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分娩后,在18小時內胎衣還不能自行排出,便確認為是胎衣不下。1~2天后,胎衣腐敗分解,從陰道內流出紅色惡臭液體,內含胎衣碎片、血液與膿液,病牛臥地時流量較多,繼而出現精神不振、腰背拱起、常常努責、食欲稍減、反芻變慢等癥狀,引起前胃弛緩、瘤胃積食或臌氣。
筆者在獸醫臨床實踐中,應用加味生化湯治療奶牛胎衣不下9例,每例服藥2~3劑,全部治愈,療效滿意,深得養殖戶好評。現將一典型病例介紹如下:
2011年6月30日,田園鎮新華村卡房村民小組楊某家1頭經產奶牛正常分娩,因胎兒較大,產程較長,產犢時出血量較多,胎衣滯留于子宮內,到第二天胎衣仍不能完全排出。畜主在外露的胎衣上栓系一布鞋,期望助胎衣排出,同時采用抗生素治療2天無效后,遂請筆者幫助治療。
臨床檢查該病牛頻頻回顧腹部,惡露較少,顏色暗紅,間有血塊,口色青紫,津液滑利,脈相沉弦,屬氣血凝滯型。采用生化加味湯治療:取炮姜30克、當歸30克、益母草200克、川芎30克、桃仁30克、炙甘草20克、紅花25克、黨參60克、黃芪60克、蒼術30克,共研為細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同時用0.25%比賽可靈(氯貝膽堿)注射液20毫升,皮下注射,連續兩天,結合采用捻轉法緩慢剝離并順利取出胎衣,患病牛即采食、反芻恢復正常,療效滿意。
(作者聯系地址:云南省昌寧縣畜牧工作站 郵編:6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