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在BrunnstromⅠ期應用關節擠壓技術結合被動對角線運動對偏癱運動功能轉歸的影響。方法:選擇銅陵市人民醫院神經內、外科住院治療的BrunnstromⅠ期偏癱患者6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我們自己設計的改自PNF技術的結合了關節擠壓技術的被動對角線運動,治療時注意患肢的被動運動速率與患者意想動作的進度同步。對照組采用目前普遍運用的治療方法,根據分期Brunnstrom分期適當選用神經發育療法的Rood、Bobath、Brunnstrom、PNF等技術,在BrunnstromⅠ、Ⅱ期用刷擦、冰塊、擠壓、牽拉來誘發肌肉反應,通過健肢抗阻來引出患肢的聯合反應直至促發共同運動,在運動功能達BrunnstromⅢ期時,開始促進共同運動中的隨意運動成分改出為分離運動,逐步脫離共同運動模式,進而在正常運動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優化運動技巧。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運用簡化Fugl—Meyer運功能量表(FMA)評定肢體運動功能,采用Barthel指數(Barthel index,BI)評定患者ADL能力,并測定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MA、BI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1),但治療組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Brunntrom分級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盡早在BrunnstromⅠ期運用符合正常運動模式的被動運動并結合運動想象和刺激關節本體感受器的關節擠壓,可以減少BrunnstromⅢ期的停留時間,加快分離運動的引出。
關鍵詞:關節擠壓 被動對角線運動 偏癱 運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