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也是造成肢體偏癱、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腎衰竭的重要原因,目前對嚴重原發性高血壓病的治療主要采用以藥物治療為主。但通過文獻資料發現,運用合理的康復治療不僅能降低藥物治療副作用,昂貴的醫療費用,且還有很好的康復療效,同時能夠增加患者的康復信心。本文重點介紹了有關康復治療高血壓病的一些思路思考。
關鍵詞:高血壓 有氧訓練 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53-01
高血壓病的早期癥狀為頭暈、頭痛、心悸、失眠、緊張煩燥、疲乏等。以后可逐漸累及心、腦、腎器官,嚴重時可并發高血壓性心臟病、腎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病變。高血壓影響工作和生活,高血壓又是冠心病、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壓病史。
1 中低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取得較好的控制血壓和強身健體的效果
1.1 西藥在治療高血壓方面的利與弊。西藥治療高血壓,主要是快速控制病情,西藥降血壓主要通過擴張血管,利尿,血管緊張轉化,強制刺激受損器官帶病工作,血管擴張、擴張、再擴張,利尿、利尿、再利尿,效果不佳者繼續加大服藥劑量,直到吃什么藥都不起作用,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器官徹底喪失功能。多數降壓西藥均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血脂升高、咳嗽、鼻塞、多毛、直立性低血壓、精神抑郁、浮腫、性功能減退等。由此可見,西藥降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控制血壓,另一方面也在毒害生命。所以,專家提出:除非其他方法不能控制血壓,只要有一絲可能,就應該及時擺脫降壓化學藥物的依賴,挽救寶貴生命。
1.2 運動對高血壓病的作用。運動對于高血壓的防治作用已獲得美國心臟學會(AHA)和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等的充分肯定。2005年頒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也明確指出,增強及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能降低收縮壓4~9mmHg。[1]有氧運動對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的影響。方法:有氧運動前后對11例,年齡45~55歲Ⅰ期高血壓患者進行動態血壓監測。結果:有氧運動1年后,高血壓患者晝夜節律和血壓變異改變明顯。24h平均血壓值高24h標準差大的高血壓病人顯示了靶器官損害嚴重的可能性大。結論:動態血壓檢測不僅用于評價高血壓治療效果,而且用于高血壓的預后。更多還用于高血壓的預后。
1.3 上海市醫學發展基金重點研究項目(ZD98001)的探討說明。探討以中低強度為主的鍛煉方法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康復療效。方法:對70名堅持進行中低強度體育鍛煉及67名不進行鍛煉的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比較其血壓變化情況,并對鍛煉組中48名記錄完整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及醫療費用支出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經過1年的體育鍛煉,鍛煉組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分別較對照組高血壓患者降低557±229mmHg和353±139mmHg。鍛煉組高血壓患者在鍛煉1個月后收縮壓和舒張壓較鍛煉前有顯著性的降低,在鍛煉后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血壓下降穩定;肺活量較鍛煉前有所改善;鍛煉最后1個月用于高血壓治療的月均醫療費用支出較開始鍛煉3個月約降低40元。結論:高血壓患者在社區中開展中低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取得較好的控制血壓和強身健體的效果,并有利于醫療費用的控制。
2 高血壓病康復訓練的方式方法總結
2.1 康復訓練的運動強度及持續時間。多項研究結果已證實,低至中等強度運動與高強度(>70%VO2max)運動的降壓效果相似。200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入選了49例正常高值血壓或1期高血壓的男性患者,結果表明,低強度運動(40%VO2max)更有助于降低年齡較長、健康狀況較差患者的高血壓,而中等強度運動(60%VO2max)對于較健康者的降壓效果更佳。目前,針對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處方通常建議,適宜的運動時間為20~60分鐘,運動量為VO2max的40%~70%或最大心率的60%~85%,頻率為每周3~5次,并兼顧患者的個體健康狀況。
2.2 最佳的康復訓練方式。大量證據表明,有氧運動(如步行、快走、慢跑、游泳、踏車、跳繩等)有助于降低血壓。2002年發表了一項涉及54項臨床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有氧運動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達到3.84mmHg和2.58mmHg。除有氧運動外,抗阻訓練(如舉啞鈴或沙袋,拉長彈簧或橡皮條等)也有降壓作用。有氧運動結合抗阻訓練被ASCM推薦為高血壓預防、治療及控制的策略。2005年發表的一項中國研究證實,氣功能有效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該發現為拓寬高血壓患者的康復運動方式提供了新視角。
3 康復訓練過程的注意事項
高血壓患者在進行運動康復過程中有以下3點注意事項:
3.1 許多高血壓患者正在接受藥物治療(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這些藥物有可能會改變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所以醫生必須了解進行運動訓練的高血壓患者的服藥情況,以及藥物對運動訓練的影響。
3.2 運動訓練應包括適當的熱身活動,從而降低血壓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急劇變化的風險。運動后應充分進行放松活動,使患者身體更好地轉換至運動前狀態,從而預防發生眩暈、頭暈及頭昏。鼓勵高血壓患者在運動過程中保持正常呼吸,尤其在抗阻訓練中,避免動作導致的血壓急劇升高。
3.3 高血壓患者在進行抗阻訓練中,應遵循2000年AHA頒布的指南建議:單組運動訓練包含8~10種不同的項目(如壓胸、壓肩、壓腿、三角肌拉伸、二頭肌彎曲、仰臥起坐和下背部伸展等);每周進行2~3天;重復10~15次,直至達到中等程度疲勞(自覺勞累分級為12~13或以上);循序漸進,避免等長(isometric)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