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竹溪縣鄂坪鄉西灣村,筆者見到了當地有名的網箱養魚“土專家”李培華,他戴著一副高達1000度的近視眼鏡,有些木訥,不善言辭,但是一談起養魚的事,立刻變得活躍,說話頭頭是道。
據李培華介紹,竹溪縣鄂坪電站2005年正式下閘蓄水,上游形成了鄂坪水庫,水庫總面積達1.5萬畝。面對這廣闊的水域,當地農民萌發了靠水吃水的致富夢。他們聽說網箱養殖很賺錢,在沒有經過實地考察的情況下,不少農民便開始了網箱養魚,李培華也不例外,投資1萬多元在水庫里投放了4個網箱,但沒過半年,投資的錢就打了水漂。因為不懂技術,大量魚苗感染疾病死亡,少量魚苗因為汛期漲水,網箱被水中的硬物刺破出現漏洞,魚跑了個精光,其他農戶的養殖情況也大體一樣。
2008年初,立下“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來”誓言的李培華又開始網箱養魚,這一次他謹慎多了,先后3次前往丹江口市考察那里已經成熟的網箱養魚產業,領悟了網箱養魚的技術性與科學性。回到鄂坪后,李培華先將當地的水質取樣,然后請相關機構化驗,確定了適合養殖的魚種。當年5月份,李培華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以每人每月1500元的報酬從丹江口市均縣鎮漁業服務中心聘請了3個技術人員,實地幫助和指導自己網箱養魚。請回老師的李培華認真當起了學生,半年時間里,他記了滿滿的3大本筆記,從不同魚種的飲食習慣到疾病防治,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李培華說:“當時請老師,我半年時間僅支付工資就花了兩萬多塊錢,但覺得值得,要想成為贏家,就要先成為行家!”
成為行家的李培華,養起魚來更有信心,現在他的網箱已經發展到了34個,養殖的魚種也從最初的花、白鰱擴展到了翹嘴白、鴨嘴鱘、鱖魚等名貴品種,年收入達到40余萬元。2012年他又投資8萬余元開始養“娃娃魚”和甲魚。
早在2010年,在當地政府的鼓勵下,李培華就牽頭成立了匯達水產品合作社,成為領頭人的他積極奔走,免費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帶動了12個養殖大戶養魚,水產養殖成為當地一項重要的富民產業。同年,他又聯合他人出資130萬元,注冊成立了竹溪縣匯達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水產養殖上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過渡。
雄心勃勃的李培華對筆者說:“我現在正在準備申請質量認證,希望將來將我們養殖的水產品賣進大型超市,走進千家萬戶。”
(作者聯系地址:湖北省竹溪縣鄂坪鄉人民政府 郵編:4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