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支持的效果。 方法 52例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EN組(腸內營養支持)和PN組(腸外營養支持),比較兩組的術后恢復效果以及并發癥情況。 結果 EN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明顯低于PN組(P < 0.05)。而PN組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均較術前明顯降低,較EN組降低更明顯(P < 0.05)。術后出現并發癥共16例次,EN組的并發癥明顯少于PN組(P < 0.05)。 結論 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效果優于腸外營養,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費用低、術后恢復快,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胃腸道腫瘤;腸內營養;腸外營養
[中圖分類號] R735;R58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0-0026-02
Control study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XU Jinhong WEI Lin LI Min
Department of Nutrition,Lishui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52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surger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is divided into EN group, enteral nutrition and PN group(parenteral nutritio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Postoperative flatus, defec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hospital co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EN group than the PN group(P < 0.05). And the PN group, serum total protein, album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lower than those in EN group(P < 0.05). There were 16 cas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mplications in E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P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effect is superior to parenteral nutrition, fewer complications, shorter hospital stay, low cost,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tumor;Enteral nutrition;Parenteral nutrition
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前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功能障礙或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1],常處于營養不良狀態。營養不良不僅損害機體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而且還會增加手術的危險性、術后并發癥及死亡率[2]。圍手術期營養支持的方法包括腸外營養(PN)與腸內營養(EN)兩種,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支持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間在我院行胃腸道腫瘤手術的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齡49~76歲,平均(60.8±3.4)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EN組(腸內營養支持)和PN組(腸外營養支持)各26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手術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營養方法
EN組:床邊鼻胃置管,并確定管端的位置,早期(第1天)為預消化型腸內營養液400~600 mL,第3~5天開始改為低滲型全營素600~1 000 mL加谷氨酰胺10 g/d。待胃腸道消化功能好轉后,改為常規型勻漿膳(1 000~2 000) mL/d。PN組:術后第3~11天予PN支持,即用常規方法進行輸液治療。兩組患者均不經口進食,給予等氮量等熱卡營養支持。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與費用情況比較,包括肛門排氣、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②兩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的變化情況比較;③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包括肺炎、腹腔感染、胃癱、吻合口瘺、傷口裂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各指標的對比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與費用情況比較
EN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與PN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與費用情況比較(x±s)
2.2 兩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的變化情況比較
EN組和PN組術前血清總蛋白、白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后經過營養支持后,EN組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較術前未見明顯變化,但PN組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均較術前明顯降低,且較EN組降低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的變化情況比較(x±s,mg/L)
注:與術前比較,*P < 0.05
2.3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本組52例患者均無死亡病例。術后出現并發癥共16例次,見表4。EN組的并發癥明顯少于PN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表4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3討論
胃腸道腫瘤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部分患者呈不同程度的貧血及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影響消化道、骨骼肌、心肺等主要臟器的功能,從而增加了手術的危險性和術后并發癥。對此類患者圍手術期給予恰當的營養支持,是降低術后并發癥、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重要手段[3,4]。
其中術后早期EN治療可降低感染并發癥,有利于功能的恢復和提高全身免疫力[5],還可刺激胃腸激素的分泌和消化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膽囊收縮及增加內腔血流,加速門靜脈系統血液循環,營養物質中營養因子直接進入肝臟較腸外營養更具優勢,使代謝更符合生理過程。腸內營養劑如安素含有谷氨酰胺、精氨酸及短鏈脂肪酸,是腸黏膜營養底物和免疫調節劑,能改進腸黏膜的生長,清除毒性物質[6]。
而腸外營養(PN)是臨床營養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腸外營養來補充均衡的營養,可有效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的愈合,但費用高、容易污染、導致胃腸黏膜萎縮等方面嚴格限制了其在臨床方面的治療意義[7]。本組資料顯示,EN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明顯低于PN組(P < 0.05)。且PN組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均較術前明顯降低,且較EN組降低更明顯(P < 0.05)。術后出現并發癥共16例次,EN組的并發癥明顯少于PN組(P < 0.05)。與王昌國[8]、趙燕等[9]報道的觀點基本一致。胡霜久等[10]將61例胃癌術后患者隨機分成早期腸內營養組31例和腸外營養組30例,結果顯示,EN組與PN組相比,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明顯提前(P < 0.05),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P < 0.05),體重消耗值明顯減少(P < 0.05);營養結束后第2天的血清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果證明,經鼻腸營養管EEN比TPN優越,簡便易行。
綜上,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效果優于腸外營養,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費用低、術后恢復快,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戚士芹. 早期腸內營養的臨床應用[J]. 醫學綜述,2002,8(2):94-96.
[2] 林鋒,王志度. 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消化道腫瘤病人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2,22(11):661-662.
[3] 高登輝,汪泳,劉省存,等. 早期腸內營養對胃癌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07,42(4):465-467.
[4] 趙瀅,王強,馮勇.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的影響[J]. 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5):465-467.
[5] 嵇宇,劉雷.胃癌術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療效觀察[J].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2):25-26.
[6] 閆迎春. 胃癌術后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支持的比較[J]. 山西醫藥雜志,2008,37(8):755-756.
[7] 高志強. 胃癌術后早期胃腸外及腸內營養支持的對比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10-11.
[8] 王昌國. 胃癌根治術后早期腸內、腸外營養效果比較[J]. 山東醫藥,2010,50(38):71-72.
[9] 趙燕,鄭延紅. 胃大部切除患者術后兩種途徑胃腸外營養支持效果比較[J]. 實用醫藥雜志,2007,24(4):413-414.
[10] 胡霜久,馬小慶. 胃癌根治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的療效比較[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9):36-37.
(收稿日期: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