而,眼下糧食能否保收卻成了橫亙在獅山村村民面前的難題。黃岡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全村在外打工的青壯年超過2200人,留在村里的以老人、婦女和兒童為主,這就對農業生產提出一個嚴重的問題,勞動力極度缺失。這也是如今許多中國農村面臨的問題。
勞動力少帶來連鎖問題,由于對土地的勞動投入不足,地里雜草非常多,農戶被迫加大化肥以及除草劑和農藥用量,導致土地板結現象越發嚴重?!岸咀魑锍艘徊糠址N子,其他農作物基本上都荒了。再加上近年來遭遇的氣象災害,2010、2011年都遇到大旱,減產了40%的糧食?!秉S岡說,周邊其他一些條件更弱的縣,問題可能比綏陽更不樂觀。
“20年后,還有誰來種地?”對此問題,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發言回應。2010年,朱啟臻主持了—個大型調查項目,深入國內十個省,調查“誰在種地”。結果顯示,2010年的種地人平均年齡為57歲,如果這兩年沒有補充新人,這批莊稼漢今年已經59歲了。
“當被問到為什么歲數這么大還要種地,許多莊稼漢回答說,‘夠吃就行’,‘夠自己吃就行’。老年人種地其實力不從心,許多人只管種和收,收多少算多少,完全粗放式的管理。農業勞動力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糧食安全很大的潛在威脅?!敝靻⒄檎f。
朱啟臻的調查反映了中國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糧食安全壓力,張照新對此深有同感?!鞍凑漳壳稗r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的統計,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率接近50%,轉移的勞動力是2.5億,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約2.7億。”張照新說。
“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種植業人口減少,以往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業生產模式可能要發生變化。我們去過很多地方調查,發現很多農民有糧食輕減化傾向,他所選擇種植的糧食品種屬于勞動力投入最少和最省事的?!睆堈招抡f,留在農村的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此結構
zSwMV+fhmGbQZ4giUymGfIgSPKTiaCojftxrjaOX1WQ=的勞動力在接受新品種、新技術方面要慢一些,這對通過科技提高農業勞動力水平帶來制約。
隨著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鎮,整個社會對糧食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別是對加工品,對畜產品的消費進一步增多,后者又進一步增加了對糧食的需求。張照新說,盡管過去幾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七連增”,“八連增”,今年則是“九連豐”,但糧食供求關系依然緊張。
用合作社把小農戶組織起來
“去鄉下種地是當下一些城市白領的時尚,但這種潮流不具備為消費者提供規模化糧食產品的能力。糧食安全未來需要依靠的還是農民。2012年中央提出一個概念,培養新型的“職業農民”,就是有志于從事農業的人,他們將來能夠運行起規模相對大的職業農場。朱啟臻對“職業農民”規劃充滿希望。
“這是呼吁多年的方向?!睆堈招抡f,農業部近年來一直在推廣“職業農民’概念,嘗試通過規?;?、產業化的生產,培養一批專業化農民。2011年開始,農業部啟動建立農村基礎設施服務網絡規劃,在縣里甚至村里建設技術指導員制度。
“農民不愿意從事農業,原因是農業生產的收入太少,事實上農業生產如果能夠達到一定的規模,其實收入并不低?!睆堈招抡f,前段時間農業部正在進行一個討論:農業生產規模達到什么水平才有吸引力,農民才能穩定地從事農業?
孫學兵認為,實現規模化的糧食生產當然是確保糧食安全的一種途徑,但是由于中國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小農戶的存在在中國必然是—個長期現象,小農戶的辛勤勞動對于糧食安全的保障有著不可忽視的基礎作用。參與對話的專家對他的觀點多表示認同。
“小農戶的問題,怡恰是糧食安全體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馬驥說,在中國,大規模的糧食供應模式,也就是基本的產業化模式,主要是龍頭企業加上合作社、基地、農戶,這也是整個農業產業供應鏈的最基本形式。
馬驥長年從事對農產品采購及其與農戶利益聯系狀況的研究,他發現,在—個龍頭企業所主導的糧食等農產品供應鏈中,農戶被甩掉了,具有生產技術的農戶被推向了一個比較低級的供應鏈中。
參與此次對話前不久,馬驥去山東調研了一個蔬菜產業供應鏈。他強烈地意識到,小農戶在市場化的運作過程中,在低級的供應鏈中,連最起碼的保護自我的權利意識都沒有。
貴州省和仁鄉村發展研究所負責人吉家欽認為,農戶依靠糧食種植這類傳統產業增收,可能性是很小的,現在更多的農民選擇通過合作社的形式來增強糧食供給能力。“合作社的形式可能是對以前小農戶的這種制度安排做出的一種反思。不是說回到集體經濟的時代,而是通過合作社整合資源,增強小農戶的談判能力?!奔覛J說。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合作社都是最適合農民、最適合農業的組織形式之一?!敝靻⒄檎f。他曾關注過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一家合作社,該合作社生產的是高蛋白大豆。去年,該合作社把大豆價格定為2元4角一斤,結果賣虧了。
今年,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朱啟臻,價格定得更高了,因為合作社生產的規模已經達到100多萬畝,大豆產量占全國該品種產量的三分之一,有加工企業找到合作社的生產地并把總部搬了過去,合作社一下子有了定價權。
“小農戶在糧食生產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盲目跟風、應對市場能力弱等等。要想解決,不是把農戶取消,而是用一種方法方式把他們組織起來,目前就是合作社,合作社能賦予農戶更多的話語權?!敝靻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