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據規模優勢的華潤雪花,在產品定位上稍微提高一點點,就意味著上億的利潤增長。2005年,在完成旗下品牌整合之后,華潤雪花開始啟動品牌建設,向中高端發力。
2012年4月,華潤雪花正式對外宣布:華潤雪花已成為中國第一個年銷量突破1000萬噸啤酒企業,位居全球前五。自2006年以來,雪花產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啤酒行業第一(數據來源: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這個結果對外界來說并無任何懸念,但“1000萬噸”這個數字本身對中國啤酒企業來說卻意味著質的飛躍。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華潤雪花突破1000萬噸銷量對中國啤酒行業發展來說是個新的里程碑。以華潤雪花為代表的大型啤酒企業集團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奠定了中國的世界啤酒大國地位”。
高效整合 打造規模優勢
從選擇目標之際的多快準,到并購整合之際的高效率,大肆擴張的華潤雪花并沒有出現同行企業那種擴張后的煩惱。華潤雪花在各個區域進行渠道改造,減少成本、提高效率、強化合作。到目前為止,華潤雪花擁有80多家工廠,銷量穩步增長。
在啤酒行業,主流酒是相對于高端酒而言更大眾化的啤酒,其銷量占整個市場80%左右,由于價格偏低,這類啤酒的運輸范圍必須控制在150~200公里內,成本才可控制。所以,想在中國市場全面鋪開的啤酒企業,都將并購作為擴張的首選。而雪花啤酒憑借全國范圍80家工廠的龐大網絡,擁有絕對優勢。
事實上,2011年華潤雪花已經跨過1000萬千升這個門檻。而在雪花公司內部,員工都知道管理團隊是一幫埋頭做事、不事張揚的人。他們帶領華潤雪花正在做的,是在規模最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品牌內涵,優化產品結構。
發力中高端 建起競爭壁壘
已經占據規模優勢的華潤雪花,在產品定位上稍微提高一點點,就意味著上億的利潤增長。2005年,在完成旗下品牌整合之后,華潤雪花開始啟動品牌建設,向中高端發力。
為了加強雪花啤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同感,在營銷大師科特勒的智囊幫助下,雪花以“暢想成長”為主題,打動同樣在不斷成長的消費者。
2005年,雪花勇闖天涯戶外探險活動啟動,至今持續6年。自駕游、野營、攀巖、登山,戶外運動正在廣為興起,而戶外運動的參與者與啤酒的主力消費人群有著驚人的重疊。這讓雪花啤酒在20~40歲年輕男性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而這些人同樣也幫助雪花啤酒在中高端啤酒市場打開局面。
而當其他啤酒品牌爭先恐后圍著足球、籃球做文章的時候,雪花啤酒贊助的古建筑研究顯得特立獨行。2008年起,雪花啤酒與清華大學合作,連續4年出版“中國古代建筑普及與傳承系列叢書”,同時也連續4年主辦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筑攝影大賽。雪花純生的目標受眾定位為政界、商界精英,對中國古建筑的研究使雪花在藝術文化界名氣大增。
2011年華潤雪花大股東華潤創業年報顯示,雪花啤酒業務成為旗下諸多業務中盈利最好的品牌,而這歸功于中高端品牌的增長。按照華潤雪花的戰略,通過進一步完善產品檔次結構,用高端品牌來提升主流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帶動中檔次產品的銷量增長,實現結構上的壟斷市場局面,最終華潤雪花將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壁壘”。當然,盡管已經成長為強壯的虎,但外界的狼仍在伺機出手,無論是規模還是品牌建設,華潤雪花仍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