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結合珠蛋白(Hp)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關系。 方法 運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Hp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組織中的表達。 結果 Hp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組織從輕到中、重度痛經組,表達逐漸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Hp的表達減少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痛經有密切的相關性。
[關鍵詞] 結合珠蛋白;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
[中圖分類號] R711.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0-0100-02
The relation between haptoglobin and the severity of dysmenorhe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WU Lina1 ZHANG Weiyang2 MI Xin1
1.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Beijing City Shuny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Beijing 101300, 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 between haptoglobin and the severity of dysmenorhe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Methods Expression of Hp in patients of endometriosis was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Hp in the lesion tissue was gradually decreasing from mild to severe dysmenorrhea group in endometriosis. Conclusion The reduce of Hp express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dysmenorhe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Key words] Haptoglobin;Endometriosis;Dysmenorrhea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出現在子宮內膜以外的部位,簡稱內異癥。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以卵巢最常見,隨病變發展形成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臨床表現有下腹痛、痛經、不孕、持續加重的盆腔粘連等,其中疼痛是其主要癥狀,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經在患者中發病率為20%~90%[1]。近年來本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治療強調個體化,輕微病變者選用期待治療,癥狀較重者多選擇手術結合藥物的綜合治療。本實驗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病灶組織為研究對象,檢測結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的表達變化,研究Hp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1月~2011年6月我院婦產科因卵巢囊腫行手術治療并經病理證實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異位內膜組織35例。患者均有痛經(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按其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3度。輕度指疼痛不影響日常生活,無需服用止痛藥;中度指疼痛影響日常生活,但服用止痛藥后可緩解;重度指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服用止痛藥后仍不能緩解。該實驗分為三組:輕度痛經組 14例、中度痛經組12例、重度痛經組9例。病例選用標準:①首先排除婦科內分泌及其他免疫、代謝性疾病;②所有患者術前半年內均未使用過激素類藥物,且未接受過化療、放療;③三組患者年齡分布、月經周期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試劑與方法
標本用10%甲醛固定,常規制片,進行 HE 染色和免疫組化(S-P)法染色,檢測Hp的表達情況。試劑購于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和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設陰性及陽性對照。
1.3 結果判定
采用光學顯微鏡進行染色評價,結合珠蛋白位于細胞漿內,陽性表達為棕黃色顆粒,按半定量評分方法進行細胞染色記分,每張切片高倍鏡下取5個視野,每個視野計數100個細胞,按染色深淺記分:不染色記0分;淺黃色記1分;棕黃色記2分;棕褐色記3分。再按陽性細胞百分數記分:0%為0分,<10%為1分;11%~50%為2分;51%~80%為3分;>80%為4分。得分=染色深淺×陽性細胞百分數。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所得數據以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兩兩比較,相關性采用Pearson等級相關分析法,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Hp在病灶組織從輕到中、重度痛經組,表達逐漸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患者的痛經程度與病灶組織Hp的表達呈負相關(r = -0.641,P < 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遺傳性疾病、炎癥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器官(子宮)依賴性疾病、激素(雌激素)依賴性疾病[2]。該病主要癥狀為疼痛,包括痛經、盆腔痛及性交痛。其中痛經可能與炎性介質(包括前列腺素、芳香化酶等)、激素(包括雌激素、縮宮素等)、神經介質(神經生長因子等)、病灶侵及的部位和范圍有關[3]。本實驗發現結合珠蛋白在EMT不同疼痛程度病灶組織中的表達不同,表明Hp可能是調節痛經的原因之一。
3.1 結合珠蛋白
Hp的分子結構為四聚體,由兩條重鏈及兩條輕鏈組成,廣泛存在于人、哺乳動物等的體液中。很早有報道母鼠的異位內膜組織可合成和分泌一種能引起其周期性疼痛的特殊的蛋白質,不久有研究證實它是一種特異的結合珠蛋白,非肝臟所合成。而后Nabli H[4]等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異位內膜組織中有 HpmRNA 表達,進而認為該類患者異位內膜可合成Hp。Hp是一種急性期炎癥反應蛋白,參與人體免疫調節、抗氧化功能、細胞趨化性、促進吞噬及血管生成、抑制細菌活性和前列腺素合成[5]等作用。
3.2 結合珠蛋白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關系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在女性生殖系統分布于子宮內膜、月經血及卵巢組織中。子宮的高張性收縮是導致痛經的原因之一[6],其機制是子宮肌張力增高,肌纖維收縮幅度增加,血管攣縮、血供減少,造成子宮缺血缺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導致痛經。除縮宮素、雌激素[7]外,PG也是調節子宮收縮的一個重要因素。韓蓁、李美芝報道[8,9],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和月經血中的PG較正常婦女升高;另有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在位內膜和異位內膜組織PGs 產生明顯增加,且與痛經癥狀有一定關聯[10]。
Hp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水平增高時,Hp即可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前列腺素前體(內過氧化物)部分失活,或者通過Hp與血紅素連接,封閉血紅素基團(前列腺素合成酶完整活性所必需),降低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直接抑制花生四烯酸轉變為內過氧化物,從而導致前列腺素合成受阻,進而使體內前列腺素含量保持在一個比較恒定的水平。
本實驗發現Hp在EMT病灶組織的表達隨著疼痛的加重逐漸下降,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痛經程度與病灶組織Hp的表達呈負相關,而前列腺素的表達與痛經強度呈正相關。動物實驗上已證實選擇性前列腺素抑制劑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有效[11];臨床上也證明非甾體類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12]對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痛經效果較好,以上均是通過減少PGs 產生而減輕疼痛的。
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病灶組織中Hp的表達不同可能是其痛經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設想研制一些可上調Hp表達的藥物,進而減少PGs產生并抑制其作用,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提供幫助。總之,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因素很多,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4 問題及展望
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的發病機制不清,病變廣泛,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慢性盆腔疼痛(包括繼發性痛經、下腹痛、性交痛等)是內異癥的主要癥狀,而內異癥又是除炎癥、腫瘤、粘連等因素以外致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療方法多根據患者年齡、癥狀、病變部位及對生育要求不同加以選擇,年輕、有生育要求的輕型患者多選用期待、藥物治療;重者選用手術+藥物綜合治療。臨床采用的藥物治療是使患者假孕或假絕經性激素的療法,常用藥物包括口服避孕藥、孕三烯酮、GnRH-a等,其中選用GnRH-a者較多,因其副作用相對較少、療效較好,但價格昂貴,且因其可使骨質丟失、影響骨骼發育而不適于青少年患者。手術治療對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有意義,但可能無法發現盆腔的多發散在早期病灶,術后疼痛仍無法明顯緩解。因此我們找到更多對癥治療的藥物,用于部分患者的期待治療意義重大,這有待于我們在科研、臨床工作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5-331.
[2] 郎景和. 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再認識及其意義[J]. 中國工程科學,2009,11(10):137-142.
[3] Vercellini P,Somigliana E,Vigan P,et al. Endometriosis: current and future medical therapies[J].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08, 2(22):275-306.
[4] Nabli H,Tuller E,Sharpe-Timms K L. Haptoglobin expression in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us[J]. Reprod Sci,2010,1(17):47-55.
[5] Saeed S A,Ahmad N, Ahmed S. Dual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 and lipoxygenase by human haptoglobin:its polymorphism and relation to hemoglobin binding[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7,4(353):915-920.
[6] Valentin L,Slad K,Pndahl H,et al. Effects of a vasopressin antagonist in women with dysmenorrhea[J]. Gynecol Obstet Invest,2000,3(50):170-177.
[7] 顧永忠. 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疼痛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10):801-804.
[8] 韓蓁. 原發性痛經病因研究進展[J]. 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1997,1(8):1-2.
[9] 李美芝. 婦科內分泌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234.
[10] Brenner R,Nayak N,Slayden O,et al. Premenstrual and menstrual changes in the macaque and human endometrium:relevance to endometriosis[J]. Ann N Y Acad Sci,2002,1(955):60-74.
[11] Ebert A,Bartley J,David M. Aromatase inhibitors and cyclooxygenase- 2(Cox-2) inhibitors in endometriosis:new questions-old answers[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5,2(122):144-150.
[12] 李曉燕. 子宮內膜異位癥疼痛研究進展和治療策略[J].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9,36(3):225-227.
(收稿日期: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