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種鵝營養不良
種鵝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胚胎發育不良、死胚以及雛鵝畸形等,嚴重降低孵化率。
預防措施:必須加強種鵝的營養,特別是在種鵝進入產蛋期后1個月內要增加豆餅、花生餅的用量,使飼料蛋白質水平達到17%左右。同時,還要添加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平衡飼料營養,使其達到產蛋期的營養要求。
2. 受精率過低
鵝蛋受精率一般為75%~85%,如果無精蛋超過30%,即為異常情況。受精率過低主要原因有公、母鵝比例不協調,種鵝年老、過于肥胖或跛腳,缺乏交配的水池以及繁殖季節青綠飼料供應不足等。種蛋受精率低,孵化率就更低。
預防措施:為了提高鵝種蛋的受精率,必須嚴格選留種鵝,剔除和淘汰少數發育不良、體質瘦弱和配種能力不強的個體。一般小型品種鵝的公、母比例為1∶(6~7),中型品種鵝為1∶(4~5),大型品種鵝為1∶(3~4),并提供適宜水面供鵝交配。產蛋前應給種鵝補飼大麥芽等,以補充維生素的不足,確保營養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初產蛋受精率都很低,一般不做種蛋。
3. 種蛋太臟
鵝種蛋外面黏有一些糞便、泥土、草末等時,易被細菌侵入,引起腐敗,同時還會堵塞氣孔,影響氣體交換而形成死胎,降低孵化率。
預防措施:除讓種鵝定點產蛋、經常更換墊草以保證種蛋清潔外,種蛋入孵前必須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熏蒸消毒法,用量為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14毫升、高錳酸鉀7克,熏蒸0.5小時,然后用排氣扇排出氣體。
4. 種蛋儲存時間過長
種蛋儲存時間過長,水分蒸發過多,會導致蛋內pH值的改變,各種酶的活動加強,引起胚胎的老化、營養物質的變化與殘余細菌的繁殖,從而危害胚胎,降低孵化率。
預防措施:種蛋儲存時間以7天以內為宜,夏天以保存3天為宜。天氣涼爽如早春、初秋時,種蛋儲存時間可相對長些;嚴冬和酷暑時,種蛋儲存時間要相對短些。此外,種蛋儲存時間超過7天后,每天要翻蛋1~2次。
5. 孵化溫、濕度不適宜
胚胎發育的臨界溫度為23.9℃,超過這一溫度胚胎開始緩慢發育,盡管發育程度有限,但細胞的代謝會逐漸導致鵝胚衰老和死亡。為了抑制酶的活動和細菌繁殖,種蛋應在低于胚胎發育的臨界溫度以下保存,但溫度低于0℃后,種蛋易受凍,受凍的種蛋將失去孵化能力。
儲存室相對濕度過高,容易引起蛋殼表面細菌和病原體的繁殖,還易引起種蛋發霉;濕度過低,在保存過程中,蛋內水分蒸發,氣室增大,引起種蛋失水過多,也會影響孵化效果。
預防措施:種蛋儲存時間不同溫度也稍有差異,7天以內的控制在15℃較為適宜,7天以上以11℃為宜。儲存前,如果種蛋的溫度較高,應逐漸降溫,使蛋溫接近儲存室溫度后再放入。儲存室內相對濕度一般以控制在70%~80%為佳。
(作者聯系地址:黑龍江省鐵力市172信箱 郵編: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