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的療效。 方法 將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8例白癜風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試驗組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技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補骨脂素長波紫外線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療效。 結果 試驗組治療12個月后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 < 0.05)。 結論 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技術治療白癜風療效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窄譜中波紫外線;白癜風;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58.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0-0147-02
Effect of curing leucoderma with narrow-band ultraviolet rays
GONG Xuepi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Zhangjiajie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Zhangjiajie 42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curing leucoderma with narrow-band ultraviolet. Methods Randomly divided the 108 patients our hospital received and treated from May 2010 to May 2011 into two groups and then contrast the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hich received the narrow-band ultraviolet and the contrast group, which receives the psoralen UVA.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higher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arrow-band ultraviolet to the treatment of leucoderma is quite effective and deserves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arrow-band ultraviolet;Leucoderma;Efficacy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頑固性皮膚病,極大地影響患者的容貌外觀,對患者生活及工作都帶來不良影響,造成嚴重的精神心理壓力,同時該病可使患者對紫外線的防御能力降低,皮膚癌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治療不及時容易誘發惡性貧血、白內障、斑禿、銀屑病等多種疾病。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是近年來該病臨床治療中新興的一種治療方法[1]。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技術對確診的部分白癜風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確診的白癜風患者108例列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白癜風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無光敏性疾病史,無化學療法禁忌證,且均排除眼、心、肝、腎系統疾患,治療前3個月內未應用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無紫外線照射和光感藥物治療史[2]。將患者隨機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12~62歲,平均(26.52±3.47)歲;病程4周~13年,平均(61.47±4.41)個月;疾病類型、中節段型14例,泛發型9例,局限型11例,散發型12例,肢端型8例;病情方面,穩定期34例,進展期20例;皮損分布情況,皮損位于面部與頸部31例,軀干部12例,手足四肢部11例;對照組54例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齡12~59歲,平均(27.03±4.12)歲;病程5周~12年,平均(62.71±4.98)個月;疾病類型方面,中節段型15例,泛發型11例,局限型9例,散發型13例,肢端型6例;病情方面,穩定期37例,進展期17例;皮損分布情況,皮損位于面部與頸部28例,軀干部14例,手足四肢部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運用補骨脂素長波紫外線進行治療,3次/周,連用12個月為一個療程。試驗組患者運用窄譜中波紫外線進行治療,治療儀器為SS-03AB和SS-05型全身紫外線光療儀,根據患者皮損分布與部位選擇局部照射或全身照射,照射時將需接受治療的部位安置于離機器輻射中心位置21 cm處,設置UVB峰值為311~313 nm。測定患者皮膚最小紅斑量(即MED)來確定初始劑量,平均為0.8J/cm2,再次照射時根據患者情況增加20%的照射劑量,如此累加,直至患者皮膚有紅斑、瘙癢等反應的劑量定為穩定劑量繼續治療。紫外線照射3次/周,連用12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過程中如出現水皰或疼痛性紅斑立即停止照射,待皮膚恢復正常后再適當減少劑量繼續。
治療時患者應采用紫外線防護眼鏡、特殊短褲等進行防護,治療期間患者盡量避光,每月定期進行眼晶狀體、心電圖、血常規以及肝腎功能等檢測,檢測正常后才可以繼續治療。 1.3 療效判定[3]
治療一個療程后,以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會中色素性皮膚病學組制定的白癜風療效標準對患者療效進行評估。痊愈:患者白斑完全消退,膚色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白斑大部分消退或明顯縮小,超過50%皮損面積膚色恢復正常;好轉:患者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無效:患者白斑無消退或范圍擴大。總有效為痊愈、顯效與好轉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經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2 結果
2.1療效分析
研究表明,試驗組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進行治療,痊愈14例,顯效17例,好轉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高達75.93%;對照組運用補骨脂素長波紫外線進行治療,痊愈7例,顯效13例,好轉11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57.4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體療效比較[n(%)]
2.2 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治療期間眼晶狀體,血、尿常規,心電圖及肝、腎功能檢查均正常,均無明顯光毒反應或光敏反應,少數患者訴治療期間皮膚輕度瘙癢、干燥、偶感刺痛,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性皮膚病,該病以局部或泛發性的色素脫失形成局部皮膚白斑為主要特征,屬于一種獲得性局限性或者泛發性的皮膚色素脫失癥,該病診斷簡單,治療較為困難,膚色淺的人種發病率較低,膚色較深人種發病率較高[4]。白癜風影響患者的容貌外觀,對患者正常的學習、生活、就業、社交等影響極大,患者面臨極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且白癜風患者的紫外線防御能力較弱,皮膚癌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白癜風治療不及時還可能誘發惡性貧血、白內障、斑禿、銀屑病等多種疾病[5,6]。
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可以促進人角質形成細胞對黑素細胞的有絲分裂原——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釋放,促進酪氨酸酶和內皮素的分泌,引發黑素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其具備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使移行和增殖的黑素細胞免遭破壞。相較于表皮移植、補骨脂素加長波紫外線療法等常規的治療方法,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有很多優勢:不會造成光敏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應,對皮膚長時間的照射不會出現過度角化,不需要再外用補骨脂素,累積照射劑量較小,皮膚色素恢復較為一致,且此種紫外線致癌性小[7]。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運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技術治療白癜風,一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高達75.93%,對照組運用補骨脂素長波紫外線進行治療,總有效率僅為57.41%,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 < 0.05),此外,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由此可見,對白癜風患者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技術進行治療,療效較好,安全可靠,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放,林建新,黃小丹,等. NB-UVB聯合中成藥白靈片和白靈酊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0,24(9):236-237.
[2] 葉俊儒,陸茂, 張云光,等. 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中藥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6):37-40.
[3] 蔡冰,歐陽國棟,羅光浦,等. 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進展期白癜風[J]. 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9):113-114.
[4] 李超,鄧錚. 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他卡西醇軟膏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9(36):480-481.
[5] 王福喜,王彥青,廉翠紅,等. 復方甘草酸苷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23(40):253-254.
[6] 羅毅,范應君.補骨脂酊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1,1(7):123.
[7] 韓慶東,張建平,胡佳圓,等. 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復方卡力孜然酊治療白癜風79例[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10,43(9):583-586.
(收稿日期:20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