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說大盤要見底了,讓我加倉,可怎么一夜之間又成了不要追高呢?
如今的股市,已經成了小股民的噩夢。這幾個月來,指數一路下跌,從所謂的鉆石底一直跌到了“地下室”。
我在這波下跌中也賠進去不少錢。不過,和大部分小股民不同,我是有苦說不出。事情要從年初講起,當時,兒子的一個朋友跳槽去了一家證券公司當副總,為了完成開戶的業績,這位副總邀請我們把股票賬戶轉移到他們公司,為此,他專門為我們申請降低交易手續費到萬分之三,而且還承諾,每天都給我們證券公司內部最新的市場行隋和股票信息。
于是,我們毫不猶豫地將300多萬元的股票資金一股腦轉到了這家新的證券公司。從第二天開始,證券公司就提供給我們短信服務,每天兩條,一條叫做“晨會紀要”,一條叫做“今日申購”。前面一條是證券公司投研部晨會時對當天市場走勢的判斷,并給出操作建議;后面一條則是專門分析當天的新股,給用戶作為是否申購的參考。
在指數選擇方向的關鍵時刻,證券公司還會多發一條短信,叫做“投研視點”,提醒投資者關注市場的轉折信號,并提出具體的操作建議,如逢低買人,遇盤中急跌則適當加倉或是快速減倉等。每個月的月初,證券公司還會發送一個“十大金股”,即該證券公司認為這個月最可能大漲的股票。
對于證券公司如此貼心的服務,家里人都非常滿意。雖然每條短信之后,都按慣例附帶一句“上述不構成操作建議,僅供參考”,但大家還是非常相信證券公司的判斷,畢竟證券公司有一個專門的團隊來研究市場,其研究水平、信息收集能力肯定不是小散戶可以比的,不信他們還信誰呢?
可時間一長,我卻發現這些短信也有一些問題。
例如,8月15日,短信說:“小二浪調整已經結束,短期將迎來小三浪的拉升”,“建議激進、穩健的投資者將倉位等級提高到較高級別。”8月16日,股指下跌之后,短信說:“總體上將展開階段性反彈行情,逢低可以繼續吸納。”此后幾天,短信一直讓我們逢低吸納,因為“大級別的底部正在形成”,盡管有些板塊仍在下跌,卻已經是“大盤反彈前的最后一跌”。
眼看著短信里不斷提供著各種專業的經濟數據,證明股市即將反彈,我也按照短信的提示,開始慢慢地逢低加倉。可是,雖然短信不斷地告訴我,真正的市場底和政策底即將來臨,可這些日子建倉的股票,卻在一天天地下跌。到了8月30日,看到新的“晨會紀要”,我傻眼了,因為這些天一直在加倉,可現在證券公司的交易提示變成了“保持謹慎,切勿追高。”
天天說大盤要見底了,讓我加倉,可怎么一夜之間又成了不要追高呢?其實,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更嚴重的是,在“投研視點”里,證券公司會列出一些階段性的熱點板塊,并且發出諸如積極建倉、逢低吸納等建議,可是,有時候等我看到短信,用兩三天時間買入一定數量之后,投研視點的風向馬上就變化了,又變成了“降低倉位,保持謹慎”。可等我割肉減倉了,沒過幾天,投研視點又說這個板塊成了熱點,還是應該“積極建倉,逢低吸納”。
就這么折騰了多次之后,家人終于達成了一致,看來證券公司的這些“內部信息”也不能盲目相信啊,可惜,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已經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原本持幣觀望的我們,如今已經持有了九成倉位,而且都是被套,如果要割肉清倉,損失差不多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