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是最常見的代謝紊亂疾病之一,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千分之一,感染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最高,其次為泌尿系感染、皮膚感染、胃腸道感染、真菌感染,敗血癥亦不少見,為了提高對糖尿病合并感染的認識,積極合理的防治和護理,現將一例特大皮膚感染治療護理經過作綜合論述。
關鍵詞:糖尿病 治療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44-01
患者,男,64歲,糖尿病吏10余年,近一周發現后背包塊10×10大小,有波動感,體溫達37.8度以上,來院就診。診斷為“糖尿病合并背部感染”。
1 治療如下
1.1 立即手術清除感染病灶。
1.2 嚴格控制血糖,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空腹要低于7.0mmol/l,餐后要控制在10.0mmol/l以內。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療皮膚感染的基礎,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其他的療法都是空談。合并皮膚感染或壞疽者,最好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1.3 傷口要每天清洗,使用方法是每生理鹽水沖洗,再用雙氧水,最后用呋喃西林沖洗,用碘伏棉球擦洗傷口,擦的過程中要用力,把腐爛的組織完全擦掉,露出鮮紅的新鮮組織為止,如果腐爛組織較多,可以用剪刀剪除。
1.4 傷口內填塞藥物紗布(慶大霉素加胰島素濕敷),抗生素外敷。一個星期后,如果傷口的分泌物不多,可以停用抗生素。
1.5 抗菌素合理應用。
1.5.1 抗菌素的應用要以藥敏為指導,應選用敏感的殺菌劑。
1.5.2 足量藥物足夠療程,徹底控制感染。
1.5.3 對于重癥患者應給予靜脈給藥。
1.5.4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變,故應避免應用有明顯腎毒性的藥物。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清新。病房紫外線照射2次/日,30分/次,床單每日更換一次。保持皮膚清潔。
2.2 應用胰島素的護理。高血糖患者,細胞功能、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吞噬細菌的功能均低下,機體處于易感狀態,為更好控制感染,首先應降低血糖,采用小劑量普通胰島素時,應持續靜滴,滴速在2-4單位/小時,同時補鉀,靜脈滴注胰島素時,嚴密監測血糖,每1-2小時測一次,及時調整用量。皮下注射胰島素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使用1%碘酊消毒,經常更換注射部位,防止硬結及繼發感染。
2.3 飲食控制及護理。合理飲食對治愈糖尿病并發皮膚感染非常重要,其原則是:既要控制飲食,又要提供足夠的營養,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提倡選用高纖維含量的食物,如糙米、蔬菜等,因為這類食物能延緩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蛋白質地對增強機體抵抵抗力和組織修復非常重要,應適量進食豆類、鮮奶,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充分攝入,飲食應做到定時定量,少吃多餐。每日可按五餐分配,比例為1/9,2/9,2/9,2/9,這樣可減少餐后的血糖高
3 總結
糖尿病合并感染與老年人的生理適應性逐漸減退,各組織器官進行性老化,有利于細菌入侵和繁殖有關。與老年人機體反應能力下降,病情不易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有關。還與老年人的心理因素有關。老年人一般有病不愿吃藥、不愿就醫、更不愿住院。因而一旦感染得不到合理治療,而使病情加重。病程越長,感染率越高。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機體的一般狀態進行性減退,多種易感因素常常同時存在。糖尿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病情控制較差,各組織器官損傷嚴重,機體極易遭受損害,且不易早期發現而導致感染,一旦感染又進展迅速,不易控制,死亡率增加。
參考文獻
[1] 鐘學禮.臨床糖尿病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9,283
[2] 董硯虎,錢榮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當代治療.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