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建筑壁畫即泥水畫是由宮廷壁畫發展演變而來的,是宮廷畫師自兩宋時期壁畫衰退以后的“營生活計”。羅定有過千處的古建筑將泥水畫作為建筑的附飾部分,其藝術水平在晚清至中華民國中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本文以羅定古建筑泥水畫為例,對古建筑泥水畫的表現手法、題材內容及其藝術價值等進行探索。
[關鍵詞]古建筑;泥水畫;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0-0070-03
泥水畫,即古建筑壁畫,就是施于建筑內墻上部和前堂外墻檐口的水墨、彩墨畫。古建筑壁畫是由宮廷壁畫發展演變而來的。當傳統上的壁畫經歷了從盛唐時期的興盛繁榮走向宋明以后的衰退的時候,畫師們便在民居和寺廟建筑中找到“營生活計”,古建筑壁畫即泥水畫便應運而生了。
壁畫藝術作為美術諸多表現形式的一種,是目前所能發現的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中國壁畫起源很早,早在新石器時代,甚至更早的狩獵時代,中華民族原始先民們就已經使用天然石灰、赤鐵礦和白堊土進行繪制活動。①
中國壁畫經歷了從盛唐時期的興盛繁榮走向宋明以后的衰退。然而,作為民間建筑物附飾部分的泥水畫,卻從明朝開始繁榮,清朝至民國中早期達到藝術最高水平,這在羅定現存古民居及寺廟建筑中得到充分體現。
筆者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調查了大量的古建筑,發現在過千處的宅第民居及寺廟祠堂建筑的墻體上,或多或少地保存著不同特色的泥水畫。為此,筆者嘗試通過對羅定古民居及寺廟建筑中的泥水畫進行調查,探討羅定古建筑泥水畫的發展歷程及其特色。
一、羅定泥水畫的發展歷程
古代的壁畫藝術,由巖畫、洞穴壁畫一步步走進住宅,登堂入室,進而發展到住房的頂部,逐步走向成熟。②
在羅定市泗綸鎮分會村坑口發現的史前時期巖畫,是羅定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廣義上的壁畫。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在羅定市蘋塘鎮談禮村龍龕巖洞的龍龕道場遺址內,墻體仍保留有彩繪壁畫,這無疑代表了當地唐代壁畫藝術的最高水平。
兩宋時期,宮廷壁畫走向衰退,而泥水畫則應運而生,并在明清到中華民國中后期達到鼎盛。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泥水畫創作技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稍有規模的建筑,不管是宅第還是寺廟書院,建造者們都會聘請民間畫師在墻上繪制泥水畫。這些泥水畫雖歷經百年甚至數百年仍保存著原來的濃墨重彩,作品還是栩栩如生,令人為之驚嘆。
二、羅定泥水畫的創作技巧
一幅好的泥水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物力、精力去創作。民間畫師在聽取屋主人對泥水畫作品的要求后,對泥水畫的數量及題材內容進行規劃;在創作泥水畫時,先在適當位置打框,然后畫上底稿,最后施以礦物質顏料配制的天然色彩。泥水畫的藝術手法采用國畫工筆白描和水墨結合,繪畫與書法相間,藝術效果淡雅樸素,勾勒分明。墻上作畫與在宣紙上作畫是不同的。墻上作畫,是在灰漿抹墻后未全干時作畫效果更好,畫色與畫底灰漿同時而干,畫色會更清新,久難退色。
至中華民國中后期,羅定古建筑泥水畫藝術的繪制技法達到較高的水平,繪制手法嫻熟高超,灑脫奔放,人物造型比例準確,線條流暢,色彩濃麗和諧,重彩技法十分純熟。這一時期,民間畫工在長期創作實踐中,總結制作方法和經驗,形成口訣和粉本,師徒代傳。
三、羅定泥水畫作品的表現手法
泥水畫的表現手法與民間剪紙的手法大致相同,卻又因作品的陣地不同而有所突破。調查羅定古建筑的泥水畫,筆者發現,托物寄情、借事抒情的寓意手法是泥水畫創作的一大特色,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 諧音法
以音象形的表現手法,使用音近音同義異的諧音漢字。如金雞鎮大垌廣居堂泥水畫中的雀和鹿寓意“爵祿高封”,大雁鳴叫寓意“雁塔題名”, 五只蝠鼠寓意“五福臨門”;龍灣鎮永樂村吳氏香火堂泥水畫中的松和鶴寓意“長壽”;羅鏡鎮鏡西村葉氏大屋泥水畫中的四只喜鵲寓意“四喜臨門”;金雞鎮大垌水巖三座屋泥水畫中的喜鵲站在樹梢上寓意“喜上眉梢”。
(二) 象征法
象征法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將某些花木與瓜果、禽鳥與走獸,或動植物與器具、人物、吉語相搭配,借諧音和象征寓意,組成各種吉祥圖案。不僅具有喜慶祥和的含義,而且還有豐富的哲理內涵。如牡丹、芙蓉、鹿、金魚、元寶象征富貴,仙桃、佛手、靈芝、松、龜、鶴、蝙蝠、貓、蝶象征多福多壽,石榴、葡萄象征多子,鴛鴦象征愛情……
(三) 寓意法
寓意法是古建筑泥水畫托物寄情、借事寓意的主要表現手法。借某一物象來表示一個概念,讓人體味、遐想和發揮,將情、意、趣、物融于一體,含蓄而優美。寓意法又分為托物寓意、托古寓意、托事寓意、寓言喻志等幾種表現手法:第一,托事寓意,借某件事寄托一些愿望和理想。如圍底鎮沛統公老屋的泥水畫《天官賜福》,加益鎮旺水明德堂、素龍鎮馬蘭太興大屋、附城鎮良眉鑊耳屋的泥水畫《三星拱照》,羅鏡鎮鏡西村葉氏大屋的泥水畫《喜鵲登梅》等。第二,托物寓意,借某一事物寓意理想愿望。如素龍鎮赤坎村和合民居的泥水畫《名列三公》借三只公雞寓意富貴顯赫,羅鏡鎮鏡西村景福堂的泥水畫《耄耋之年》借貓撲蝶寓意健康長壽,素龍鎮金崗大屋的泥水畫《松鶴延年》借松和鶴寓意健康長壽,蘋塘鎮余慶堂的泥水畫《佳偶天成》借蓮藕寓意婚姻美滿。第三,托古寓意,借古事比今事,借助歷史故事寄托主人的情懷。如云城區張氏宗祠的泥水畫《渭水求賢》喻意招賢納才,羅平鎮東山陳氏宗祠的泥水畫《竹林七賢》喻朋友交情深厚,素龍鎮思圍養脩書室的泥水畫《香山九老》喻慶祝功成名就,附城鎮華章羅公祠的泥水畫《臥冰求鯉》喻奉行孝道,羅平鎮錦堂陳公祠的泥水畫《蘇武牧羊》喻意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第四,寓言喻志,借寓言來抒情言志。如云城區鄧氏宗祠的泥水畫《八仙過海》,羅平鎮莼圃陳公祠的泥水畫《指石成羊》。
四、羅定泥水畫的題材及寓意
羅定古建筑上的泥水畫,多出現在宅第民居和祠堂書院,建筑物的建造者們除了要建造一座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建筑主體,還希望通過“雕梁畫棟”提高建筑物的品位,并借意表達一些美好的意愿。③這些古建筑泥水畫,既能反映現實生活中群眾喜聞樂見的事物,寄托屋主人或建造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可以體現屋主人的文化品位,凸顯屋主人的風雅高致。
泥水畫跟剪紙、年畫等的題材如出一轍,都是來源于生活。泥水畫的題材內容相當豐富,主要有現實生活題材、神話故事、歷史故事、戲曲人物、英雄人物和花鳥蟲魚、山川花木、日月星云等自然現象,此外還有福、祿、壽、喜諸多吉祥圖飾和器物、書法作品等。主要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 現實生活題材
從眾多的古建筑泥水畫可以看出,泥水畫題材大部分都是取材于自己的實際生活,由于貼近生活,民間畫師通過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進行繪畫,能夠信手拈來、得心應手,既達到屋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的要求,也使民間畫師得以自由發揮,不斷錘煉提高自身的繪畫水平。這方面的題材,往往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讓欣賞者能夠一目了然。如生活中常常見到的動物有雞、貓、孔雀、老虎、獅子等,生活中常常見到的植物有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水仙,還有各種瓜果、蔬菜等。現實生活題材的古建筑泥水畫,不僅反映著人們的現實生活活動,也反映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向往,表達著人們對美好愿望的追求。
受農耕文化影響,福、祿、壽、喜是經久不衰和反復吟唱的中心主題。因此,古建筑畫師們搜盡世間奇物寓佳意,而且一切立意、造型均來自于自然和生活中的什物,將屋宅主人對美好愿望的追求融入到泥水畫作品中。如羅鏡鎮景福堂、生江鎮白屋、素龍鎮平南仁和倉的泥水畫《耄耋之年》象征健康長壽。
在封建科舉時代,人們對登科攀高的仕途觀念相當強烈,這在古建筑泥水畫中得到充分體現,如使用雞冠花、銅鏡、爵表示加官進爵、用童子放風箏代表青云直上、鶴與竹表示位居一品。連州鎮必名李公祠的泥水畫《二甲傳臚》,金雞鎮大垌廣居堂、素龍鎮義和大屋的泥水畫《雁塔題名》皆為代表作。
(二)戲曲人物故事、神話傳說故事和歷史故事
民間流傳的神話傳說故事、歷史人物故事和戲曲人物故事,是古建筑泥水畫的又一主題。屋主人和民間畫師們借這些故事來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代表作有云城區張氏宗祠的泥水畫《渭水求賢》,羅城鎮石圍譚御史祠的泥水畫《麻姑獻壽》,素龍鎮大甲興洲民居的泥水畫《郭子儀祝壽》,黎少鎮梁家莊園的泥水畫《酒中八仙》,羅平鎮錦堂陳公祠的泥水畫《蘇武牧羊》,黎少鎮濮梁家莊園的泥水畫《老子煉丹》,船步鎮大圍村劉氏新屋的泥水畫《撫琴訪友》,羅平鎮莼圃陳公祠的泥水畫《指石成羊》。
(三)名人畫作和書法作品
羅定古建筑的屋主人為了提高其自身文化品位,往往要求畫師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其建筑上繪畫名人畫作,或題名、題詞和題詩,也有直接繪寫家訓、名家詩作和書法家作品的。
素龍鎮鳳西村鳳陽陳氏宗祠的泥水畫《江上柳送人》,是唐代戎昱創作的一首詩,畫中更有題詞;羅平鎮平垌村莼圃陳公祠的泥水畫《羲之題字》,不僅是一幅名作,而且畫中有題字:“扇有羲之字,人人買價高。”附城鎮華章羅公祠的泥水畫《淵明愛菊》上有題詩:“世上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這首詩出自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而同樣的題詩也在羅平鎮平垌村莼圃陳公祠的泥水畫上出現,雖其畫作截然不同,所表達的意境卻是一樣;加益鎮石頭村明遠堂的泥水畫作品,除了畫作外,還有家訓、勸箴、箴言等,可見屋主人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對子弟的教育也是相當的嚴格;素龍鎮赤坎村黃汝奕大屋的泥水畫作品中,有本地名家黃叔呂題寫的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孔子云:‘何陋之有?’”黎少鎮橫崗村盧氏祖堂的泥水畫中,除了一些家訓,還有盧題榮所敘的正楷書法作品《溯我》,講述了盧氏家族的遷徙歷程,是一篇很好的地方文獻,對研究民俗的遷徙歷程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五、泥水畫的價值
從千余處古建筑中可以看出,羅定古建筑泥水畫的創作技法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其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泥水畫是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內涵深厚,既體現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又表現出高超的繪畫技藝,為研究泥水畫創作技巧提供了實物依據;第二,泥水畫作為民間建筑的附飾部分,不僅提高了建筑本身的品位,而且對研究建筑裝飾藝術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第三,泥水畫的題材內容相當豐富和廣泛,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狀況、民風民俗、宗教信仰、文化修養和壁畫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第四,泥水畫是由宮廷壁畫演變發展而來,對研究壁畫的傳承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實物價值。
[注 釋]
①張一舟、劉虎:《中國傳統重彩壁畫的材料語言探析》,《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②黃冠華:《壁畫在建筑室內空間中的運用》,《中華建設》,2006年第4期。
③政協云浮市委員會編:《云浮古跡》,圖書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