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市是甘肅省的產棉大市之一,每年棉花種植面積100萬畝左右,棉花秸稈產量120萬噸以上。棉花秸稈的木質化程度較高,質地堅硬,直接用于喂羊,適口性差,消化率低,浪費大。為了充分利用我市棉花秸稈資源,解決發展肉羊產業中飼草不足的問題,我們進行了棉花秸稈鍘短粉碎、清水濾凈、生物發酵、加拌精料等精細化加工處理,搭配不同比例輔料飼喂肉羊試驗?,F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一、試驗時間和地點
1. 試驗時間。從2011年6月1日開始,至2011年9月9日結束。預試期10天,試驗期90天。
2. 試驗地點。試驗選在瓜州縣鎖陽城鎮中渠村養羊小區進行。
二、試驗材料
1. 飼料來源。棉花秸稈、玉米秸稈、小麥秸稈以及苜蓿草粉、玉米為當地自產,濃縮料采用美國嘉吉5%濃縮料。
2. 試驗羊只。從養殖小區挑選150只體質健康、5月齡左右的道寒雜交肉羊作為試驗羊,并對試驗羊進行編號。
三、試驗方法
1. 分組。本試驗分為5個組,即試驗1組、試驗2組、試驗3組、試驗4組和對照組。
2. 秸稈處理。將試驗組棉花秸稈鍘短粉碎成長0.2厘米左右的顆粒,用清水濾凈,并添加EM菌液堆集發酵15天,然后加拌精料飼喂肉羊。棉花秸稈微生物發酵方法:每噸秸稈用1~2升EM菌多效活性液與1千克紅糖,對水配制成300倍稀釋的EM菌發酵液,均勻噴灑到切碎裝窖的秸稈上,每填高30厘米噴1次,直至裝滿;然后壓實,蓋上塑料薄膜,密封發酵15~30天,待有芳香或腌菜味時便可啟用飼喂。對照組棉花秸稈飼料鍘短為長0.5厘米左右的顆粒,不再做任何處理,直接飼喂肉羊。
3. 飲水來源。飲水為自來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4. 飼養管理。每個試驗組放在1個圈舍內飼養,圈舍為新建的標準化暖棚圈舍。每天將配制好的飼料混合均勻分3次喂給,飼喂時間分別為8時、13時、18時,讓羊自由采食。為了防止微量元素缺乏,每個組添加舔磚1塊。
5. 試驗前,羊只用伊維菌素進行驅蟲,并注射口蹄疫疫苗和羊四聯苗。
6. 日糧配方。試驗各組飼料配方見表1。
7. 稱重。試驗前、試驗結束對試驗羊進行空腹稱重,并準確記載。試驗羊稱重見表2。
8. 試驗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各試驗組在試驗開始前,體重基本一致,差異不顯著。試驗結束時,各試驗組體重增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但各試驗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四、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棉花秸稈等秸稈粗飼料經鍘短粉碎、清水濾凈、生物發酵、加拌精料等精細化加工處理后,適口性好,肉羊采食量大,其生產性能顯著提高。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24.35%、30.40%、46.38%和34.85%。因試驗3組肉羊生長速度最快,以此確定棉花秸稈搭配比例為30%,在全市推廣。
(作者聯系地址:甘肅省酒泉市南環西路26號市畜牧獸醫局 郵編: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