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集束化護理延長外周靜脈留置針安全留置時間。方法:調查150例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找出非常規拔管影響外周靜脈留置針安全留置時間的原因,然后通過集束化護理來延長留置針安全留置時間。結論:對于使用留置針的患者,通過集束化護理能延長靜脈留置安全留置時間,無明顯不良并發癥。這樣做不但能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集束化管理 靜脈留置針 安全留置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19-02
靜脈留置針是一項新的護理技術,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廣泛應用于臨床[1]。其優點是減輕患者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護血管,減少液體外滲,同時保證合理用藥的時間,而且很大程度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延長留置針的使用,可以為臨床工作帶來更大的方便[2]。“集束化護理”是指一組護理干預措施,每個元素都經臨床證實能提高患者結局,他們的共同實施比單獨執行更能提高患者結局[3]。那么如何延長留置時間,也成醫療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筆者通過集束化護理對醫院的留置針進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前期調查:通過查閱文獻,將影響留置時間的各相關因素提取,制成《靜脈留置針臨床觀察表》。使用BD公司生產的頭皮式靜脈留置針,透明敷料為3m公司生產的1624型號敷料,2011年3月中旬-4月上旬發放了150份臨床觀察表,回收145份,其中有效的為139份,男性78人,女性61人,年齡23~88歲之間。
2 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留置時間達到96小時且無并發癥歸為常規拔管的有92例,占66.2%,未能達因并發癥拔管屬非常規拔管的有47例,占33.8%。通過對非常規拔管的原因分析,其中堵管占17.3%、外滲占10.1%、脫管占2.9%、感染占2.2%、靜脈炎占1.3%。
3 非常規拔管要因分析有以下四點
3.1 執行操作規范力度不夠。
3.2 封管方式欠規范。
3.3 缺乏前期血管保護措施。
3.4 健康宣教不到位。
4 集束化護理
4.1 嚴格執行操作規范的力度。組織護士學習《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中的留置針部分,并考核,以操作小短片形式做好培訓工作,制作消毒范圍比對卡規范消毒范圍,制作留置針巡視卡用于指導護士定時巡視留置針,實時記錄留置期間護理觀察及處理情況。
4.2 規范沖封管方式。先采用鹽水脈沖式沖管后,再用肝素液的正壓封管方法,即輸液完畢時,將裝有10ml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針頭插入留置針內,采取推一下停一下的方法沖洗干凈管內殘留的藥液和血液,再用3-5ml肝素液,推注封管液剩余l-2ml時,邊推封管液邊退針頭(推液速度>拔針速度),使血管內壓力和留置針內壓力趨于平衡,使封管液充滿留置針內,防止回血現象,保持正壓封管。封管時應注意采用連續不間斷邊推邊旋轉式退出的方法[4],尤其是高危藥物必須掛防外滲警示牌,輸液前后10ml生理鹽水沖管,每隔8小時對未在使用的留置針沖封管以預防回血堵管。每次輸液前必須用生理鹽水確定留置針通暢后再進行輸液治療。
4.3 前期血管保護措施。在穿刺后敷貼上方近心端2cm處涂擦喜遼妥,并在留置過程中每日APN交班時使用喜遼妥,記錄在留置針巡視卡上以確保執行,保護及改善外周血管情況。
4.4 加強護士和患者健康宣教。統一健康宣教內容,制作宣教成臺歷,將臺歷放于患者床頭,既方便護士形象規范的宣教,又方便患者隨時取閱,另外使用宣教單張增強宣教效果,護士長監督管床護士的宣教效果。
4.5 患者的配合。正常的靜脈血流對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釋和清除作用,當患者不活動或活動較少時,使血流變慢或淤滯,局部凝血酶聚集,纖維蛋白活性降低,易導致局部血栓形成[1]。而對于活動的患者,這就需要不斷并反復交代和提醒患者,要保持留置針干燥,打濕后要及時消毒穿刺部位并更換無菌貼膜,避免擦掛肝索帽。要交代患者穿刺部位活動度不能過大,不能用力,不能提重東西,留置部位避免長時間的下垂。
4.6 預防液體滲出和感染。穿刺時留取少許導管在體外,勿全部送入,減少針座對穿刺口的刺激;正確的貼敷料方法:單手持膜,無張力垂放,塑形,由中間向兩邊壓平,邊壓邊撕邊框,注明置管時間及操作者姓名,高舉平臺法U型固定。使留置針固定更牢固,防止留置針移位,經常檢查穿刺局部,有無液體滲出以及發紅和疼痛,預防局部感染。
4.7 減少靜脈炎的發生。護理時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減少其發生。①嚴格無菌操作:穿刺前應檢查靜脈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穿刺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流程,穿刺后穿刺部位皮膚保持干潔,連續輸液者,應每天更換輸液器1次。輸液時適當抬高肢體促進回流,禁用下肢靜脈,因下肢靜脈瓣最多[5],流量緩慢,藥物滯留于靜脈時間長,導致靜脈炎及滲透。②局部熱敷:建議采用干熱療法,用溫度為60~70℃熱水袋置于穿刺局部,可使患者感覺舒適,并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靜脈回流,增加新陳代謝和局部抗炎能力。③藥物濕敷:用硫酸鎂局部濕熱敷,也有一定療效,鎂離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對收縮血管物質的反應使血管舒張,或者將硫酸鎂和甘油配成乳劑,持續外敷。
5 效果評價
以上措施實施半年后,再次發放靜脈留置針觀察表135份,回收135份,其中有效的為132份,常規拔除率由原來的66.2%提高到77.3%,通過采用以上集束化護理措施,可以有效延長了外周靜脈留置針的安全留置時間。減輕了患者的反復穿刺的痛苦,減少成本,減輕護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滿意度。但由于筆者臨床觀察和措施實施時間較短,調查的廣度及例數不夠,可能存在影響留置時間的調查不夠全面,將在臨床工作中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 張風霞,賈淑霞.輸液導管技術的進展和臨床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6,41(6):571-572
[2] 楊艷君,張采紅.靜脈留置針點滴護理體會[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3,2(6):566
[3] ResarR.PronovestP.HaradenC.et al.Using a 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J].J Qual Patient Saf.2005.31:243-248
[4] 張曉靜.國內靜脈留置針Ⅰ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3):219-221
[5] 鄭思競.系統解剖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46