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 曉 偉
個人簡介:信誠基金副總經理、首席市場官
經濟學碩士,注冊會計師,先后供職于中信證券、中信控股?,F任信誠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首席市場官。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基金行業開始從提供以趨勢性投資為主的產品,向提供交易型工具特色的產品轉變。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開放式基金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截至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只開放式基金。如火如荼的新基金成立于發行的背后是遍及全國的營銷大戰,而隨著產品的增多及同質化的情況,作為一個在行業里扮演追隨者角色的公司來說,其比較有效的一個營銷戰略就是通過創新來制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那么如何進行創新呢?梳理基金業十多年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發現兩個行業背景:
首先,從超額收益產品向工具性產品發展。以指數基金為代表的被動管理型產品開始增多,大家開始逐步重視開發各種工具性產品;其次,從趨勢性投資為主的產品向交易型工具特色的產品轉變。
基金行業從誕生初開始到目前,絕大部分產品都是進行趨勢性投資為主,即只有在上漲的市場中,投資者才能通過這些產品獲取正回報。這樣導致的一個弊端就是,如果遇到市場震蕩甚至下跌的情況,基金就遭遇到了非常尷尬的境地。這一個問題在2011年整個行業大面積絕對收益為負的時候顯得更為突出。
因此,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我們發行了例如信誠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這樣的產品,可以結合股指期貨對沖系統風險進行無風險套利的分級基金。在去年的一年時間,我們圍繞分級基金產品,進行了全方位的立體營銷,其中信誠500分級基金推出后,規模在1年的時間里翻了幾番。
在基金品牌打造上,2011年我們繼續和第一財經集團合作,舉辦了第三屆“年度金融書籍論壇”,邀請金融業界權威專家對金融書籍進行評選,一方面有效地進行客戶資源維護,另一方面提升品牌認知度和權威度。圍繞此次論壇,我們還開設了高級研修班,針對性地對高端客戶進行定期金融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了解他們的需求并推薦相應的產品。
對于日漸火爆的數字媒體,尤其是最具典型意義的微博,我認為對行業或者基金公司來說,是一個機遇?,F在很多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但是關注度與公司規模無關。一些中小基金公司雖然市場影響力并不突出,但頗為重視微博這一媒介,其關注度甚至超過部分大型基金公司。可以看到相當部分基金公司樂于將此作為主要傳播工具,一方面這些基金公司流程相當靈活,而微博營銷成本的低廉也使其樂在其中。不過,由于資產管理行業的特殊性,怎么在微博和合規監管方面走出一條融洽的路來,還有待行業進一步實踐。
2012營銷風向標
Q:2011年營銷感悟?一句話
A:厚積薄發,枕戈待旦。
Q:2012年的營銷重點?
A:在今年的營銷布局上,我們依然會繼續在交易型工具產品上加大布局力度,特別是分級基金產品線上。我們的產品策略包括完善產品線、提高產品品質和積極產品創新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