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競爭的加劇導致政府對城市定位戰略的重視,城市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給城市一個明確的定位。本文強調領會國家的戰略意圖,明確城市在國家戰略格局中所能和應當承擔的地位和角色,是新時期城市定位的重要視角。從這一視角出發,本文通過對甘肅酒嘉城市現狀的分析,文章有針對性地審視了酒嘉城市的獨特性,提出酒嘉城市對實現國家西北城市定位的具體路徑和對策。
[關鍵詞]酒嘉;城市定位;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9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0-0050-02
酒泉、嘉峪關作為甘肅省兩個樣板城市(下文簡稱酒嘉),也成為甘肅河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占據著各種有利資源,在甘肅地級城市中具有普遍代表性,對這兩座城市的成果調查、問題分析以及相關推論,對甘肅其他地區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一、國家視野下的酒嘉城市地位
(一)連接西北的獨特區位
位于河西走廊的酒嘉地區,地理位置的戰略性是它長期的、穩定的,并在區域范圍內扮演傳統中心城市的根本依托。而從國家戰略全局的角度看,它更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咽喉之一,處于西北經濟與我國南方經濟銜接的空間樞紐位置。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在這里匯集,而后再與域外經濟體系相連接。
各類設施的樞紐地位則支撐和強化了酒嘉這一聯系內外的獨特區位。酒泉市、嘉峪關市作為蘭州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承東接西的重要支點,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四通八達,呈立體交通格局。2009年,全年鐵路客運量130.54萬人次,增長10.98%,貨運量541.1萬噸,下降0.7%;公路貨運量2245.47%,下降15.2%;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89604人次,增長38.56%。①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嘉峪關在河西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交通地位已基本形成。
(二)河西地區資源富集中心
嘉峪關市已探明礦產資源有21個礦種,產地40多處,其中鐵、錳、銅、金、石灰石、芒銷、造型粘土、重晶石等為本市優勢礦產。酒泉礦產資源得天獨厚。分布著5個成礦帶、572處礦床、48種礦藏,鎢礦儲量全國第二,鉻鐵礦、石棉儲量居全國第三,黃金開采量居全甘肅省首位。
酒嘉地區風能資源十分豐富,全市風能資源儲量1.5億千瓦,可開發量約4000萬千瓦以上。酒嘉地區太陽能資源也很豐富,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300小時左右,年日照百分率為68~75%,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約6300兆焦平方米。根據國家光能資源評價標準,酒泉屬于國家光熱資源分布一類地區,適宜建設大規模光伏發電站。全市可開發荒漠土地面積約為5萬平方千米,可安裝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近20億千瓦,每年平均可發電量約為3.2萬億千瓦時,相當于11.2萬億噸標煤。②
(三)地級市域城市競爭力穩中有升
1. 總體評價
蘭州、嘉峪關2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排名居全國前200名,居省內前2名。酒泉市的綜合競爭力一直處于全省中間狀態,并有上升的趨勢。從職能類型來看,工礦城市(嘉峪關)競爭力較強,說明資源對甘肅省城市的發展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地域分布來看,綜合競爭力較強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蘭州大都市圈(蘭州、白銀、金昌)和酒泉—嘉峪關地區(嘉峪關、敦煌、酒泉),它們均為全省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全省城市實力較強、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
2. 分類評價
嘉峪關為典型的新興工礦城市,在收入水平競爭力、經濟效率競爭力、綜合競爭力方面相對較好。其優勢在于城市資金實力強,人居環境好,政府效率高,具有一定的資源保障能力。劣勢在于發展成本高,產業層次不足,以及城市經濟發展規模不夠,導致經濟競爭力和成長競爭力低下。
酒泉市產業層次、發展成本相對較好,而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創新實力、教育文化水平等綜合競爭力較差。同時酒泉的資源保障能力不足,限制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如不改善,必將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③
二、酒嘉地區城市定位分析
城市定位包括:資源環境、產業活動、基本功能、總體屬性、綜合定位五個方面。
一是城市資源環境定位。酒嘉地區基于自身地理位置的特色,應把握河西走廊重要城市的地位,弘揚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突出酒嘉城市“戈壁明珠”的城市形象。
二是城市產業活動定位。在城市產業活動定位方面,酒嘉地區是西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現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農產品加工、礦產品采選加工、輕工醫藥、建筑建材和能源工業等為主體,與西北資源開發相配套,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酒嘉工業產業已成為拉動河西走廊城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酒嘉應定位于以工業產業為主導,以農業、旅游業為支撐,以科技研發、高新技術產業帶動工業化進程的中型工業化城市。
三是城市功能定位。酒嘉地區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起著連接東部地區與西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經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國西北地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東西部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梁。酒嘉地區以工業產業為主導,兼具農業、旅游、科研、高新技術等多個產業,因此應將酒嘉定位為河西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及交通通信樞紐城市。
四是城市基本屬性定位。對于酒嘉的城市基本屬性定位,應看到酒嘉位于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擁有一百多萬常住人口,工業、農業、第三產業和諧快速發展,以此將酒嘉定位為中型現代化城市。
五是城市的綜合定位。對于酒嘉來說,應緊扣國家安全通道、生態保護屏障、工業型城市、絲路文化、長城文化這幾點做文章。在總體目標方面,可將酒嘉定位為河西地區國家安全的戰略通道區、經濟發展的戰略節點區、生態保護的戰略屏障區,這是對酒嘉基本情況的一個概括。
三、甘肅酒嘉城市戰略定位措施
根據酒嘉城市戰略定位分析,我們提出甘肅酒嘉未來5~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戰略總體上應該在地級市中走“率先發展、縮小差距”的戰略道路,這一戰略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酒嘉城市需主動呼應國家戰略意圖
從西北內部來看,西安、蘭州兩大核心城市承擔著不同的戰略責任,西安伴隨著與中部城市同城化趨勢的加強,更多的是代表國家十一朝故都的現代城市形象參與全球化;而蘭州則一方面是面向全國進行制度探索的腹地,另一方面則是面向內陸進行制度推廣的中心。長期以來,蘭州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發展條件無可爭辯地承擔看西北地區不同空間區域尺度的中心城市地位,始終充當著重要角色,而酒嘉城市作為甘肅的“兩翼”中的一翼,其地位不言自明。新時期,在國家整體戰略意圖逐漸清晰的背景下,響應國家戰略意圖,主動承擔國家責任,是甘肅酒嘉需要明確的第一城市定位。
(二)酒嘉需實施創新的工業強市戰略
未來10~20年間,甘肅酒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模式仍然應當是堅持以工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帶動整體經濟持續較快發展、重要經濟指標協調增長,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工業強省戰略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
(三)酒嘉要加速引領新能源革命
酒嘉未來發展的重心在工業,而工業的支柱是能源、原材料產業,多種能源資源特別是新能源資源的組合優勢較強是甘肅酒嘉最大的比較優勢。能源產業在產業體系中既處于基礎地位,又起著核心作用。酒嘉要革新工業體系,必須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戰略突破口,首先要調整和革新能源結構,以新型能源產業帶動工業體系和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進而帶動實現新型工業化目標。在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全力支持下,大力發展以核工業和風電、太陽能等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努力把甘肅酒嘉打造成中國的核星、風谷和太陽城即西部最重要最強大的新能源基地,引領我國新能源革命的潮流。
(四)酒嘉要加快城市一體化建設步伐
甘肅省政府提出:“推進酒嘉兩市經濟一體化發展。在不涉及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根據‘政策統一、規劃統一、市場統一、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原則,加快酒嘉經濟一體化發展,逐步成為蘭州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最大的區域性經濟中心。”④在國家西部開發宏觀政策的帶動下,提出這一舉措無疑具有戰略意義。因為酒嘉城市群建設既是我國西部城市化建設的大膽嘗試,也是甘肅經濟實現騰飛的最重要的戰略舉措。
(五)酒嘉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
重點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環保技術和新型能源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科研為依托,政府和社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支撐的科技運行機制和區域創新體系,增強各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以人才為核心,以項目為紐帶,充分發揮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技術創新中的龍頭作用。
[注 釋]
①嘉峪關市交通運輸局:《嘉峪關市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研究匯報材料》,2010年8月26日。
②酒泉市發改委:《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設情況匯報》,2010年8月26日。
③喬標、尹曉惠:《省域城市競爭力研究—以甘肅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年第24期。
④甘肅省政協:《關于蘭州、嘉峪關、金昌三市率先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有關問題的建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