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部分農作物種子相比,蠶豆種子較耐儲藏,但其在保管過程中,也容易生蟲和變色,防止生蟲與變色,是蠶豆種子安全儲藏的關鍵。
蠶豆種子生蟲,主要由蠶豆象引起。蠶豆象通常以成蟲隱蔽在倉房角落縫隙里,或者在蠶豆秸稈中越冬。第二年春季蠶豆開花結莢時,成蟲飛到田間交尾,然后在剛發育的蠶豆嫩莢上產卵,卵孵化后幼蟲鉆入豆粒內部蛀食為害。蠶豆成熟收獲后,幼蟲隨蠶豆種子進入室內倉庫繼續蛀食,使蠶豆品質下降,活力喪失。8月初幼蟲羽化為成蟲,從豆粒中飛出,繼續潛藏在倉庫縫隙或蠶豆秸稈內越冬,致使蠶豆種大量出現孔洞,失去種用價值。防治蠶豆象,關鍵要抓住兩個時期:一是蠶豆開花期,此時正值成蟲在田間交尾,可在蠶豆地噴施殺蟲劑殺滅成蟲,防止其在豆莢上產卵;二是蠶豆收獲后到成蟲羽化前,此時正值幼蟲發育和化蛹期,活動能力較弱,可在入庫前后將其殺滅,防止其羽化為成蟲。如是大量種子曬干入庫,一般采用藥劑熏蒸殺蟲。按照每200~250千克種子用1片磷化鋁的量,將磷化鋁用紙包好后均勻地放入倉庫內,然后將倉庫密封(嚴防毒氣泄漏)。熏蒸3天3夜后,打開倉庫門窗通風換氣,待毒氣排凈后轉入正常儲藏。如果種子數量較少,可在曬干后裝入雙層塑料袋中,放入磷化鋁片,扎緊袋口密封3天3夜,然后將種子倒出于室外攤晾1天,再轉入常規儲藏。也可將曬干的種子用滾燙的開水浸燙20~30秒,隨即攤開晾曬,待干燥后轉入正常儲藏。在抓好種子殺蟲處理的同時,還需將蠶豆秸稈在7月底以前全部妥善處理或燒掉,防止隱藏在其中的蠶豆象幼蟲羽化為成蟲后難以控制。
蠶豆種皮變色,程度較輕的仍然可以發芽出苗,能夠做種子使用,但如果種子已經嚴重變色,播種后有的雖能發芽出苗,但苗長勢較弱,因此不宜再做種用。造成蠶豆種皮變色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溫,二是強光,三是蟲蛀,四是種子水分含量超標。因此,防止蠶豆種皮變色,除需采取上述防蟲措施外,還需采取3項措施:一是種子入庫保管前必須曬干,將種子含水量降到12%以下;二是盡量將種子放在干燥、涼爽的室內儲藏,注意控制庫房溫度,尤其是炎熱的夏季要設法降溫;三是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到種子表面。
(作者聯系地址:湖北省竹山縣農業局 郵編:4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