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相關性。 方法 對2011年3~12月份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人群進行健康調查,并按照尿酸指標進行分組,研究兩組之間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 結果 尿酸正常組與高尿酸各組之間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存在明顯差異(P < 0.05);1組與2組、3組比較,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2組與3組比較,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尿酸升高與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升高具有明顯相關性(P < 0.05)。 結論 高尿酸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加強對尿酸水平的控制有利于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 高尿酸血癥;心血管事件;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89;R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0-0047-02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KANG Zif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Zhangcha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Methods The body examination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1. The groups were divided by the hyperuricemia levels and th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rates in normal group and hyperuricemi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The rate in group on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two and three (P < 0.05); The rate in group two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three (P < 0.05); The serum uric acid was positive related with lipids and th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hyperuricemia is 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 and it is beneficent to prevent the cardiovascular event by controlling the hyperuricemia.
[Key words] Hyperuricemia; Cardiovascular event; Relationship
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事件的關系受到國內外心血管研究機構的關注[1],有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2,3],更有國外研究表明高尿酸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進一步證明了高尿酸指標對心血管疾病預測的重要性。但也有研究結論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認為二者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本研究對我院健康體檢人群的體檢資料進行分析,探討高尿酸與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相關性。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1年3~12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人群作為研究對象,共計875例,其中男543例,女332例,平均年齡(45.25±9.79)歲。其中高尿酸血癥患者131例,發生率為14.97%。納入標準:①在我院完成健康體檢,并有準確的健康體檢數據;②體檢者完成相關的健康咨詢;③體檢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精神類疾病,影響健康問詢的準確性;②住院患者、酒后體檢等人群;③配合性較差者。
1.2 診斷標準
①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尿酸>420 μmon/L(7.0 mg/dL),并同時排除腎臟疾病、血液疾病等可致尿酸升高的疾病;②高膽固醇血癥判斷依據:血清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6.1 mmol/L;③高甘油三酯血癥診斷依據:血清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1.98 mmol/L;④高血糖判斷依據:按照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6.1 mmol/L定義為高血糖;⑤血壓升高診斷依據[4]: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 Hg或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 Hg;⑥心血管事件的診斷標準:包括在本次體檢過程中發現的心電圖異常、高血壓等,還包括既往史中發生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不齊等。
1.3 分組標準
將增高的血尿酸值以60為階段進行分組,1組為(420~479)μmoL/L,2組為(480~539)μmoL/L,3組為≥540 μmoL/L。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兩變量之間的關系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人群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分析
對正常組與三組高尿酸人群的中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正常組與各組之間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存在明顯差異(P < 0.05);1組與2組、3組比較,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存在明顯差異(P < 0.05);2組與3組比較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存在明顯差異(P < 0.05),見表1。研究結果表明,高尿酸血癥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其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隨著高尿酸的升高有上升的趨勢。
表1 不同組別人群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分析[n(%)]
注:a各組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b各組與1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c各組與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尿酸與臨床指標相關性分析
尿酸與各臨床指標進行分析發現,尿酸升高與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升高具有明顯相關性(P < 0.05),與甘油三酯的升高無明顯相關性(P > 0.05),見表2。研究結果表明,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影響,同時還受到血糖、血脂、甘油三酯等因素的混合影響。
表2 血尿酸與臨床指標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尿酸是人、鳥類、昆蟲、靈長類動物及某些爬行動物體內嘌呤堿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是由元素氧、氫、氮、碳等組成。臨床上稱之為高尿酸血癥是指體內尿酸排出障礙或者異常增多[5],目前臨床上對高尿酸血癥的定義是,血清尿酸女性≥6 mg/dL,男性≥7 mg/dL。高尿酸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理論依據,高尿酸可以促使低密度脂蛋白發生氧化,脂質過氧化和氧自由基產物增加,促進心肌細胞的凋亡、內皮功能障礙、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血小板的激活與黏附,發生心室重構,最終導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
本次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根據不同程度的分組,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隨著尿酸水平的升高,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呈現增長的趨勢,但這個趨勢由于樣本量有限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本次研究的結果與國內外研究的結果一致[6,7],Tavil Y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是高血壓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Okura T的研究表明,尿酸升高≥1 mg/dL時,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即明顯升高(P = 0.042),并且兩者呈正相關。
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也提示,積極預防高尿酸血癥的發生對預防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由于樣本量有限,結論還有待大樣本、長期隨訪的隊列研究來驗證。
[參考文獻]
[1] 劉研. 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 心血管病學進展,2007,28(2):223.
[2] 邵繼紅,沈洪兵,莫寶慶,等. 社區人群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5):688-690.
[3] 黨群,王敬,張瑩,等. 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發生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探討[J]. 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20(7):505-506.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060.
[5] 王波. 高尿酸血癥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學創新,2010,7(29):180-181.
[6] Tavil Y,Kaya MG,Oktar SO,et al. Uricacid level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 Atherosclerosis,2008,197(1):159-163.
[7] Hirotsugu M,Hiroshi Y,Kunihiro M,et al. Uric acid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Japanese men[J]. Circ J,2009,73(4):667-672.
(收稿日期:20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