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血液透析在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治療中的作用。方法:對我院62例急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結果:62例患者治愈49例(79%),維持血液透析狀態3例(5%),死亡4例(6%),放棄治療6例(10%)。結論:血液凈化在急性腎衰的治療中起關鍵性的作用,是臨床治療急性腎衰竭成敗的關鍵。
關鍵詞:急性腎衰竭 血液透析 治療體會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76-02
急性腎功能衰竭(ARF)是臨床危重病況,目前ARF的病死率仍高達49%~71%,病情復雜、危重的老年患者以及并發臟器功能衰竭(MOS)的死亡率更高[1],因此,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發生、早期診斷及終止其病情的進展十分重要。透析療法是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將我院62例急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臨床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2004年1月~2010年1月救治ARF患者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0.7±18.2)歲。所有患者開始透析時均有乏力、惡心、嘔吐、少尿或無尿、貧血、高血壓、水腫等臨床表現,血肌酐在560~1325mo/L,尿素氮14.5~56.0mmoL,尿量100~1000ml/24h。
1.2 方法。采用德國費森尤斯4008B透析機和費森F7透析器。透析液由天津腎友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臨時血管通路為右頸內靜脈置管,長期血管通路為動靜脈內瘺。透析液根據透析前電解質情況進行調整。采取全身肝素法,透析首次劑量0.4~0.6mg/kg,以后追加8~10mg/h,有出血傾向者開始透析時給予低分子肝素3000U。透析時間為2~4小時。
1.3 結果。62例患者治愈49例(79%),維持血液透析狀態3例(5%),死亡4例(6%),放棄治療6例(10%)。死亡主要原因為:心血管并發癥和感染。
2 討論
血液凈化在急性腎衰的治療中起關鍵性的作用。急性腎衰竭治療的基礎應該是病因的去除,并發癥的防治以及水電解質的糾正,在上述治療的同時根據急診透析指標[2]積極行血液透析,這是臨床治療急性腎衰竭成敗的關鍵。
2.1 早期預防性透析和充分透析十分必要。死亡4例中有2例透析時已有多臟器功能衰竭和(或)嚴重水腫和心衰,透析未能挽救。而存活的58例中有30例透析時合并癥相對較輕。早期預防性透析和充分透析的目的:①盡早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避免水中毒;②盡早清除體內毒素,使毒素造成的體內各臟器的病變減輕,細胞損傷輕,以利于損傷細胞的修復,減少各臟器并發癥;③預防或糾正了高血鉀和代謝性酸中毒以穩定機體內環境,有利于病體的恢復;④減少并發癥及病死率,提高存活率;⑤使體液、熱卡、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物質攝入量放寬些,有利于腎受損細胞的修復與再生。
2.2 對于沒有明顯合并癥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標準血液透析一般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對于伴有水中毒、水鈉負荷性心功能衰竭及ARDS的患者,如果溶質清除過快,血漿滲透壓很快下降,則易導致失衡綜合征,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躁動,嚴重者出現抽搐、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總之,早期預防性、充分性的透析治療有助于ARF的存活率。根據病人的合并癥和綜合情況,合理地采用血液透析方式,可降低病人的病死率。
參考文獻
[1] 王海燕.腎臟病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341-1346
[2] 王梅,主譯.牛津臨床透析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