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不僅易于表現情感,同時具有刺激視覺注意力、快速傳達信息的作用,而商品包裝的色彩設計正是運用這一點,通過合理的色彩搭配來達到樹立商品形象的目的。不同的顏色在視覺與味覺之間會形成不同的感覺,如果包裝設計師運用得當,不僅能使商品與消費者之間形成一種心靈的默契,而且能使購買者產生舒適宜人的感覺。
[關鍵詞]包裝設計;色彩;視知覺度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0-0082-02
包裝設計包括包裝材料的選擇、造型、結構等功能性設計,也包括圖形、色彩、文字等藝術性設計。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都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考慮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注目,并能較為準確地傳遞出產品自身的信息。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就是色彩,因為色彩是視知覺度最高的視覺元素,消費者在瀏覽眾多的商品時,首先看到的就是色彩。所以,包裝設計中的色彩至關重要。
一、包裝設計中色彩的功能
色彩的功能意義在設計中具有普遍性,它不僅起著美化版面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有著強烈的視知覺度,尤其對于包裝設計而言,更顯重要。在超市貨架上有諸多的同類產品,各種色彩、圖形、材質的包裝琳瑯滿目,而色彩獨特的包裝往往能夠先聲奪人,首先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這也就是所謂的視知覺度。有資料表明,人在超市中,瀏覽貨架上商品的時間為0.2秒,而在設計元素中,能抓住這0.2秒的就是色彩,進而再了解圖形、文字等各信息所蘊含的象征意義。
(一)包裝設計中色彩的視知覺度
視知覺度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將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快速做出解釋,并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由此可見,包裝設計中的色彩使用的視知覺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產品的注目程度,進而影響到產品的銷售。故而說:“包裝設計是產品的無聲推銷員。”當然,在這其中,文字的解釋說明作用大于色彩的詳細性,但由于色彩的視知覺度吸引了消費者,才使文字有了進一步的說明作用。因此,色彩先于文字作用于消費者。
(二)包裝設計中色彩的美化功能
一件成功的包裝設計作品,色彩不僅有引起消費者注意的作用,而且還能通過各種藝術形式的渲染,展示出產品自身的特點,增強其藝術魅力,使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在產品包裝設計之初,通過分析調研報告,確定色彩、圖形、文字、材料以及結構等,選擇最適合本產品的元素進行組合設計。在選擇時,材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應該是最具保護性的;結構不一定是最復雜的,但應該是最適用的;設計不一定是最另類的,但應該是最具表現力的;色彩不一定是最絢麗的,但一定是最奪目的??梢姡什皇枪铝⒋嬖诘模桥c其他各元素相互依存、相互襯托、相互作用。只有各元素之間搭配協調,才能突出各自的功能。
在包裝設計中,如果用文字來比喻人的眼睛,那么毫無疑問,色彩就是衣服?!把b”的目的就是美化。在包裝設計中,色彩的美化功能首屈一指。如果色彩給了消費者美的享受,從而會把這種美映射給產品本身,進而達到宣傳的目的。
(三)包裝設計中色彩的象征性
包裝設計中色彩的象征性有兩種:一種是由某色象征某物,即具象聯想。也就是說看到某種顏色就會聯想到自然界或身邊的某種事物。比如看到藍色就會想到天空、大海、藍莓等,由綠色想到樹葉、青蘋果、橄欖等。由此,在包裝設計中,可以直接應用產品本身的色彩,給消費者一種較為真實的感覺。如面包的包裝直接選用面包的黃色,使人還沒入口便先嘗到了麥香味;咖啡多采用咖啡豆的顏色,象征咖啡的純度。
另一種是由某色象征某種情感或與之相關聯的其他事物,即抽象聯想。它主要是依據人們生活中的習慣或經驗,形成對色彩的聯想,這種色彩象征意義往往帶有特定性,有的具有通用性。我們還以綠色為例,綠色在大部分地區都象征生命、安全、和平,但日本不喜歡綠色,再比如紅色,在中國被視為熱烈、喜慶、吉祥之意,但在尼日利亞卻被認為是不吉利。在西方股票市場,綠色代表股價上升;在中國股票市場則相反。因為中國喜歡紅色,所以把紅色設為上漲,按照規定,下跌要使用上漲的反色,所以在中國下跌是綠色。但西方傳統中綠色代表安全,紅色代表警戒,所以是綠漲紅跌。
不同的色彩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影響,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人及不同年齡、性別、經歷、習俗、階層的人,審美觀都有所不同,對不同色彩的情感,聯想便存在差異。所以,在包裝設計中要準確而巧妙地使用色彩的象征性。
二、包裝設計中色彩設計原則
廣泛地來說,商品的包裝設計必須以現代社會消費的特點、商品的特點、銷售的對象等作為構思的依據,同時還應考慮到銷售過程中的統一連續效果和商品陳列效果。用色必須避免隨意性,在注重所要宣傳、美化對象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廣大公眾的用色習慣和愛好。為此,日本色彩學家大智浩提到了包裝色彩的使用,歸結起來有八點,可以作為包裝設計中色彩的設計原則:第一,包裝色彩在競爭商品中要有清楚的識別性;第二,包裝色彩要能很好地象征商品的特點;第三,包裝色彩要與其他設計要素和諧統一,并能有效地表示商品的品質與分量;第四,包裝色彩要為商品的購買階層所接受;第五,包裝色彩要有較高的明視度,并能對文字有很好的襯托作用;第六,單個包裝的色彩效果和多個包裝疊放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一樣良好;第七,包裝色彩在不同的市場,不同的陳列環境中都能充滿活力;第八,包裝的色彩要考慮色料的三屬性,保證印刷效果與設計效果如一。這八點從各方面、各角度總結概括了包裝色彩的設計原則,全面而細致,可以從各個角度檢驗包裝設計中色彩應用的成功與否。
三、包裝設計中的色彩表現
色彩表現的手法有很多種,對于某種產品也沒有既定的表現,想要在眾多的同類產品和諸多的表現手法中,輕而易舉地找到一種最適合的表現效果,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實,我們可以轉換一下角度,可以從色彩自身的特點中,找尋到一條適合所設計產品的最佳使用色彩。
(一)運用色彩的冷暖感表現不同產品的特點
在設計基礎課程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色彩不僅有輕重感而且有著明顯的冷暖感。通常紅、橙、黃給人以暖感,在心理上造成擴大、上升、舒展等感覺;綠、藍、紫給人以冷感,同時造成收縮、寧靜、安定的心理感受。在包裝設計中,通常也是采用這種色彩的冷暖感,來表現不同的產品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鎮痛藥品多采用冷色系的色彩,給病人營造一種安定、寧靜的心理,以緩解疼痛;而滋補類藥品,多采用暖色系,給人以擴張感和溫暖感。
(二)運用色彩明度的變化,使消費者產生輕松、愉快的感受
一般來說,色彩明度的變化,主要取決于一種色彩的光感,即明亮程度。明度高時,感光強,形象清晰度高,容易造成愉快、活潑之感;而明度低時,光感弱,形象也會較為模糊、晦暗單調,缺乏立體感。比如茶葉的包裝設計,根據茶葉的種類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色彩,綠茶、烏龍茶一般選擇明度較高的綠色,來表現茶文化的清、凈、和。相反,如果在包裝中選用背景色、茶葉實物、茶湯的圖形,色彩使用低明度色,這幾種形象還能區分開嗎?盡管都是綠色,但在設計時,我們會有意把它們之間的明度差距提高,使整體的畫面層次感加強,從而達到明晰、美化的作用。由此可見,色調明快的包裝設計會給人清新愉快之感,而色彩暗淡的包裝設計會給人心情沉悶的感受,并且不易引起消費者注意。
(三)運用色彩的對比關系刺激消費者的感官
只要兩色并置,就會有對比關系,其強弱是可以根據兩色在色相環中相隔距離的遠近來對比。對比強烈的色彩給人以興奮感和沖擊感,對比弱的色彩給人以柔和感和舒展感。比如兒童用品,大多使用色彩較強的對比,容易與兒童活潑積極的心理產生共鳴。另外,面積較小的產品,也選擇強對比的色彩,以加強視覺沖擊力,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對比弱的色彩,比如同類色或類似色,由于色調柔和,經常被用在化妝品包裝色彩設計中,用以表現產品柔和的效果。同時,對于面積較大的包裝,也可以采用弱對比關系的色彩,以營造舒緩、擴張之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同的色彩對比可以激發不同的消費階層,也可以使用在不同面積的包裝設計中,得到最好的效果,達到銷售的目的。
(四)運用色彩的味覺,增強食品包裝的直觀感
人們所接觸的食品,都有各自特有的色彩,在人們長期的視覺中,逐漸把食物的味覺給予了食物的固有色,從而對色彩直接產生了味覺感。所以在包裝中想要體現食品的味道時,首先會想到食品的固有色。長此以往,人們便對色彩有了專有的味覺。比如甜多用粉紅、橘黃;酸用帶黃“味”的綠到帶綠“味”的黃;苦常用灰褐色、紫色;辣多用鮮紅。這就給在包裝設計中表現的產品的口味創造了捷徑。比如想要區分同類產品中的不同口味,一般是直接放置人們習慣中產生的與本口味相關的色彩,橙味的放置橙色,草莓味的放置紅色,葡萄味的放置紫色等。若想更加生動,只需要與具體的形相結合使用,效果則更佳。在包裝設計中,準確地選用色彩,能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色彩在包裝設計中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重要的是要靈活運用。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僅是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關聯,而且與整個包裝設計版面中的各視覺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襯托、共同傳達主題信息的。所以,應該根據不同的產品、不同消費者以及不同地域等條件來找尋恰當的用色規律,不能生搬硬套。包裝設計中的色彩,需要在色彩規律的指導下,根據不同情況靈活地應用,這些都是建立在完全了解、掌握了色彩理論的基礎上,才能更好更加靈活地、游刃有余地在包裝設計中使用色彩,進而將所使用的色彩準確地服務于主題內容。
[參考文獻]
[1]曾進來.現代包裝設計[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2]尹章偉.包裝色彩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林振揚.包裝設計[M].桂林:廣西美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