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議題可以看到,新興經濟體在經濟衰退中的支柱作用已經得到承認,世界經濟的深度調整成為焦點。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也成為其中一項
9月11日至13日,流行著相聲、“泥人張”,到處西式建筑的天津將迎來夏季達沃斯論壇。培訓志愿者、記者,規劃新增公交線路……大會的氣息彌漫進天津細節中。
夏季達沃斯論壇又叫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是世界500強企業與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各國和地區政府對話的高峰會議,全稱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行業峰會暨全球成長型企業年會”。為與傳統達沃斯論壇區別,它被稱為夏季達沃斯論壇。自2007年創立以來,就決定它一直在中國舉辦。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時節,2012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定為“塑造未來經濟”。與2008年、2010年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不同,這一屆論壇舉行時,對于中國經濟的擔憂甚囂塵上。
到中國了解它是否能夠繼續支撐世界經濟的穩定,這恐怕是人們從全球各地飛赴天津的目的之一。
而會議討論的議題,體現了今天企業家和政要們關心的焦點。面對紛亂復雜的經濟形勢,中國舉辦者和世界經濟論壇的國外負責人羅列了各自認為重要的題目。從中可以看到,世界關心中國什么,中國又關心什么。中國聲音
按照夏季達沃斯論壇的慣例,分別設置官方議題和中方議題。嘉賓將在論壇上對這些議題集中談論。不過,主導大會焦點的主要還是世界經濟論壇確定的官方議題。
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個非官方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前身是1971年創建的“歐洲管理論壇”。因為這個論壇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它在5年以后改為會員制。1987年,“歐洲管理論壇”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論壇的年會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達沃斯小鎮召開,故稱“沃斯論壇”。
在過去幾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一般確定四個分議題以及數十個小議題,在會議期間分不同會場以平行會議方式討論。
與往年不同,在2012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籌備過程中,中方議題第一次被帶到日內瓦通氣。南開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盛斌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達沃斯論壇議題組在瑞士獨自議題。而天津市作為主辦方既要搭臺,也要參與,提出自己關心的議題。”
為了加強中方議題的分量和影響力,2012年5月,天津專門籌建了一個智囊機構一南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其實議題工作在2月份啟動,由南開大學副校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佟家棟構思了總體框架。主要針對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以及近幾年一直討論卻懸而未決的問題。”參與議題設計的南開大學國際貿易系年輕學者彭支偉對本刊記者解釋說。
此前2008年的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為“下一輪增長的浪潮”,小議題包括“全球成長的風險”、“全球經濟展望”、“萬能美元之外”以及“中國資本市場展望”等。2010年第二次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為“推動可持續增長”。
彼時,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剛剛發生并開始擴展。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領導人在致辭中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而在會議進程中,與會嘉賓特別是國外政要、企業家紛紛表達了對中國支撐世界經濟繼續發展的期望。
“今年的議題工作,從梳理達沃斯往年議題開始,最終將焦點鎖定新技術、新能源、宏觀經濟等領域,進而討論與中國新興經濟體以及領軍者城市天津的特色方案。”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榮林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2012年4月,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李·豪威爾到天津參加確定議題的“頭腦風暴”。他說,這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議題設置將圍繞重新思考傳統市場與現有價值鏈、以現代方式應對社會挑戰、通過創新模式重建行業、認識科技領域新前沿等方面展開。
經過兩次“頭腦風暴”,專家們從40多個議題中篩選出達成共識的25個議題。此間,國家發改委的意見舉足輕重。張榮林負責一個能源議題:“他們的意見十分前沿,最初沒有這個議題,定稿前發改委建議增添的,佟校長分配任務時交給了我們。”
“貿易保護、匯率調整等當前全球經濟調整中十分激烈的問題,短期內又難以解決,自然也是議題必不可少的焦點問題。”彭支偉說。
世界關心什么
6月13日,佟家棟、盛斌及彭支偉帶著中方初步議題飛抵日內瓦,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此時,對方的議程組初步擬了40多個議題。
“大方向上大家關注的話題差不多,但達沃斯論壇的議題更細致更寬廣。都是面向未來的前沿性問題,從宏觀、微觀、社會變遷及文化的角度進行展望。”盛斌說。
比較而言,中方議題稍顯粗略,以經濟、商業、管理為主,偏重宏觀視野,也輔以老齡化、城市發展、教育等社會問題。
日內瓦方面更注重未來展望,反思色彩較淡。對于中方關注的債務危機、經濟復蘇等問題,反而不愿過多談及。“或樂觀,或回避,他們都幾句帶過,更多細化到各議題中。”盛斌說。
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是“塑造未來經濟”,最終確定了四個分議題,涉及經濟、商業模式、社會問題、技術問題等,四個分議題下有72個小議題,3天會議中分不同會場以平行會議方式進行。
令盛斌印象深刻的是,達沃斯論壇官方議題非常注重中國,一眼掃去,就有四五個標題出現中國字樣,而沒出現其他亞洲國家。此外,多了新技術、納米、太陽能的話題,適合純技術的人員交流。
8月底,國家發改委、天津市政府、南開大學等中方專家最終敲定了與世界經濟論壇較為一致的18個議題。當克勞斯·施瓦布看到25個初步議題時,不無驚訝地說:“18個議題與我們不謀而合。”
彭支偉說:“甚至措辭角度都比較吻合,包含全球、區域和新領軍者城市三個層次。可見,天津對全球發展問題以及達沃斯論壇的時代主題把握比較好。”
最終確定的議題包括“新興經濟體如何改變全球化”、“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歸與智能制造”、“新興經濟體:尋求經濟增長和可持續性之間更好平衡點的挑戰”、“全球貿易格局的調整”等。
從議題題目可以看到,新興經濟體在經濟衰退中的支柱作用已經得到承認,世界經濟的深度調整成為焦點。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也成為其中一項。
被取消的議題包括:“歐債危機與歐洲經濟一體化”、“全球貨幣與匯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環境污染與氣候變化”、“經濟的快速增長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
“我們考慮到這些研究需要大量的資源,為將有限資源最大程度地利用,所以,只能做了取舍。”彭支偉說。
中國關心什么
與往屆相比,2012年夏季達沃斯的中方議題主要是追蹤性。比如宏觀的世界經濟復蘇、歐債問題、人民幣匯率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老齡化等社會問題。亦有新興問題,如智能城市、生態城市、頁巖氣開發等。
“當然,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傳統能源進口依賴性強,肯定還是十分關注能源問題。我們將多角度分析能源、可持續等發展中的問題。”盛斌說。
李榮林的議題就與能源有關——“可替代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能源是歷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關心的話題,以往中方議題主要是長期性戰略考慮,更為宏觀。這次具體化到對各國政策動向的研:究和借鑒”。
他將對美國、德國、日本、巴西、南非、印度、中國這七國可替代能源開發利用、現狀及政策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借鑒意義的建議。
“各國都有自己的發展戰略,很值得研究。美國想發展先進技術,緩解國內失業問題;德國放棄核能源,正尋求可替代能源;巴西發展生物智能,種植甘蔗生產乙醇。相比而言,中國更為全面,水、核、風等都在發展,風能已經過快發展,好多進口設備引進來,閑置不用。所以,我覺得這個話題還是不錯。”他說。
在中國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宏觀經濟形勢在兩次“頭腦風暴會”上一直是商討最多的話題。盛斌主持“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議題。
“將分析中國經濟放緩的趨勢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從中長期看,尋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轉變債平衡,與他國政策調整相配合,都是議題所關注的。”盛斌說。
在議題中,盛斌認為經濟放緩已成事實,若繼續惡化政府還是有一些刺激經濟的政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